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莽,清朝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的人物,傳說是景城人(今河北獻縣境內)。其故事為《姜三莽嚇退鬼魅》。
基本介紹
- 本名:姜三莽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景城人
- 出生地:景城
翻譯,原文,
翻譯
有一個叫姜三莽的人,為人莽撞,心眼直。有一天,聽人講到宋定伯捉鬼賣錢的故事,很高興地說:“我現在才知道鬼可以捆綁啊!那好,如果我一天夜裡捉一個,吐唾沫使它變成羊,早晨牽到肉市上賣了,就可以夠一天酒飯錢了。”於是(打這以後),他天天夜裡拿了繩子,帶著棒子到亂墳崗,躲到廢墟和墳墓旁,像狩獵的人等待狐狸兔子一樣去捉鬼。(可是,一連去了好幾個晚上),連一個鬼影也沒有見到。後來他又到人們傳說常鬧鬼的地方,假裝醉酒,躺在那裡等鬼,結果還是一個鬼也沒見到。一天傍晚,他隔著林子看到很多磷火,很興奮地跑過去:還沒到那裡,磷火就滅了。他很後悔地回來了。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沒有收穫,於是便停止(捉鬼)了。原來鬼欺負人,常常趁人們害怕的時候(出現)。三莽相信鬼可以被綁起來,心裡已經覺得鬼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他的這種氣焰足以使鬼屈服,所以鬼反而躲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