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姜味草(滇南本草)小姜草(雲南昆明、紅河、曲靖、富源),靈芝草(雲南尋甸),小香草(雲南昆明),胡椒草、柏枝草(雲南曲靖),桂子香(雲南富源),半灌木,叢生,具香味,高達30厘米,有圓錐形主根,其上密生鬚根。莖多數,從基部發出,上升,近圓柱形,纖細,伸長,密被白色近於平展具節疏柔毛及短柔毛,紅紫色。葉小,卵圓形,長4-5毫米,寬2.5-3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或微心形,扁平,或邊緣向下卷,全緣,質厚,上面綠色,常帶紅色,下面淡綠色,明顯具金黃色腺點,在肋上被疏微柔毛,側脈4-5對,與中脈在上面不明顯下面微突出;葉柄極短或近於無柄,長0.5毫米,密被微柔毛。聚傘花序1-5花,常於枝條近頂端具1-2花,具梗;花梗長2-3毫米,顯著,絲狀,偏向一側,常帶紅色,與長1-2毫米的總梗均被微柔毛;苞片及小苞片近等大,線狀鑽形,長約1.5毫米,綠色,具單脈,邊緣具緣毛。花萼短管狀,連齒長達4毫米,外面在脈上被微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疏柔毛,餘部無毛,13脈,萼齒5,呈二唇形,後3齒長三角形,長1.5毫米,先端長漸尖,前2齒鑽形,長近2毫米,先端具刺尖,齒緣均具纖毛。花冠粉紅色,長6毫米,外疏被微柔毛,內面無毛,冠筒長4毫米,直伸,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橢圓形,扁平,長2毫米,先端微缺,下唇開張,長2.5毫米,3裂,裂片近等大或中裂片稍大,全緣。雄蕊4,前對較長,上升,只達裂片中部,幾不超出花冠外,花葯2室,室略叉開。花柱不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平頂。子房黃褐色,無毛。小堅果長圓形,長約1毫米,褐色,無毛。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石灰岩山坡或向陽草坡上,開曠草地等處,海拔2000-2550米。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主要價值
【性味】辛,溫。①《滇南本草》:"性大溫,微辛。"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性溫,味微苦,有姜味。"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溫中除濕。用於感冒咳嗽,胃痛,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疝氣痛,預防痢疾。
【選方】①治胃氣,面寒疼痛: 姜味草為末。熱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胃寒氣滯疼痛,氣食飽脹: 姜味草,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心積:姜味草三錢,石菖蒲一錢,甘草一錢,厚朴一錢,草豆蔻二錢。共為末。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為丸亦可。
④治肝積:姜味草三錢,青皮五分,川芎二錢,柴胡一錢,小茴香二錢,草豆蔻三錢。共為末,或為丸。滾水點酒服一錢。
⑤治脾積:姜味草三錢,吳萸二錢,草豆蔻二錢,吳神曲二錢,甘草五分。共為末,或為丸。滾水點酒服。
⑥治肺積:姜味草二錢,薑黃二錢,白豆蔻二錢,木香五分。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⑦治腎積: 姜味草三錢,益智仁二錢,沉香二錢,荔枝核七個(焙)。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⑧治寒疝疼痛:姜味草為末。滾水點酒服。(③--⑧方均出《滇南本草》)
⑨治疝氣痛:姜味草一錢,倒提壺三錢,荔枝核七枚。共研末。每用五分,與糯米白酒蒸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⑩治小兒蟲犯肚腹,疼痛或嘔吐或瀉:姜味草五分。點酒服。疼止後,服下蟲散下蟲。(《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3~5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