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而不猛

威而不猛

威而不猛,讀音wēi ér bù měng,漢語成語,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讚揚。出自《論語·述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而不猛
  • 拼音:wēi ér bù měng
  • 解釋:有威儀而不兇猛
  • 出處:《論語·述而》
解釋,出處,相關譯文,譯文一,譯文二,事例,

解釋

有威儀而不兇猛

出處

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論語·述而》: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詳。
解釋: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讚揚。孔子認為人有各種欲與情,這是順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與欲求,都必須合乎“中和”的原則。“厲”、“猛”等都有些“過”,而“不及”同樣是不可取的。孔子的這些情感與實際表現,可以說正是符合中庸原則的。

相關譯文

譯文一

這是某位孔子學生對孔子的評價。反映了學生對老師的思念:
老師溫和卻嚴厲,威武卻不兇猛,恭敬又安詳。
對比孔門之外的人對孔子的印象。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譯文二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後面,遇上一個老人,用拐杖扛著除草器具.子路問他道:“您看見我的老師嗎?”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算什麼老師!”
(說著)把他的拐杖插在地上,就去鋤地.子路拱著手站在那裡.老人挽留子路(到他家裡)過夜,殺了雞、做了黍米飯給他吃,(並且)讓他的兩個兒子拜見子路.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惡:醜惡而且邪惡。讓人噁心嘔吐,刻意激怒勞動人民。
傳曰:夫煩飾禮樂以迎人,久喪學哀以慢親,立命疲行而高居傲,背本棄事而安逸樂,貪吃美食,惰做當務,陷入饑寒,危及凍餒,避無可避。是人也,力行若乞丐,畏禍似甉鼠藏,逢黑財羝羊視,而賁彘起。君子笑之,怒而勃然,曰:“區區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麥禾以待秋,五穀既收,大喪是隨,宗姓皆從,不厭飲食。人畢治之以數喪,足以至極矣。因主家之翡翠以為自有,恃主人之野蠻以為自尊,富人喪亂,乃大喜悅,曰:“此衣食之地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順:順耳。習慣了批評言論。

事例

老舍《小坡的生日》:“卻不如看門的印度人這樣~,黑得適可而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