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氏圓篩藻

威氏圓篩藻,典型成熟個體直徑320左右微米。扁圓盤狀,中心區域透明,孔紋間隙寬,近殼緣具兩唇形突,殼面分散唇形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威氏圓篩藻
  • :植物界
  • :Bacillariophyta
  • :威氏圓篩藻
分類,傳入和分布,基本特徵,生態影響,

分類

(TAXONOMY

門(Phylum
Bacillariophyta

Subtypus
Bacillariophyceae

Order
Biddulphiales

科(Family
Coscinodiscaeae

Genus
Coscinodiscus

Species
威氏圓篩藻CoscinodiscuswailesiiGran et Angst

傳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硅藻屬威氏圓篩藻最初(1928)從哥倫比亞海灣分離(Gran and Angst 1931),Cupp (1943)在南加利福尼亞發現了該種。日本內海業大量存在(Manabe and Ishio 1991)。在亞熱帶太平洋區域,從熱帶到溫帶均有分布(Rince and Paulmier 1986)。在大西洋海域最早記錄是1961年的切薩皮克灣(Griffith 1961 (as C. nobilis))。1978年的威氏圓篩藻藻華出現了大量粘液,污損了漁具。威氏圓篩藻入侵歐洲海岸的記錄,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英國普利茅斯發現是在1977年,產生的粘液阻塞了拖網(Boalch and Harbour 1977)。1977-1978年,從英吉利海峽的東南端擴散到愛爾蘭海(Robinson et al. 1980)。在1980年代,’威氏圓篩藻發現在英吉利海峽的法國一側,北海的荷蘭、德國、丹麥海岸(Rince and Paulmier 1986)。1988-1991,整個北海均有發現,有些地方占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90%(Rick and Durselen 1995)。2003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浮游植18個監測站點中,浮游植物優勢種為星臍圓篩藻、夜光藻和威氏圓篩藻。其中8個站點的優勢種為星臍圓篩藻,密度變化範圍為149個/L~2262個/L;5個站點優勢種為夜光藻,密度變化範圍為1057個/L~7388個/L;3個站點的優勢種為威氏圓篩藻,密度變化範圍為350個/L~3244個/L。與2002年相比,有11個站點的優勢種發生改變。

基本特徵

培養溫度13-20℃,鹽度30-35‰(Boalch and Harbour 1977; Eppley and Sloan 1966)。春季和秋季豐度高(Marshall and Cohn 1987a)。該藻不適宜生長的季節(夏天)在沉積物中休眠,可以休眠存活15個月(Manabe and Ishio 1991; Nagai et al. 1995)。生命周期中包括無性生殖和偶爾有性生殖。無性子細胞與親細胞完全一致。有性繁殖中,受精卵發育成大孢子,形成新的細胞膜。生長速率隨溫度、光照、營養和其他條件變化而變化。在20℃下,每天分裂0.7次(Eppley and Sloan (1966)),13℃和18℃下每天分裂0.33和0.5次(Boalch and Harbor (1977))。

生態影響

(ECOSYSTEM)
威氏圓篩藻入侵造成漁網污損和阻塞(歐洲海岸、美國大西洋沿岸)。日本沿海以威氏圓篩藻為主的藻華,大量的沉積物、引起缺氧給漁業帶來損失。威氏圓篩藻通過遮蓋、污損和營養競爭給海藻養殖帶來損失。在歐洲海岸,該種入侵後迅速成為浮游植物群落的重要成分。在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該種占90%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一些地方取代了原來優勢種(C. concinnus可能由於該種具有對微量金屬高的耐受性,以及體型較大,橈腳類動物難以捕食,沉積的藻泥分泌的粘液將其它浮游植物去除等(Rick and Durselen 19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