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迎春(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姜迎春(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姜迎春,男,漢族,1967年1月生,江蘇漣水縣人,博士,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迎春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漣水縣
  • 出生日期:1967年1月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性別:男
  • 發表論文數目:90餘篇(截至2019年7月) 
  • 學歷/學位:博士
  • 任職院校:南京大學
  • 專業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等
人物經歷,學術兼職,研究方向,所授課程,學術成果,成果綜述,發表論文,出版著作,主持課題,獲獎情況,

人物經歷

1987年9月—1991年6月就讀於揚州大學政教系,獲法學學士學位;
姜迎春
1996年6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
2000年2月—2002年12月就讀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
2005年11月被評為副教授,2010年12月被評為教授。
2007年7月起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學術兼職

兼任中國人學學會、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江蘇省周恩來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與當代中國的社會發展研究、當代社會思潮研究。

所授課程

主講課程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當代意識形態熱點問題研究》等。

學術成果

成果綜述

2002年以來,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南京大學學報》、《江海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1部、合著3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本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主持完成省級課題3項,參與中央實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2項。

發表論文

1、《反對享樂主義》,《黨政論壇》2002年第11期
2、《倫理主義:人本主義哲學的方法論特徵》,《南京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2年第8期全文複印
3、《馬克思主義道德意識形態理論的方法論思》,《河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02年第5期全文複印
4、《“三個代表”與社會主義制度倫理》,《探索》2002年第4期
5、《公平:馬克思主義經濟倫理的核心價值及其實現》,《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6、《馬克思主義把握現實的倫理維度》,《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05年第3期全文複印
7、《保持黨的艱苦奮鬥本色》,《民眾》2004年第6期
8、《準確理解鄧小平理論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建構的意義》(第二作者),《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9、《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理論特色與實踐意義》,《學海》2005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5年第10期全文複印
10、《簡論拜金主義的表現、危害及其抵制》(第二作者),《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11、《價值多元與共同理想: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哲學思考》,《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年第7期
12、《周恩來和合理念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13、《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質研究綜述》,《高校理論戰線》2005年第7期
14、《矛盾與和諧:馬克思社會理論的核心範疇論析》,《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6年第11期
15、《試論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方法論原則》,《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9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6年第12期全文複印
16、《“以服務人民為榮 以背離人民為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核心》,《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17、《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2期
18、《“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研討會綜述》,《高校理論戰線》2006年第3期
19、《論當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新思路》,《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 2006年第6期
20、《論資本的矛盾性及其克服——重讀恩格斯的<論住宅問題>》,《社會主義研究》2007年第4期
21、《歷史形上學:“意識形態終結論”的方法論檢視》,《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22、《斷裂與延續:論馬克思哲學思想變革中的道德因素及其價值》,《江海學刊》2007年第4期
23、《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正當性》,《福建論壇》2007年第7期
24、《試析“意識形態終結論”的方法論謬誤》,《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25、《論馬克思的資本辯證法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論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7年第10期
26、《列寧晚年對資本主義的辯證把握及其方法論意義》,《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年第9期
27、《構建和諧社會視域中的民主政治建設》,《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1期
28、《30年來意識形態研究的三大轉向》,《福建論壇》2008年第10期
29、《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辯證特性》,《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第6期
30、《試論如何辯證把握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進程》,《天府新論》2008年第4期
31、《論毛澤東思想對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兼論總結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方法論問題》,《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32、《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性》,《河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33、《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理論特色》,《江海學刊》2009年第2期
34、《論近代中國的新舊道德之辨及其當代啟示——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天府新論》 2009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倫理學》2009年第7期全文複印
35、《馬克思對粗俗文化的批判及其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2期
36、《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視域中的粗俗文化批判——兼論中國當代文化批評理論的方法論偏誤》,《浙江學刊》2009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7期論點摘編
37、《鄧小平的清醒意識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11 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09年第4期全文複印
38、《馬克思對粗俗文化的批判及其當代價值——兼評當代中國文化市場的粗俗化傾向》,《人文雜誌》2008年第6期
39、《觀念的僭越:從“人道主義”討論到“普世價值”問題》,《唯實》2009年第2期
40、《簡論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第1 期
41、《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特點及其當代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6期
42、《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意識形態變革的基本特點》,《學海》2009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09年第11期全文複印
43、《論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當代價值——兼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9年第7期
44、《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光明日報》2009年11月17日第9版。
45、《論解放戰爭後期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發展的主要特點》,《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1期
46、《唯物辯證法視域中的主觀主義方法論批判》,《南京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47、《請不要錯讀歷史》,《金陵瞭望》2010年第11期
48、《馬克思為什麼嘲笑那些所謂“實際的”人》,《金陵瞭望》2010年第14期
49、《論正確對待毛澤東思想的實踐意義——紀念鄧小平關於“正確地宣傳毛澤東思想”的講話發表50周年》,《西南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出版著作

1、《衝突與整合: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實踐過程對人們思想的影響》(2/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2/3),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批判、隱喻與反諷——當代西方左翼學者資本主義研究方法辨疏》(2/2),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綜論》(1/1),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主持課題

1、主持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社會主義研究”, 立項時間:2001年9月,項目批准號:C1-001-4,經費1萬元,2006年2月結項。
2、主持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享樂主義哲學批判”, 立項時間:2004年9月,項目批准號:04ZXB009,經費1萬元,2008年4月結項。
3、合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專項任務項目(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普及項目設計”,立項時間:2009年5月,項目批准號:09JD710007,經費4萬元,2011年2月結項。
4、主持教育部重點課題“網路低俗文化對學校德育的消極影響及其對策研究”, 立項時間:2009年8月,項目批准號:DEA090359,經費2萬元。
5、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橫向課題“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研究”,立項時間:2009年8月,經費5萬元。
6、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低俗文化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消極影響及其對策研究”,立項時間:2010年7月1日,項目批准號:10BKS031,經費12萬元。

獲獎情況

2004年12月獲南京大學“金箔獎”。
2005年12月,合著《衝突與整合: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實踐過程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在江蘇省第九屆(2003—2004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中獲二等獎(排名第二)。
2007年12月,論文《馬克思的資本辯證法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論意義》獲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獎。
2009年12月獲南京大學“金箔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