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姜家街村《姜氏家譜》記載,明萬曆年間,姜琛從雲南跤趾國移民膠州,在今膠萊鎮境內繁衍成姜家街村。後又由姜家街遷到沽河區河榮莊村,後來又由河榮莊村遷至此外,為紀念原籍故土,仍以“街”命村姜家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姜家街村
- 面積:耕地面積500畝
- 人口:574人
- 戶數:170戶
政區人口,經濟狀況,社會事業,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政區人口
姜家街村位於膠萊鎮駐地東南八公里處,東邊緊挨大沽河,西靠膠萊河,南與後韓戈莊為鄰,西與小回村相接,北與大回村接壤,全村總面積700畝,其中。2005年底,全村共有。
經濟狀況
全村經濟歷來以農業為主,建國以後,村民的生活水平步步提高。特別是實行了生產責任制以後,使村民步步走向富裕。2004年,全村糧食總產量259500公斤,單產582公斤,隨著產量的提高,農業機械化有了快速發展,全村有中型拖拉機1台,小型拖拉機6台,農用汽車4部,播種機4部,大型收割機1部,脫粒機3部,從耕種收割運輸脫粒基本實現了機械化。2004年全村有個體私營業4家,小店鋪4家,全村有大小運輸車輛50部,全村經濟總收入47萬元,人均收入4825元,村級可支配財力5萬元。
社會事業
1980年免費為村民拉上自來水,不向村民收集資、提留、農業稅。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村莊的精神文明建設,全村有80%以上的人們投入到了新型村養老保險,實現了老有所養。2003――2005年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達90%。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6畝(其中:田89畝,地107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258.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2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02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0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690.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116戶飲用井水,有1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4.44%)。有36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69.44%和69.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戶(分別占總數的94.44%和47.2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畝,有效灌溉率為30.6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7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36戶,共鄉村人口165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79人。其中農業人口164人,勞動力8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人,參合率93.90%;享受低保1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2戶,占農戶總數的33.3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禮樂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洛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 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9.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50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財務收支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