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莊村(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虎頭崗姜莊)

姜莊村(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虎頭崗姜莊)

姜莊行政單位屬於虎頭崗鄉梁莊大隊

姜莊位於虎崗鄉地處鄲城東北部15公里處,西臨商臨公路,北靠鹿邑縣的生鐵冢鎮,東部東南部和該縣的汲水鄉寧平鎮相連,南部和城郊接壤。

鬼谷子王禪的真實故里是鄲城縣虎頭崗的姜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莊
  • 外文名:jiangzhuang
  • 行政區類別:村
  • 名人:鬼谷子王禪
發展歷史,歷史沿革,相關傳說,

發展歷史

鄲城縣在戰國時為楚國領地之一,先後歸屬當時的楚國陳州(淮陽)和楚國苦縣(鹿邑)管轄,現今的鄲城縣於1952年建縣,如今在鄲城縣境內仍有大量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及遺址存在。上述經典資料界定了鬼谷子楚人的說法。再結合清順治《陳州府志》、清乾隆《陳州府志》、民國五年《淮陽縣誌》、民國22年《淮陽縣誌》記載,確認王禪葬於淮陽縣朱集。鄲城縣相關人員在淮陽縣朱集一帶走訪時,數十位高齡老人均稱祖祖輩輩有相關傳說,鬼谷子王禪在葉落歸根時路過淮陽縣朱集一帶,恰遇洺水和哭水的水系泛濫,阻擋了歸鄉之路,最後病逝於朱集。
現今的鄲城縣虎頭崗,正是當時苦縣的八景之一。虎頭崗東南古剎“五傾寺”遺址的東邊比鄰就是王禪故里姜莊,如今姜莊仍有大批王姓人家。范卜斗判斷,鬼谷子王禪的真實故里是鄲城縣虎頭崗的姜莊。

歷史沿革

姜莊歷史上歸屬老子故里苦縣,先後苦縣名字變化為父陽、谷陽、真源衛真。至元二年(1265年)鹿邑、衛真兩縣合併為鹿邑一個縣,治所遷衛真縣境(今鹿邑縣城),虎頭崗姜莊始終屬之。 直到1951年5月,析鹿邑(大部鄉鎮)、淮陽沈丘3縣部分區、在鹿邑縣鄲城集設立河南省鄲城辦事處(縣級)。1952年8月,政務院(現在的國務院)正式批准置鄲城縣,虎頭崗姜莊劃屬鄲城縣。1965年建虎崗公社,1983年改鄉,歸屬虎頭崗鄉。

相關傳說

鬼谷子(王禪)的祖籍已被證實
你不知道王禪是誰,總聽說過鬼谷子吧?如果連這也不知道,那你應該知道“孫子兵法”、“毛遂自薦”吧?而孫子、毛遂都是鬼谷子王禪的徒弟。
在鄲城縣洺河王子升仙橋(大橋),王子求仙的故事代代相傳:“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史料記載,鬼谷子王禪,楚國人,縱橫家的鼻祖,與老子道教淵源頗深。《民國五年淮陽縣誌》在古蹟章節第十頁載:“王禪冢,在城東南三十五里。”清順治《陳州志》、乾隆《陳州府志》和民國二十二年《淮陽縣誌》也均有同樣的記載。
王子何許人?生卒年幾何?吃了老子煉的仙丹去向哪裡?是神話傳說還是確有其人?帶著諸多歷史疑問,鄲城文人志士、史料專家沿著歷史發展脈絡追尋著王子的足跡。
古代在姓氏後面加“子”,是對人的尊稱。那么王子是對王禪的尊稱不無道理。王禪葬在楚國,鄲城戰國時屬楚國,王子就是王禪也有可說。這些歷史淵源成為鄲城人研究王禪的線索,該縣還成立了歷史文化研究會,專門組織專家、學者穿越歷史長河尋訪鬼谷子。
鄲城縣寧平鎮戰國時期屬楚國苦縣(鹿邑),該鎮北2公里黑河南岸有個王子莊,“U”字形河灣將王子莊環抱其中。遠看王子莊,村內低洼;但從村里向外看,一馬平川,十分神奇。
王子莊有個王子廟,在王子廟遺址,隨處可見的秦磚、無數個地下墓葬見證著這裡遠古的鼎盛繁榮。趙中和、趙傳林等10名七旬以上的老人對“少年王子”“賢聖人王子”“王子得道成仙”“王子云游”“王子推車送家人”以及王子就是鬼谷子王禪的故事如數家珍。王子確有其人,並且是老子同時代人,求道於老子是可信的。縣文化局博物館曾對王子莊出土文物進行考證,確認為戰國時期遺址。
據虎頭崗一帶高齡老人聽到的傳言,說王禪生在姜莊,後來跟著一河之隔(黑河)的王子莊舅父長大成人。其自幼就勤學好讀,天資過人,智慧超群。
根據上述種種資料求證,以及地方上的傳說相互印證判斷,鬼谷子王禪的真實故里應該為河南省鄲城縣虎頭崗的姜莊。
少年王子取名禪傳說王子在出生時,雖然二月二天氣寒冷,卻有蟬聲大噪而得名。王禪少年聰明伶俐,母子相依艱難度日,但王母仍把兒子送到學堂讀書,因窮買不起書包,只好用自己的扎腿帶子包著文房四寶上學。王子上學很用功,文章寫得出奇地好。
一天,大雨傾盆,他娘背著王子去學校上學,老師見了半開玩笑地說:“以母為馬。”王子隨口答:“望子成龍!”老師聽後嘆曰:“此子長大後不成聖也成神也。”就為其改蟬為禪,寄予厚望。
王子十三四歲,因學業超群引起富家子弟忌妒,造謠說他有娘無爹,還要拳腳相加。時間長了,王母懷疑兒子在學校不好好上學,欲斥責訓誡。王子見狀,哭訴在上學路上受人侮辱之事。母親聞聽放聲大哭,並實言相告,你父姓王,娘懷你三月即離世,說著拉著王子來到王子父墓前痛哭一場。娘怕兒再受人欺負,就讓王子退學幫娘幹活。
王子輟學後,就到東崗上打柴,到當地唯一的集市鄲城集變賣,鄲城北關正是當地最大的木柴交易市場。王子單日打柴,雙日到鄲城賣柴,至今鄲城仍雙日逢集。王子每賣了柴,就用一半錢給娘買吃穿和家用,另一半舍給大橋附近的殘疾人和窮苦人家。天長日久,窮人認識了王子,尊稱他為“王善子”。王母得知王子賣柴錢的去處後,仍夸兒子做得對。
老子“丹成” 王禪得道
鄲城因老子在此煉丹成功而得名。當時,王子打的柴里有一種叫“龍角木”的乾柴,是煉丹冶金所用木柴中最好的柴。所以,老子在大橋北頭設立的煉丹爐一直買王子的柴用於煉丹,王子與老子結成了忘年之交。老子常給王子講修身之本,做人之道,王子受益匪淺。
一天,王子又來送“龍角木”。老子說:“今天我領你到大橋下看棋,對手是玄武真人,那可是棋中高手,你到那裡,只管看不要多口。”王子扛著扁擔,拿著斧頭,跟在老子身後來到大橋下,進入一個橋洞。橋洞裡走出一個紅臉赤發大漢,二目圓睜,身著道袍,開口便問老子:“來者何人?”老子回道:“當今大孝子王子也。”王子把扁擔、斧子放在地上,靜觀二人對弈。
王子發現玄武真人身邊放著一卷書,在兩人下棋間隙拿來閱讀。王子瞄眼一看,封面寫著“天書——用兵之道”。王子躬身求借,玄武真人允諾王子暫閱。對書籍如饑似渴的王子,把“天書”用兵之精華全記在腦子裡。
轉過話題,老子煉丹爐自得了王子的“龍角木”,原計畫要煉三百三十三天,結果只煉七七四十九天便丹成。這天,煉丹童子拿上兩顆金丹用盤子托著,準備到橋下讓老子品嘗是否到火候,因怕凡人認出搶去,將其點化成兩隻“白屎殼郎”。到了橋下,老子抓起其中一隻,用手除去頭爪、翅羽撂到口中品嘗:“丹成也!丹成也!”玄武真人一看盤中還有一隻“白屎殼郎”,也抓起來去掉頭爪,撂到口中,連說:“真神品也!味正丹純,恰到火候。”二人吃後繼續下棋,一旁的王子看愣了,他看到地上扔的屎殼郎頭爪、翅羽,拾起一嘗,果然口內生香,就把地上的統統拾起來吞下去。說也奇怪,王子吃後覺得迷迷糊糊,正感到奇怪,玄武真人道:“七天已過,吾等當去矣。”老子也說:“汝亦當去矣。”眨眼間二翁飄然而逝。王子回到王子莊,見村人皆面孔生疏,說自己是王子。村人大怒云:“王子乃我五代先人,已過世數百年。”眾人舉手欲打王子。王子掉頭就跑,因鞋中有土,邊跑邊磕鞋,一共磕了三次,鞋中的塵土變成了三個大土堆。王子越跑越高,直至升仙而去。村民見王子升天,跪地叩拜起來。
現在的鄲城大橋就是王子升仙處,原橋頭有民國時期鄲城名人謝澄江撰寫的:“洺陰勝曲地,王子升仙橋”對聯。據鄲城80歲以上的老人講,解放前大橋下北邊確實有個洞,裡邊擺放有石桌子、石凳子,歷經滄桑,如今蕩然無存。現在能看到的,是多次復修過的王子橋、王子槐(被黃水衝倒後在原處又長出的槐樹)、王子井。在橋北槐樹下,據傳從此井放下鴨子,可從古塔井下鑽出來。此外,還有王子莊、王子廟(大躍進年代拆除)。
鬼谷洞修道 王禪授徒
王子得道升仙后,雲遊四方尋找老子、玄武真人,一路上,傳道講學,扶困濟貧,搭救黎民。他曾到過江西九江,湖北遠安、當陽,河北臨漳,河南淇縣,最後在淇縣雲夢山創辦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軍事學校。他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當時春秋戰國、七雄五霸爭天下時期,最緊缺的是懂軍事知兵法的將軍。各國慕名而求學於王禪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最著名的弟子有孫臏、龐涓,還有管仲、鮑叔樂,就連齊國國君時稱霸主的姜小白(後來的齊桓公),也求教過王禪。凡受過王禪傳教過的弟子,如蘇秦、張儀等人多封相或大將。王禪最得意門生莫過於孫臏。孫臏根據王禪教法,編撰了《孫子兵法》,當代戰爭仍沿用此三十六計布陣方案,可謂功垂千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