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婁煩古城遺址
- 所屬時代:東周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048-1-048
- 所屬地區:中國山西省太原市
- 占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中國北方居住著東胡、婁煩、林胡三個遊牧民族史稱三胡。他們主要以畜牧為生善騎射,剽悍勇猛。後來逐步強盛,已有與秦、晉、燕等相對抗的實力。 最早的婁煩國疆域相當於北起呼和浩特市南到雁北朔州一代。
公元前400多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期,婁煩國乘虛南下,就發展到太原市西北婁煩縣一帶。在南下過程中,婁煩國都城幾次遷徙經朔州、寧武,最後定都於今山西省婁煩縣馬家莊鄉城東溝口。
趙武靈王十七年(公元前307年)打敗了臨近的中山 ,收服了東胡。第二年又收服了林胡、婁煩。從此婁煩國滅亡,歸屬了趙國,但婁煩這個地名在原婁煩國都城所在地一直延續為婁煩縣。明代以後去“木”旁,改為“婁煩”。婁煩古城遺址即當年婁煩國都城。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靜樂縣誌》載:“故城,馬家莊東,說者為婁煩王城。舊址猶存”。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攻破婁煩國都城即該“婁煩古城遺址”。
婁煩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馬家莊鄉新城東溝村皇帝峁上,古城存在的時間約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6年,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因水利工程建設,在這裡人工挖掘河道而被發現。
2013年3月,婁煩古城遺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特點
婁煩古城遺址保存城垣呈“Ⅱ”形,蜿蜒曲折,東西約1200米,南北約600米,周長約3500米,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遺址西側的南川河因河床逐年東移,河水不斷切割,將古城一分為二,分布於河的東西兩岸。南端城牆最為險峻,坡高約200米,坡度75度。經過人工塹築後,才在頂端修築城垣。北城牆部分地段在坡面向內凹處也採用夯土填實補平。
古城東南角的皇帝峁是古城最高點。這裡有夯土台遺蹟,應是建築台基。現裸露於地表部分的南城牆被南川河沖刷成東西兩端。西端保留城牆長53米,寬3至5米,高6米。東端西低東高,倚山而上,山名為皇帝峁,海拔高度為1385米,城牆長約1000餘米,寬3至5米,高約4至11米。從裸露部分可以看出,城牆版築而成,層次明顯,夯層厚度最大0.15米,最小0.09米,一般均在0.1米以上。採用平夯和圓形杵夯,夯窩直徑0.06米,夯面密集平整。夯層內發現有繩紋陶片和空心鬲足。現保留的穿槓孔共有三排,排列整齊,行距1.1米,孔距0.55米,穿孔直徑0.11米。牆體大部分用黃土夯築,土質較純淨。古城的南、西、北三面原來有護城河。
城址中部有一條約30米的沖溝,沖溝南北的台地上均有文化遺址,遺址文化的內涵相同,遺存灰層較厚,文化層厚約0.6至0.7米。
文物遺存
婁煩古城城址中部經鑽探發現有夯土層、木炭、紅燒土,多種繩紋陶片。在靠近河渠的一側,地表遺存較為豐富,有建築構件,如繩紋筒瓦、板瓦、瓦當,還有甑、鬲等多種生活用具的殘陶片,紋飾與鑽探所得一致。瓦當圖案為渦雲紋,筒瓦直徑0.135米,厚0.015米,板瓦厚0.015米,瓦面飾直或斜繩紋,瓦底有手捺痕跡,有布紋。這些標本與同期北方發掘資料極為一致,特別是渦雲紋瓦當,為趙國所特有。
婁煩古城城內採集、出土有東周時期陶盆、陶罐、布紋板瓦、筒瓦,以及銅戈、銅鏃等。城內發現有戰馬骨骼和插有箭鏃的人頭蓋骨。
研究價值
婁煩古城遺址是一處內涵豐富、布局嚴整的古代城池遺址,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象徵之一,也是中華5000年文明史上最能體現春秋戰國時期特色的一處文化遺址,更是戰國時代一些少數民族國家從形成到滅亡的鑑證。
婁煩古城遺址中出土的戈、青銅箭頭等兵器、戰馬骨骼和帶箭頭的人頭蓋骨,說明這裡曾有過殘酷的戰爭,這為研究古代戰爭,特別是為研究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國家與少數民族的戰爭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保護措施
2018年4月4日,婁煩縣檢察院向縣文物旅遊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深入調查婁煩古城遺址盜掘情況,改善古城遺址區域內管理現狀,加大保護力度,按照確定的保護範圍和控制範圍積極行使保護和監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