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林

男,漢族,1943年8月出生,霍山縣人,中共黨員。系安徽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六安地區曲協理事,中國公共關係藝術委員會會員,霍山縣四屆政協文化工作組成員,五屆政協委員,四川東方文化藝術報特約記者,全國體育.工作積極分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宏林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霍山縣
  • 出生日期:1943年8月
  • 主要成就: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主要經歷,

人物簡介

姜宏林 男,漢族,1943年8月出生,霍山縣人,中共黨員。先後任石家河、桃源河鄉廣播文化站副站長、站長,2001年3月退休。系安徽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六安地區曲協理事,中國公共關係藝術委員會會員,霍山縣四屆政協文化工作組成員,五屆政協委員,四川東方文化藝術報特約記者,全國體育.工作積極分子。

主要經歷

1991年11月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出席了在京召開的表彰會。 石家河鄉是全縣聞名的貧困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人均收入只有70元,沒有一點文化設施,沒有一個文化活動組織。1986年,姜宏林建議鄉黨委政府建立發展文化事業的領導機構,統管全鄉文化工作,制定和落實文化建設計畫,成立了石家河鄉文化中心。同時,集廣播、文化、體育、電影為一體,組建鄉村文化網路。他組織培訓大批文體骨幹,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發動農民白娛、白樂、自我教育,把一個文化落後的山鄉變成了全省聞名的文化之鄉。《皖西報》、《安徽體育報》都以“歡樂的山鄉”為題報導了石家河鄉開展文體活動的經驗。1992年,姜宏林協助鄉里成立了文化站、廣播站,興建了占地580平方米的影劇院,組織了鄉電影隊、錄像放映隊,建2個籃球場和6個村級文化室,文藝活動蓬勃開展,成了聞名遐邇的文化之鄉。1990年10月,省體委命名石家河鄉為體育先進鄉。1991年5月,省文化廳副廳長劉景龍在《文化周報》上發表了“石家河經驗與山區民眾文化發展的路子”專題文章,向全省推廣石家河的經驗,號召全省向石家河學習。由於姜宏林不懈地拼搏,闖出了一條山區民眾文化發展的路子,對民眾文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1988年10月,國務院在中南海召開表彰會,全國農民體育協會授予他“全國農村體育工作積極分子”稱號,受到了江澤民、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1991-1994年縣政協連續四年評他為“創雙好”先進個人。
姜宏林勤奮好學,是民眾文化工作的多面手,特別是在曲藝上有一定的造詣,不但能掌握很多曲種的特性,還能演唱四弦書、大鼓書、評書、鑼鼓書、相聲等,是霍山縣屈指可數的藝人。1996年6月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辭書編輯部,將他編人《中國曲藝家大辭典》,向海內外公開發行。他勤奮筆耕,主編《山花》刊物,共出4期5萬字;收集整理諺語1300多條;收集民間故事和笑話70多個,編輯出版《山野拾趣>5萬多字。1990年6月寫出了“霍山縣農村曲藝調查”,在省曲藝協會交流。1986年創作曲藝“四弦書”“三拒謝禮”,參加地區曲藝調演獲創作獎。1993年8月他將四弦書這一曲種的源流、分布情況以及演唱形式寫成專門文章,又將“四弦書”、“三拒謝禮”曲譜大膽革新,送交《中國曲藝志》編輯部刊登。1992年9月創作詩歌《黨啊黨,你是江淮兒女的救命人》,參加四川省江津市舉辦的海內外詩書面印大賽,獲佳作獎、組織獎,並人選《當代文藝薈萃》一書。1994年8月創作詩歌《桃源頌》參加重慶大賽獲優秀獎。1995年8月創作詩歌《農家變化日千里》,參加重慶大賽獲銅獎。21世紀初共創作曲藝節目9個,詩歌50多首,楹聯208付,通訊幾百篇。這些作品熱情地歌頌了黨的領導,反映了改革開放農村的新人、新事、新風尚。愛崗敬業、任勞任怨是姜宏林做人和從事工作的基本準則,他四十年如一日,為桃源河鄉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1992年國家文化部人事司以“十品文化官”為題將他的事跡編人《文化群英錄》,中國文聯、農民日報社還將他的事跡編人《中國現代藝術人才大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