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婁殿邦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主要成就:隨大將軍楊端平蠻入播
- 兒子:婁珊
相關記載,
相關記載
民國《桐梓縣誌》載:“婁殿邦(唐)乾符初,隨楊端平播,分土世襲。婁姓二世祖名珊,與梁姓祖名關,同守斯地,因此得名。俗稱‘婁珊梁關’,時久,訛名婁山關”。
遵義師範學院高級政工師、原院長助理、紀委副書記婁義志撰寫《夜郎邊史話—婁氏入播與夜郎邊的開發》載:在南詔軍隊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二占播州後,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下詔募勇士,組織軍隊,前往征討。因此就有了播州(今遵義)歷史上楊端應募率婁氏等八姓族人和軍隊征南詔復播州的往事。婁氏入播後,因戰功赦封為夜郎邊副土司侯,世襲其職,永鎮夜郎邊(今貴州遵義北部、重慶東南部),管理歸化司,發展生產,增加人口。
《婁山關名稱的由來》載:鹹通十四年(873年),南詔派軍進犯黔南,一路過關斬隘,占領了重慶、綦江、南川等地。南詔曾進犯攻占播州達15年之久,當地人民受盡蹂躪之苦。面對窮凶極惡的南詔入侵,僖宗乾符3年至5年(公元876—880),朝廷即刻向全國發出詔書,招募將領收復川南、播州。朝廷最後派山西太原府總戎楊端為平播東路軍總領,徐州總戎婁殿邦為副將,平定南詔。婁殿邦之子婁珊,當年20歲,隨父征播為前部先鋒,連續攻下綦江、九盤子、高岩(黑神埡),黔中安順等地。此後,當地人民追念婁珊功績,遂將黑神埡改叫婁珊關,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婁山關。婁殿邦被敕封為夜郎邊副土司侯,劃婁山關以北至綦江、南川南界的五百里地為其封疆,號婁化里,永為司鎮。婁殿邦受封后,在水壩塘建造土司府衙,告示百姓返回家鄉,並招引川、湖、江西及北方漢民進入封地,共同開發婁化里,人口劇增,中原地區先進的工農業生產技術及發達的漢文化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迅速得以普及。自此,黔北經濟文化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婁殿邦死後與其妹弟梁宗理(征播先鋒軍師)合葬在離水壩塘15公里的獅溪鎮黑沙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