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狀三七

姜狀三七

姜狀三七(學名:Panax zingiberensis C. Y. Wu et K. M. Feng)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地下莖長,匍匐生長,地上莖單一;葉為掌狀複葉;葉柄長8-15厘米;小葉片長橢圓狀倒卵形,中央的長10-17厘米,寬4-5厘米;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有花80-100朵;總花梗較葉柄長,無毛;花梗長1-2厘米,微糙;苞片線狀披針形;花小,紫色;萼齒扁圓形至扁三角形;子房2-3室;花柱2;果實卵圓形,紅色,熟時變黑;種子白色,微皺。

產於中國滇東南及滇南各縣,越南北部老街也有分布。生長於海拔1000-17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綠闊葉林下蔽蔭處。

姜狀三七根莖主含齊墩果烷型五環三萜,入藥用於跌打損傷,虛癆咳嗽、外傷出血及貧血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栽培技術,採收,加工,主要價值,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姜狀三七為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地下莖長,匍匐生長,節間短縮而增厚,肉質根姜塊狀。地上莖單一;葉為掌狀複葉,3-7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8-15厘米;小葉片長橢圓狀倒卵形,中央的長10-17厘米,寬4-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重鋸齒,兩面脈上疏生長約1-1.5毫米的剛毛;無小葉柄或近無柄。
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有花80-100朵;總花梗較葉柄長,無毛;花梗長1-2厘米,微糙;苞片(《中國植物志》原記載為小苞片,拉丁描述為苞片)線狀披針形;花小,紫色;萼齒(《中國植物志》原記載為萼片)扁圓形至扁三角形;花瓣早落;子房2-3室;花柱2,合生至中部,柱頭下彎。果實卵圓形,紅色,熟時變黑;種子白色,微皺。

近種區別

該種肉質根姜塊狀,與其他的種有異。

生長環境

姜狀三七為陰生植物,生長於海拔1000-17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綠闊葉林下蔽蔭處,生長地區的氣候溫涼濕潤,年平均溫約17℃,1月平均溫10℃左右,極端最低溫-4℃,極端最高溫32℃,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相對濕度70-85%。土壤為磚紅壤性紅壤,有機質豐富,pH值為5.0-5.5。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種,產於滇東南及滇南各縣(馬關、蒙自),常栽培。越南北部老街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姜狀三七3-4月根莖上萌發新芽,5月展葉,6月開花,10月果熟,11月地上部分枯萎,即進入休眠期。

栽培技術

採收

一般種植3年以上即可收穫。在7-8月開花前收穫的稱“春七”,質量較好。若7月摘去花薹,到10月收挖更好,稱“秋七”。12月至翌年1月結籽成熟採種後收穫的質量較差,稱“冬七”。收穫前1周,在離地面10厘米處剪去莖稈,挖出全根。

加工

收穫後,洗淨泥土,剪去蘆頭(羊腸頭)、支根和鬚根,剩下部分稱“頭子”。將“頭子”暴曬一天,進行第一次揉搓,使其緊實,直到全乾,即為“毛貨”。將“毛貨”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穀往返衝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為成品。也可待塊根稍軟時,將其置入鐵筒或木箱中迴轉摩擦,使表皮光滑發亮。每次轉30分鐘,拿出再烘或曬,反覆3-5次,即成商品。如遇陰雨,可在50℃以下烘乾。

主要價值

藥用:姜狀三七的根及根莖,味苦,性溫,具有散瘀、止血、定痛之功,用於跌打損傷、內傷出血、產後血暈、惡露不下、虛傷、咳嗽、貧血等,其主要含有齊墩果烷型五環三萜,為中國雲南特有藥用植物,在中國民間有將其替代三七使用。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
列為中國國家Ⅰ級保護植物。

種群現狀

姜狀三七是中國雲南特有種,已處於瀕危狀態。

瀕危原因

姜狀三七為“雲南白藥”的原料之一,經濟價值較高,受到中國雲南當地的大量採挖,導致資源日漸稀少。

保護措施

生於保護區內的種群應予保護,保護區外的種群可建保護點;嚴禁採挖,就地保護。同時可在中國雲南東南部及南部選擇自然條件相近之處,遷地保護,用種子擴大繁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