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氏圓篩藻,典型成熟個體直徑320左右微米。扁圓盤狀,中心區域透明,孔紋間隙寬,近殼緣具兩唇形突,殼面分散唇形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威氏圓篩藻
- 界:植物界
- 門:Bacillariophyta
- 屬:威氏圓篩藻
分類,傳入和分布,基本特徵,生態影響,
分類
(TAXONOMY)
門(Phylum) | Bacillariophyta | |
綱(Subtypus) | Bacillariophyceae | |
目(Order) | Biddulphiales | |
科(Family) | Coscinodiscaeae | |
屬(Genus) | Coscinodiscus | |
種(Species) | 威氏圓篩藻CoscinodiscuswailesiiGran et Angst |
傳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硅藻屬威氏圓篩藻最初(1928)從哥倫比亞海灣分離(Gran and Angst 1931),Cupp (1943)在南加利福尼亞發現了該種。日本內海業大量存在(Manabe and Ishio 1991)。在亞熱帶太平洋區域,從熱帶到溫帶均有分布(Rince and Paulmier 1986)。在大西洋海域最早記錄是1961年的切薩皮克灣(Griffith 1961 (as C. nobilis))。1978年的威氏圓篩藻藻華出現了大量粘液,污損了漁具。威氏圓篩藻入侵歐洲海岸的記錄,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英國普利茅斯發現是在1977年,產生的粘液阻塞了拖網(Boalch and Harbour 1977)。1977-1978年,從英吉利海峽的東南端擴散到愛爾蘭海(Robinson et al. 1980)。在1980年代,’威氏圓篩藻發現在英吉利海峽的法國一側,北海的荷蘭、德國、丹麥海岸(Rince and Paulmier 1986)。1988-1991,整個北海均有發現,有些地方占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90%(Rick and Durselen 1995)。2003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浮游植18個監測站點中,浮游植物優勢種為星臍圓篩藻、夜光藻和威氏圓篩藻。其中8個站點的優勢種為星臍圓篩藻,密度變化範圍為149個/L~2262個/L;5個站點優勢種為夜光藻,密度變化範圍為1057個/L~7388個/L;3個站點的優勢種為威氏圓篩藻,密度變化範圍為350個/L~3244個/L。與2002年相比,有11個站點的優勢種發生改變。
基本特徵
培養溫度13-20℃,鹽度30-35‰(Boalch and Harbour 1977; Eppley and Sloan 1966)。春季和秋季豐度高(Marshall and Cohn 1987a)。該藻不適宜生長的季節(夏天)在沉積物中休眠,可以休眠存活15個月(Manabe and Ishio 1991; Nagai et al. 1995)。生命周期中包括無性生殖和偶爾有性生殖。無性子細胞與親細胞完全一致。有性繁殖中,受精卵發育成大孢子,形成新的細胞膜。生長速率隨溫度、光照、營養和其他條件變化而變化。在20℃下,每天分裂0.7次(Eppley and Sloan (1966)),13℃和18℃下每天分裂0.33和0.5次(Boalch and Harbor (1977))。
生態影響
(ECOSYSTEM)
威氏圓篩藻入侵造成漁網污損和阻塞(歐洲海岸、美國大西洋沿岸)。日本沿海以威氏圓篩藻為主的藻華,大量的沉積物、引起缺氧給漁業帶來損失。威氏圓篩藻通過遮蓋、污損和營養競爭給海藻養殖帶來損失。在歐洲海岸,該種入侵後迅速成為浮游植物群落的重要成分。在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該種占90%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一些地方取代了原來優勢種(C. concinnus)可能由於該種具有對微量金屬高的耐受性,以及體型較大,橈腳類動物難以捕食,沉積的藻泥分泌的粘液將其它浮游植物去除等(Rick and Durselen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