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薩奈爾

威廉·薩奈爾

威廉·薩奈爾 1972年生於波蘭塔爾努夫。畫家,電影製作者。波蘭“adnie ”團體創始成員。是一個對周遭世界有著獨特敏感力的藝術家。繪畫受到漫畫、海報、照片、視頻、音樂和電影等方面的影響,折射出當代社會中多元化文化的特點。作品保持著簡約、平面化傾向,摒棄細節上雕琢與粉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廉·薩奈爾
  • 外文名:Wilhelm Sasnal
  • 國籍:波蘭
  • 出生地:塔爾努夫
  • 出生日期:1972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克拉科夫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梵谷當代藝術雙年展”大獎
  • 代表作品:《阿尼埃爾的浴場》
人物概述,作品題材,時代生活攝取,藝術風格,繪畫功用性,電影烙印,直覺意識,結語,藝術成就,藝術評價,

人物概述

威廉·薩奈爾(Wilhelm Sasnal)1972年出生於波蘭的塔爾努夫,1992-1994年在克拉科夫理工學院學習建築學,1994-1999年在克拉科夫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1995-2001年成為“adnie ”團體的創始成員之一,工作和生活在波蘭的克拉科夫。他不僅是激情的畫家,而且也是才華出眾的電影製作者。他是一個對周遭世界有著獨特敏感力的藝術家。他的繪畫作品受到漫畫、海報、照片、視頻、音樂和電影等方面的影響,折射出當代社會中多元化文化的特點。他的繪畫保持著一種簡約、平面化傾向,重視畫意的傳達,摒棄細節上的雕琢和粉飾,但並不流於抽象。
威廉·薩奈爾作品威廉·薩奈爾作品

作品題材

威廉·薩奈爾的題材沒有限制,差不多凡是日常生活中各方面平庸的主題:歷史人物的肖像、克拉科夫的風景、親友的照片或者網路等媒體上的圖片等等,都是他繪畫意象的原本,這些看似乏味、卻充滿寓意的主題,往往是清晰可感的時間符號,因而他同時成了一個“現代年史”的作者,把凡是他感興趣的和著迷的東西,都變成繪畫。

時代生活攝取

他還作為電影導演身份,拍電影和繪畫實踐相平行,他帶著孤獨、沉寂和隱私性的繪畫圖像,來和觀者保持交流。在早期的繪畫作品中,他就描繪了很多他那一時代人的審美體驗物:唱片、漫畫、腳踏車、T恤等等,也有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媒體中播報的大災難,從公共到個人的事件,他和妻子在海濱的度假日以及當代藝術家等,所以,要想對他的繪畫進行分類,不啻要接納整個大眾媒體。
威廉·薩奈爾作品威廉·薩奈爾作品

藝術風格

威廉·薩奈爾的繪畫保持著一種簡約、平面化傾向,重視畫意的傳達,摒棄細節上的雕琢和粉飾,但並不流於抽象,這也正是當代視覺傳媒中二維平面的影響;在構圖上,他都進行奇思妙想的嘗試,充分給予被分割的空間內部的張力,將最奪人眼目的視角的印象呈現出來,並攫取你的思維,讓你拋棄敘事性的冗雜,而是駐留在形式的外延上。雖然畫家所選擇的主題是日常生活所常見的意象,但欣賞者完全可以看出他對傳統表現與感知的期望,而是作為存在的圖像,被簡化到徹底的本質,在新的語境和意義中重生。

繪畫功用性

薩奈爾有一點和比利時畫家圖伊曼斯很相似,兩人都同時有拍電影和繪畫的藝術經歷,並將兩種藝術形式相互糅合滲透,揭示藝術文本背後的隱喻,但薩奈爾似乎擴大對題材的攝取,並以黑白為主色調,表現和再現當代世界視覺文化的多樣性表征,發現存貯在圖像中的歷史真實性,和自己對其客觀的觀照,這從薩奈爾所選擇的繪畫和他對電影等領域的探索可以得到印證。繪畫的功用他十分清楚,他認為繪畫像購物和參加聚會一樣,是一種社會性活動,它本身還能對所描繪的現實帶來重要影響:再現、解構和重構。在薩奈爾的視野中,注重對現實生活的痴迷和批判、追求自由和反抗壓力混合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複雜的、難以捉摸的繪畫觀念。

電影烙印

因為威廉·薩奈爾同時也是一個電影製作人,他的一些繪畫作品,不可避免地打上電影式的烙印,如《安卡》,畫中似電影特寫鏡頭般的人物側面,給人過目難忘的印象;《無題(獵人)》描繪的是兩個在曠野里的獵鹿人,採用黑白色的基調,局部的細節幾乎被泯滅掉,好像是曝光過度的照片,但主題還是可以辨別的,給人以再現波蘭早期情報紀錄片的感覺,《飛機》一畫中威廉·薩奈爾巧妙地顛覆了義大利概念主義藝術家阿里吉耶羅·波提(Alighiero Boetti)的戰鬥機形象,將其改變成湛藍天空下噴出濃煙的畫面,展現出冷戰時期恐懼的氣氛。2008年,他還著手拍攝了自己的電影《豬倌》,這是根據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養豬的人》為底本所作的另一種晦澀的表達,隨後他還畫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繪畫作品。
威廉·薩奈爾作品威廉·薩奈爾作品

直覺意識

威廉·薩奈爾的繪畫看似簡潔,但有時每幅畫會被修改四五次,在他看來,失誤是不可避免的,每次在繪畫中他都嘗試發現新的東西,並因此特別在繪畫中依賴直覺的作用。在2004年11月美國的《藝術論壇》期刊中,評論家喬丹·坎特(Jordan Kantor)曾寫了一篇標題為《圖伊曼斯的影響》的文章,文中解讀威廉·薩奈爾的繪畫為來自圖伊曼斯模式。對此,威廉·薩奈爾並不以為然,他說自己是依靠自己來繪畫的,不是在圖伊曼斯的影響下,並且他用不同的媒介方式來繪畫。在他看來,圖伊曼斯是個非常認真謹慎的人,他和他的作品之間沒有任何距離,並且自己也喜歡他的繪畫。但是自己和作品之間有一個距離,自己也被色彩的焦慮所困惑,從而走上一條極少色彩的繪畫之路。而畫家格哈德·里希特、西格瑪·波爾克和波蘭本土畫家安德烈萊夫斯基(Andrzej Wroblewski)都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結語

縱觀威廉·薩奈爾的繪畫,他通過圖像作品展示了今天繪畫在各種媒體的影響下自身突圍的可能性,並立足於對社會、文化和生活的思考,不斷地挖掘視覺形象的潛在性。他這種汲汲努力,是用略顯零碎片斷式的、同時又是簡潔鮮明的繪畫藝術所綴聯而成的,這就是他的藝術特點。

藝術成就

1999年威廉·薩奈爾在波蘭別爾斯科·比亞拉(Bielsko-Biaa)舉辦的“別爾斯科之秋”繪畫雙年展上,獲得第一名。2006年獲得歐洲的“梵谷當代藝術雙年展”大獎。2010年春季在紐約的阿頓·科恩美術館,舉辦了他第四次個人繪畫展。他的作品還不斷地在倫敦、紐約、柏林、蘇黎世等地展出。

藝術評價

一個充滿陽光的下午,男孩坐在塞那河的岸邊,面無表情的盯著河水,腿懸在沿岸。這是波蘭藝術家威廉·薩奈爾以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的畫作《阿尼埃爾的浴場》的主要場景為參照重新描繪的。
威廉·薩奈爾作品威廉·薩奈爾作品
在威廉·薩奈爾的作品中,男孩一個人坐在寂靜的畫面中,所有的細節都被減到最小。其他的人也都被拿掉,工廠縮減到地平線的位置,由淡淡的粉色把沒有變化的藍色河水和天空分開。
威廉·薩奈爾這幅繪畫作品是對他祖母講過的故事的追憶,1939年的夏天,在德國入侵波蘭前的幾個星期,人們都到出生地附近的河裡去洗澡。那個夏天是災難的開始,威廉·薩奈爾把它記錄成了一個永久的等待。在威廉·薩奈爾的作品中,有一種極其誇張的簡約,但是長時間看下去,你會在畫面中看到複雜內容的表達。(英國衛報藝術評論家Adrian Searl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