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納·格里希

威爾納·格里希

威爾納·格里希(Werner Gerich,1919年8月25日-2003年4月17日),出生於德國巴符州曼海姆市,畢業於德國達姆斯塔航空技術工程師學校,德國專家。曾擔任過德國某車輛製造管理總局和某飛機發動機製造廠負責人。

1984年,武漢市政府聘請格里希擔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任期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國企聘請的第一位“洋廠長”。在任職的兩年間,他撰寫了26萬字的企業管理方案,使武漢柴油機廠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大幅提高。為表彰他的突出貢獻,格里希先後獲得我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武漢市“黃鶴友誼獎”、德國政府的“十字勳章”,並被授予武漢市“榮譽市民”。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國際友人威爾納·格里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爾納·格里希 
  • 外文名:Werner Gerich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巴符州曼海姆市
  • 出生日期:1919年8月25日
  • 逝世日期:2003年4月17日
  • 畢業院校:德國達姆斯塔航空技術工程師學校
  • 主要成就:中國國企第一位“洋廠長”。
    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 兒子:伯恩特·格里希
人物生平,人物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84年8月,德國發動機製造和鐵芯技術專家威爾納·格里希作為德國退休專家組織(SES)派往武漢的第一批3個外國專家之一,來到武漢柴油機廠進行為期4個月的考察,並義務擔任技術顧問。
1984年11月,格里希受聘為武柴廠長,中國國企第一位“洋廠長”走馬上任,任期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國外評論說,格里希當廠長是中國對外開放和改革進程中“一件令人吃驚的新聞”。格里希走馬上任後,馬上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為了提高產品質量,他每天背上工具包逐個車間巡查。為了解決管理上人浮於事的情況,上任不久的格里希免去了嚴重失職的總工程師和檢驗科長的職務,將一批能幹的技術人員調到質檢部門,並給每個質檢人員發一套紅衣服。質檢人員在廠里擁有與廠長同等的質量否決權。同時,他還規定從廠長到管理幹部都要到車間和現場解決問題,不能坐在辦公室里指揮。
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格里希在1985年年初提出了結構工資制。在此制度下,職工的工資隨著工齡的延續、崗位的變遷、工作成果的變化而升降,每兩個月浮動一次。然而,在當時的環境下,這些新做法一直無法獲得武柴員工廣泛的理解。
在擔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期間,格里希大膽改革、從嚴治廠,引進國外以質量、市場為核心的管理理念,改變了工廠管理落後、質量低劣的面貌,使柴油機實現向東南亞7個國家批量出口,開創了全國引進國外管理型專家的先河,對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產生了強大衝擊。
威爾納·格里希威爾納·格里希
1985年6月的一次全廠中層幹部、技術人員會議上,格里希甚至懇求:“你們有人可能認為我是發瘋了,每天不知道享受,天天到車間去吹零部件,累得滿身是汗……我六七十歲的老人了,我拚命乾,不是為自己,是為了你們,為了你們的老婆孩子!”
格里希的改革給武柴帶來了新氣象:職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變,產品質量有了顯著提高。格里希說:“希望能對中國有所貢獻,讓中國農民花同樣多的錢,買到更好的農業機械。”
1986年,柴油機氣缸雜質從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內,居國內領先水平,廢品率由30%至40%降到10%以下。產機開始向東南亞7個國家出口,年出口量達到5000台,創匯超過百萬美元。
1986年,該廠產品使用壽命由3000小時增加到6000至8000小時,還出口東南亞7個國家。格里希撰寫的26萬字的企業機構設定和勞動重組方案,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的重視。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朱鎔基稱他為“質量先生”,國務院原副總理姚依林五次接見他。
1986年11月,格里希離任。格里希苦心經營起來的質量檢測體系,因為格里希的離任,立即名存實亡。1988年4月,洛陽拖拉機廠訂購一批柴油機。當武柴將精心挑選的10多台樣品送上檢驗台時,全部被檢驗為不合格。1990年上半年,東南亞國家向武柴訂購一批產品。質檢部門認為,產品質量不行,不能出口。廠領導卻說:契約時間快到了,即使是豆腐渣也給我弄出去。結果,第二年,東南亞地區再也不要武柴的產品。1993年,武柴開始出現虧損,到1998年已經完全破產,職工下崗,資產重組。
威爾納·格里希威爾納·格里希
2000年6月,年屆80高齡的格里希最後一次訪問武漢,武漢的變化讓他欣喜不已,但是沒有人敢告訴他武柴的真相,對武漢眷戀至深的老人對朋友說:我希望死後能把一部分骨灰撒入長江。格里希幾次提出要看看武柴,陪同人員都以在修路等原因婉言擋開話題。人們實不忍這位老人看到破敗的武柴而傷心。
2003年4月17日,威爾納·格里希在德國米爾豪森市逝世,享年83歲。
2004年,在格里希去世一年後,武柴賣完了全部設備,清廠交地,並按照武漢市的政策安置了武柴原有員工。

人物榮譽

1986年5月,格里希被授予在華永久居留權資格,成為來武漢外籍人士中獲此榮譽的第一人。
威爾納·格里希
1987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格里希受聘為武漢大學榮譽教授。
1987年7月,聯邦德國政府授予他聯邦十字勳章
1994年,武漢市政府授予他“黃鶴友誼獎”。
2010年11月23日,駐法蘭克福總領事溫振順赴北威州波恩市為“洋廠長”威爾納·格里希的遺屬轉交中國外國專家局等部門評選的“新中國六十年最有影響的外國專家”榮譽證書。溫總領事向格里希的兒子伯恩特·格里希祝賀其父親獲得這一殊榮。
威爾納·格里希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國際友人威爾納·格里希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人物評價

朱鎔基稱他為“質量先生”。
武漢名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鑫炎教授說:“格里希當初提出的‘廠長負責制崗位責任制、產品名牌制’等建議,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非凡意義。”
2005年4月17日,武漢市和德國的杜伊斯堡兩市,分別豎立了格里希的兩尊銅像。中國的格里希銅像坐落在武漢市古田一路漢正街都市工業園。銘文上鐫刻著:威爾納·格里希,1984年至1986年擔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期間,忘我工作,大膽改革,從嚴治廠,為中國企業改革,增進中德人民友誼做出重要貢獻。
因為嚴格管理、嚴抓質量,格里希被稱為“質量先生”。他的敬業精神、職業操守以及質量至上理念為剛剛起步的中國企業管理提供了寶貴借鑑。(新華社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