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音文庫:釋經(1-6)(套裝全6冊)》的主要內容: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傳承發展,至隋唐進入極盛時期。晚唐武宗滅佛,佛教逐漸衰微。經宋、元、明、清高僧大德的努力,各宗仍有新的建樹。鴉片戰爭以後,受西方文化影響,中國佛教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撃。《威音》佛刊於1930年1月創刊,初為半月刊,至第二十五期,始改為月刊,於1937年9月停刊,共出版七十八期。原刊載文章以論說、宗乘、釋經、密乘、譯述、雜記、專著、演壇、新聞等九類分期出版。受雜誌刊物篇幅限制,有些文章連載跨度達數年之久,分散在各期之中,稽索甚雜,閱讀不便。現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發願將《威音》佛刊以(文庫)形式重新歸類編集,請吳立民先生任主編,重新標點整理,參照原刊物分類將全書分為論說、宗乘、釋經、密乘、譯述、雜記、專著、演壇、新聞九卷。原刊物首面圖書亦集中附於(新聞卷)末,並於各卷末附列(《威音文庫》總目錄)。
基本介紹
- 書名:威音文庫:釋經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頁數:1054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吳立民
-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53852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威音文庫:釋經(1-6)(套裝全6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吳立民,號吳明,法名信如(1927)年生。祖籍湖北陽新,自幼隨湖南長沙二學園掌法顧淨緣修學,並承傳東密、藏密法要,通儒、釋、道三家,畢業於湖南東安耀祥書院並從事教學。曾任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政協秘書長、省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船山學社社長等職,現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兼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中日友好協會理事、中國茶禪學會秘書長,主辦《佛教文化》、主編《佛學研究》雜誌至今。
著有《船山佛道思想研究》、《佛教與中國文化》、《佛法禪定論》、《藏傳密教與人體科學》、《周易象數研究》、《藥師經法研究》、《地藏經法研究》、《印度古代學術思想述要》、《藏密大圓滿發微》等。受趙朴初會長之託,為北京佛牙塔地宮莊嚴設計。1994年破譯陝西扶風法門寺佛指舍利塔地宮唐密曼荼羅。應法門寺靜一法師之請,為法門寺地宮莊嚴設計,並為法門寺博物館設計唐密文化陳列館,專著《唐密曼荼羅》一書。曾應日本真言宗十八派總部邀請,在日本智積院講演唐密曼荼羅,對佛教界及學術界影響很大。近年來兼任中國佛學院教授,帶研究生。主持編輯《佛藏輯要》、《中國佛教文化叢書》等,並應邀去法國、新加坡講學。
圖書目錄
重印威音佛刊總序
出版說明
發刊辭
第一冊
心經釋義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述要
第二冊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述要別帙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述要
第三冊
維摩詰所說經解題
法華經述要
解深密經述要
楞伽經述要(未完)
第四冊
圓覺經述要
大般湼盤經述要
梵綱經述要
優婆塞戒經述要
第五冊
無量壽經述要
觀無量壽佛經述要
阿彌陀經述要
鼓音聲王經述要
無量印法門經述要
般舟三昧經述要
第六冊
寶星陀羅尼經述要
金肖明最勝王經述要
地藏本願經略釋
普賢十大願王略講
浄行品釋義
《威音文庫》總目錄
出版說明
發刊辭
第一冊
心經釋義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述要
第二冊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述要別帙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述要
第三冊
維摩詰所說經解題
法華經述要
解深密經述要
楞伽經述要(未完)
第四冊
圓覺經述要
大般湼盤經述要
梵綱經述要
優婆塞戒經述要
第五冊
無量壽經述要
觀無量壽佛經述要
阿彌陀經述要
鼓音聲王經述要
無量印法門經述要
般舟三昧經述要
第六冊
寶星陀羅尼經述要
金肖明最勝王經述要
地藏本願經略釋
普賢十大願王略講
浄行品釋義
《威音文庫》總目錄
文摘
這四諦,也是說人生的生死苦果的流轉還減二門。由集而苦,就是流轉,由道而減,就是還減。本來人生苦是極多的,有三苦,有八苦,一時也說不盡。這苦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遣便是我們一切無明煩惱所積集的。我們要免掉’苦的果,必須先除去集的因,除去了,集的因,纔可以離生死而人湼盤,纔可以離苦而得樂。但是這集的因,怎樣纔可以除去呢?這便是要靠著修菩提道。四諦的用意,就是使人知苦斷集,慕減修道。前二諦是世間法的因果,後二諦是出世間法的因果。在般若中,世出世法皆空,所以說無苦集減道。
(三)空大乘法。在大乘的菩薩,不厭生死,不慕湼盤,惟求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有情心行相智、一切相微妙智,乃至於一切智智,以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種境界,本來超出聲聞、緣覺二乘,但是所謂廠智、所謂廠得,都不當執著,若執著有智可求,有菩提可得,便是分別,便是著相,他便不能得一切智智,他便不能得無上正等菩提。本來,智以破迷,在迷時說有智,在不迷時自然無智。得也是對未得者而說,既得之後,便知這東西本來具足,在聖不增,處凡不減,也無所謂得。悟到造裹,即菩薩也無,即佛也無。在般若中,本是一個這樣境界。所以說,無智亦無得,這一段最後一句,卻是畫龍點睛的所在,萬不可大意看過的。
(三)空大乘法。在大乘的菩薩,不厭生死,不慕湼盤,惟求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有情心行相智、一切相微妙智,乃至於一切智智,以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種境界,本來超出聲聞、緣覺二乘,但是所謂廠智、所謂廠得,都不當執著,若執著有智可求,有菩提可得,便是分別,便是著相,他便不能得一切智智,他便不能得無上正等菩提。本來,智以破迷,在迷時說有智,在不迷時自然無智。得也是對未得者而說,既得之後,便知這東西本來具足,在聖不增,處凡不減,也無所謂得。悟到造裹,即菩薩也無,即佛也無。在般若中,本是一個這樣境界。所以說,無智亦無得,這一段最後一句,卻是畫龍點睛的所在,萬不可大意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