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現有蘭彼得、卡瑪森、斯旺西和倫敦四個校區,並在卡迪夫和伯明罕設有學習中心。此外,大學投資20億元人民幣建立斯旺西SA1城市中央海灣校園,為學生提供了最佳生活和學習環境,實現了“新城市大學校園”的願景。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集團還包括卡瑪森郡學院(Coleg Sir Gâr)與錫爾迪金學院(Coleg Ceredigion),共有橫跨城鄉的17個校區,囊括了大學教育和繼續教育兩大領域,開設有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多層次課程,擁有學生共27,000餘人。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現設有管理與健康學院、斯旺西藝術學院、威爾斯科學與藝術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威爾斯健康與體育學院、威爾斯職業實踐與套用研究學院埋霸槳、威爾斯國際聲樂學院、孔子學院等八大學院。大學綜合性強、專業齊全、特色明顯,在2021 The Guardian League Table 全英大學蒸付墓排名中,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綜合排名第56位。大學在計算機、汽車工程、藝術設計、商業學、考古學等領域享有國際聲譽,在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學生滿意度等方面獲得來自如泰晤士報、完全大學指南、衛報、TEF等英國各大權威機構的認可。
計算機科學及信息系統(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Systems)的反饋滿意度,全英排名第4
2021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全英大學排名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
電氣及電子工程的學生滿意度,全英排名第 1
機械工程的學生滿意度,全英排名第 2
2020 The Times & Sunday Times 全才套促背英大學排名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
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的教學質量,全英排名第 2
2019年全英Whatuni學生選擇獎(WUSCAs)評比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在全英“年度大學”排名中位列第8,且榮獲“課程&講師”獎項。
2019年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榮獲教學卓越和學生成果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and Student Outcomes Framework, TEF)銀獎。
英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調查(DLHE)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
95%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後的6個月內找到工作;
100%的碩士畢業生在畢業後的6個月內找到工作;
英國首個PSW簽證實施大學,學生畢業後可獲得2年額外簽證在英工作或實習。
學術優勢
2019 The Times & Sunday Times全英大學排名中,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的教育質量全英排名前5。學校以“以人為本”為教學理念。學生體驗是大學的中心使命。可持續性是大學規劃的核心。通過備受讚譽的可持續實踐、創新與資源有效性研究院(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Effectiveness INSPIRE),大學將可持續性發展嵌入到教學、課程體系、校園、社區與文化當中。大學的目標是鼓舞個人,培養在社會上有影響的、有思想的畢業生與從業者。通過業本學習、具國際影響的研究與知識轉化網路,大學旨在為促進社會公平、經濟復興與社會和文化資本的發展,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計算機科學及信息系統(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Systems)的反饋滿意度,全英排名第4
2021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全英大學排名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
電氣及電子工程的學生滿意度,全英排名第 1
機械工程的學生滿意度,全英排名第 2
2020 The Times & Sunday Times 全英大學排名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
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的教學質量,全英排名第 2
2019年全英Whatuni學生選擇獎(WUSCAs)評比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在全英“年度大學”排名中位列第8,且榮獲“課程&講師”獎項。
2019年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榮獲教學卓越和學生成果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and Student Outcomes Framework, TEF)銀獎。
英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調查(DLHE)中,
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
95%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後的6個月內找到工作;
100%的碩士畢業生在畢業後的6個月內找到工作;
英國首個PSW簽證實施大學,學生畢業後可獲得2年額外簽證在英工作或實習。
學術優勢
2019 The Times & Sunday Times全英大學排名中,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的教育質量全英排名前5。學校以“以人為本”為教學理念。學生體驗是大學的中心使命。可持續性是大學規劃的核心。通過備受讚譽的可持續實踐、創新與資源有效性研究院(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Effectiveness INSPIRE),大學將可持續性發展嵌入到教學、課程體系、校園、社區與文化當中。大學的目標是鼓舞個人,培養在社會上有影響的、有思想的畢業生與從業者。通過業本學習、具國際影響的研究與知識轉化網路,大學旨在為促進社會公平、經濟復興與社會和文化資本的發展,發揮關鍵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