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志海

姬志海

姬志海,男,1973年12月生,安徽亳州人。文學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師從著名學者丁帆教授。現任教於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姬志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973年12月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職業:高校教師
  • 代表作品:論《江南三部曲》的“烏托邦”反思 、社會發展與文學語言的演變——以先鋒小說語言、超語言美學的話語汰變為例 、傳記考論與詩學研究的雙重建構 、由《安慰書》看北村“神性小說”的創作新變 、新千年殘雪長篇小說“魔幻象徵化”的創作考量 、論《江南三部曲》的“烏托邦”反思 、莫言長篇小說的悲劇性研究 、作為反“強制闡釋” 轉向的“本體闡釋” 範式探驪 、格非長篇小說《望春風》的敘事手法探析 
  • 主要成就:主持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後諾獎時期’莫言研究的綜合路徑”(2014236) 和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畫項目“三十年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作家創作嬗變論”(kycx17_0008)並順利結項。 
    在國家級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  
    發表純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散文20餘篇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個人作品,主要貢獻,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中國當代詩歌等,碩、博讀書期間分別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小說評論》《當代文壇》《江漢論壇》《名作欣賞》(上)《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文章被中國作家網、《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外詩歌研究》《社會科學文摘》等媒體多次轉載。

個人生活

人生格言:孔顏樂處,擁書自雄!

個人作品

姬志海碩博讀書期間分別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小說評論》《當代文壇》《江漢論壇》《名作欣賞》(上)《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文章被中國作家網、《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外詩歌研究》《社會科學文摘》等媒體多次轉載。
姬志海發表重要論文如下:鄉村振興的時代蛩音,“繪畫美”詩論回望及近年來詩壇審醜化逆流批判——從“余秀華熱”的白話新詩返祖病症說開去,社會發展與文學語言的演變——以先鋒小說語言、超語言美學的話語汰變為例,傳記考論與詩學研究的雙重建構,由《安慰書》看北村“神性小說”的創作新變,新千年殘雪長篇小說“魔幻象徵化”的創作考量,論《江南三部曲》的“烏托邦”反思,莫言長篇小說的悲劇性研究,作為反“強制闡釋” 轉向的“本體闡釋” 範式探驪,格非長篇小說《望春風》的敘事手法探析,“後諾獎”時期莫言小說研究的瓶頸和路徑,論《望春風》的三重主題內蘊,作為反“強制闡釋”轉向的“本體闡釋”範式探驪,莫言小說官民對立模式的“病症”研讀,論《黃雀記》的空間敘事和異化主題,論《故事新編》的文化抉擇,後現代主義“精神”的尋繹,生態女性視界中的東方田園,在狂歡與戲謔的背後:《一億六》“天人合一”的精神旨歸,精神分析學視界中的《鑄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阿爾的《里爾克的公園》,漸行漸遠的精神家園:葛林的小說《大馬群》,召回文本中被放逐的男性:對生態女性主義的呼喚,在“藝術復仇”的故事背後——再讀《鑄劍》。
學術而外,於純文學領域亦筆耕不輟,先後在《詩潮》《青春》《黃河文學》《東京文學》···等文學期刊先後發表小說、詩歌、散文20餘篇(首)。2010年發表的小說《錯落的風鈴》(見《青春》2010年第7期“新銳小說”專欄)獲“《小說選刊》首屆小說筆會短篇三等獎”;2008年發表的詩歌《中秋》收錄於《天人·家國——“中華贊”詩詞歌賦創作優秀作品集》。
姬志海主要文學作品如下:小說:《錯落的風鈴》,《忽悠》;詩歌:詩二首,沙棗樹,短詩兩首。

主要貢獻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中國當代詩歌等。近年來先後主持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後諾獎時期’莫言研究的綜合路徑”(2014236) 和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畫項目“三十年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作家創作嬗變論”(kycx17_0008)並順利結項。

獲獎記錄

先後獲“寧夏大學研究生科研獎”(二等);南京大學笹川良一獎學金(一等),南京大學第二屆葉子銘學術獎學金(一等),南京大學光華獎學金(一等)。

人物評價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中國當代詩歌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