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王姓是漢語辭彙,解釋為姓氏。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威王之後,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王姓
- 漢語拼音:wēi wáng
- 郡望:齊 郡、琅琊郡 等
- 起源:媯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威王[威王,讀音作wēi wáng(ㄨㄟㄨㄤˊ)]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威王之後,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齊國,為周王朝所分封的諸侯大國,原系周室分給功臣姜尚之封邑,姜尚即之姜子牙,他是周武王的開國功臣,為周王朝的興起立下了不朽之功。周武王將它封在營丘(今山東臨淄),國號齊。這裡是薄姑之民的故地,也是一股巨大的抗周勢力。武王讓他在這裡鎮撫薄姑之民,其封疆東至海濱,西至黃河,南至穆陵(今山東沂水)、北至於無棣(今山東無棣),是周王室控制東夷的重要力量,同時周王還授予他征伐違抗王室的侯伯的權力。齊國是一個大國,在諸侯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力量,至齊桓公姜小白時“九會諸侯,一匡天下”成為公認的霸主,盛極一時。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於尾聲,中國逐漸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即七雄競爭的戰國時代。本來春秋初年的大小諸侯國有一百數十個,後經不斷兼併,小國漸被消滅。戰國初期,大小國家只餘下二十來個,其中又以韓、趙、魏、楚、燕、齊、秦最為強大,號稱“戰國七雄”。燕、楚、秦是春秋舊國,韓、趙、魏則由瓜分晉國而形成,而這時的齊國,姜氏之國亦大權旁落,漸為卿大夫田氏所控。
周簡王姬夷二十七年(齊景公姜杵臼三年,公元前545年),田完的第四世孫田桓子聯合鮑氏以及大族欒氏、高氏合力在齊國滅了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又共滅了欒、高二氏。田桓子繼而討好公族與國人:“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國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從而取得了齊國公族與國民的支持。齊國至齊景公時,公室腐敗,剝削沉重。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採取了一些爭取民心的有效措施。他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於是“齊之民歸之如流水”,田氏家族藉此增強了勢力。這就是史書所稱的“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後來田乞與齊國舊貴族國惠子、高昭子產生了嚴重的矛盾。當時齊國由國、高二氏當權,田乞在表面上盡職於齊國公族,“偽事高、國者”,暗地裡卻積極組織力量,準備徹底推翻國、高二氏。公元前489年,齊景公逝世,國、高二氏立公子荼(姜荼)為國君。田乞乘機發動政變,趕走了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齊簡公。田乞則自立為相,掌握了齊國的政權。田乞逝世後,其子田恆(田常)代立為齊相,是為田成子。田成子繼續採用田乞所制定的政策,用大斗出、小斗進的辦法大力爭取民眾。田氏陰行德於民,取得了效果,當時流傳的民謠唱道:“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
周敬王姬匄三十九年(齊簡公姜陽生四年,公元前481年),田成子發動了武裝政變,殺了齊簡公和許多強宗貴族,另立了齊平公姜驁,進一步把持了政權。田成子又通過“修公行賞”等親民政策,成為國民人心所向,使齊國國君實際上變成了傀儡。
周安王姬驕十一年(齊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91年),國相田和將齊國國君齊康公姜貸放逐到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為他的食邑,田和成為了齊國實際上的國君。
周安王十六年(齊侯田和元年,公元前386年),東周之君周安王冊命田和為齊侯,正式將他列為諸侯。過了幾年,齊康公病逝,姜氏遂絕其祀,齊國全部為田氏一族所統治,史稱“田氏代齊”。因為僅國君易姓,國名並未改變,故春秋時期的齊國被稱為“姜齊”,而戰國時期的齊國則被稱為“田齊”。田和之後有田齊候田剡,田齊侯傳孺子喜,是為田齊桓公田喜。田齊桓公傳田齊威王。史稱的田齊威王,即田因齊。因原為陳氏,亦稱陳威王、田威王。田因齊為齊國君主後,大治齊國,威震海內,自周顯王姬扁十三年(公元前356年)繼位後在位三十六年,到周慎靚王姬定元年(公元前320年)病逝,以善於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田齊威王初即位後,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韓、魏、魯、趙等國都來入侵,曾一度出現了“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面。但他虛心納諫,很快即振作起來,下定了“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決心。平民鄒忌以鼓琴求見,勸田齊威王用賢臣、除奸佞,恤民養戰,經營霸王大業。齊威王見鄒忌是個人才,不卑布衣,三個月後就用以為相國。鄒忌加緊整頓齊國朝政,改革政治。當時齊國有個即墨大夫(今山東平度),勤理政務,荒地得墾,人民富饒,但即墨大夫為人正直、不結納近臣,故時廷上常有毀言謗語;而阿城大夫(今山東陽穀)則相反,不務政務,田地荒蕪,倉庫空虛,防務鬆弛,但阿城大夫極善鑽營,依次廷上卻日有美言。田齊威王為了鑑別這二人的真實情況,不偏信,下令派人詳查,查得真情後,立即召回二位大夫,當眾給即墨大夫加封萬戶土地的封賞,而對阿城大夫則處以烹刑(油炸)。由是,齊國上下震動,人人不敢隱過飾非。田齊威王還下令全國:不論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老百姓,能當面提出君主過失的,得上賞;用書面指出君主過失的,得中賞;在廣眾中議論君王過失的,得下賞。由於廣開言路,不一年,齊國弊除政清,國內大治。田齊威王決心王霸天下,他鑄鼎聲稱:“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謨克誠。其唯因齊,揚皇考昭統,高祖黃帝,邇嗣桓文,朝問諸侯,合揚厥德。”表示要以黃帝和齊桓公以及晉文公的功業來發揚乃父齊桓公田午的令名令德。他精選郡守,加強邊防。使南子守南城拒楚,田肹高唐拒趙,黔夫守徐州拒燕。用種首為司寇以安境內。用田忌為司馬,孫臏為軍師,教兵習戰,以謀征伐。他把這些人才看作比夜光珠還要珍貴的國家至寶。
周顯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和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齊國兩次出兵救趙救韓,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桂陵戰役和馬陵戰役。並兩次打敗了當時強大的魏國,開始稱雄於諸侯。到田齊威王末年,齊國已經成為當時諸侯國中最強盛的國家。田齊威王傳有四子:威氏、卻氏、靖國君田嬰、田齊宣王田辟疆。田齊宣王繼承其父田齊威王之志,用武助文。周郝王元年(田齊宣王七年,公元前314年),北方的燕國發生內亂,田齊宣王乘機發兵干涉,只五十天就攻占了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幾乎滅亡了燕國。田齊宣王見到西方秦國在招攬賢士,得人而治,越來越強大的情勢,便也著意文化事業的發展。他說:“寡人憂國憂民,因願得士以治之。”田齊宣王也不惜耗費巨資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學士來到齊國“稷下學宮”,使稷下學宮進入鼎盛。在史籍《史記·田敬仲世家》中記載:“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見諸於記載的著名人物,還有兒說、告子、騶奭、宋鈃、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家大師孟軻長住稷下三十多年;集百家大成的荀卿十五歲就來齊國,是稷下學宮中資格最老的一位導師,曾三為祭酒,充任學宮領導。田齊宣王所助之稷下學宮當時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陰陽、農、雜各學派的學人,著書立說,開展學術研究,形成了前古未有的百家爭鳴,創造了中國燦爛的“先秦文化”,史稱“威宣盛世”。田齊威王的後裔以先祖功績為上榮,遂以田齊威王的諡號“威王”為姓氏,稱威王氏,後多省文簡化威單姓王氏、威氏,其王氏族屬琅玡王氏,其後裔子孫中有遷徙至雲南地區者,稱鎮彝威王氏。
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複姓了。
得姓始祖
田因齊(齊威王、陳威王、田威王)。
遷徙分布
威王氏複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由於其已多簡改為單姓王氏、威氏等,因此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卻只有齊郡、琅琊、高陽、隴川四個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又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在唐朝時期也被廢除不再。
高陽郡:歷史上的高陽郡有三:①戰國時期為高陽邑,亦稱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部,秦朝末期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其“高陽”即指該地區。②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又置高陽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③北魏時期另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
隴川縣:東漢時期歸永昌郡哀牢縣,唐朝時期的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宋朝時期屬大理金齒。南宋朝紹興三十年(庚辰,公元1160年),麓川思氏部酋興起,在勐卯(今雲南瑞麗)統一了幾個部落,隨之兼併勐宛(隴川),建立了麓川王朝政權。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忽必烈在麓川統轄範圍設定了麓川路、平緬路(置首府於今隴川壩北)。至朝元順元年(庚午,公元1330年)又置麓川軍民總管府,統管原麓川地。元朝至正十五年(乙未,公元1355年),在姐蘭(今緬甸南坎)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明朝政權推翻了元朝,在“三征麓川”後,明朝正統九年(甲子,公元1444年)撤麓川平緬宣慰使司,立隴川宣撫司,轄今隴川、瑞麗、遮放及緬屬高麗等地區。明正統十二年(丁卯,公元1447年),明朝庭廢恭項,立原同知多歪孟為隴川宣撫使,沿襲二十八代,執政五百零三年。清沿明制。到了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設彈壓委員,劃入戶撒、臘撒兩司地。民國五年(丙辰,公元1916年)改為行政委員,行署旱季住章鳳,雨季住杉木籠。同年,戶撒劃歸乾崖,臘撒歸勐卯。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改設隴川設治局,隸屬雲南第一殖邊督辦。1950年5月隴川解放。1951年12月21日成立隴川縣各民族聯合政府,隸屬保山專區管轄,同年10月瑞、隴兩縣合併,稱瑞麗縣。1959年9月瑞、隴分開,重置隴川縣,隸屬德宏州。1969年建人民公社。2004年隴川縣下轄章鳳、城子、景罕、隴把四個鎮,戶撒、清平、姐烏、勐約、王子樹、賽號、護國七個鄉,共六十八個村民委員會,三個居民委員會,六百七十一個自然村,七百二十六個村民小組。隴川農場駐隴把鎮,下轄四個分場四十五個隊(站)。2005年隴川縣撤銷了姐烏、賽號兩個鄉的建制。
堂號
齊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高陽堂:以望立堂。
隴川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