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虜城建於元代,周三里三。明初置衛,衛指揮使司駐此。顧名思義,這兒定是漢民族邊疆所在。
在從河西走廊通往蒙古大漠的咽喉通道上,多有這樣充滿大漢族味、刀兵味的要衝堡塞,如鎮夷峽、鎮朔墩、平朔城、威遠衛、遮虜障……這都是冷兵器時代農牧對峙的產物, 有了它們, 被逐入草枯水苦北漠的胡虜只能“西南望祁連,可憐淚漣漣 "。
威虜城建於元代,周三里三。明初置衛,衛指揮使司駐此。顧名思義,這兒定是漢民族邊疆所在。
在從河西走廊通往蒙古大漠的咽喉通道上,多有這樣充滿大漢族味、刀兵味的要衝堡塞,如鎮夷峽、鎮朔墩、平朔城、威遠衛、遮虜障……這都是冷兵器時代農牧對峙的產物, 有了它們, 被逐入草枯水苦北漠的胡虜只能“西南望祁連,可憐淚漣漣 "。
威虜城建於元代,周三里三。明初置衛,衛指揮使司駐此。顧名思義,這兒定是漢民族邊疆所在。在從河西走廊通往蒙古大漠的咽喉通道上,多有這樣充滿大漢族味、刀兵味...
威虜城遺址位於酒泉市金塔縣古城鄉頭號村西北1.7千米處。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57米,東西寬287米,面積170313平方米。城牆為夯土版築,夯層厚0.16-0.18米...
明洪武九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76--1395年)先後在河西設涼州衛、甘州五衛(前、後、左、右、中)、肅州衛、威虜衛、威遠衛、安西衛、沙州衛、柳溝衛、靖逆衛...
威虜衛,“在肅州東北,洪武中置,永樂三年三月省”。衛屬行都司,治所在“肅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在今甘肅金塔縣北的威虜大廟。白城子守御千戶所,所置於洪武二十...
明代,金塔縣境西部隸屬威虜衛,東部隸屬威遠衛。明太祖洪武九年至二十八年,明朝在河西先後設轄區。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遷“陝西行都司”駐甘州,管理河西衛、所...
明代置威虜衛和威遠衛 清代置王子莊分州和毛目分縣 民國時期置金塔縣和鼎新縣 金塔縣、鼎新縣合併為金塔縣 往事回眸 舊石器時代的手工業 新石器時代的...
雖然明成祖北伐之後明朝無論在國力還是在軍事方面,都據有絕對的優勢,但問題卻出在了撤大寧都司、開平、三降城、東勝、威虜衛、威遠衛、白城子千戶所等漠南諸...
支流張掖河同河西走廊相接,是蒙古人南下的主要途徑,洪武二十六年之後,朱元璋在離亦集乃不遠的地方設定了威遠守御千戶所,在肅州與居延海中間設立了威虜衛、白城子...
甘州前衛、甘州後衛、陝西甘肅衛、永昌衛、涼州衛、莊浪衛、西寧衛、山丹衛、肅州衛、鎮番衛、鎮夷千戶所、古浪千戶所、高台千戶所、威虜衛、白城子所、威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