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運龍,男,書畫家,筆名扶搖、楚公,字林伯,號林伯軒主人,1972年生於湖北襄陽.楚都宜城人.大學學歷。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運龍
- 國籍:中國
- 職業:書畫家
- 代表作品:瓷板《幽蘭清香》
- 性別:男
人物經歷,個人作品,
人物經歷
2000年7月作品入選首屆敦料慨煌國際書畫藝術大展,並由敦煌美術館收藏。
2004年4月作品作品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東方紅”杯中國書畫大賽中獲獎,並被永久收藏。
2001年在辨凝霉“申奧由我”徵文活動中,作品榮獲優秀獎,併入選大型申奧文獻《民族復興的里程碑》。
2002年1月在首屆中國書畫小作品大賽中,作品入選並編入《首屆中國書畫小作品大賽作品集》。
2002年5月被北京書韻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北京華夏書畫英才叢書編委會,授予首屆“中國當代百名傑出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
2002年5月作品在中華國際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中老年詩書畫藝術大典》和《中國中老年詩書畫藝術大系》徵稿評比中,被評為陵凶樂金獎作品。
2002年6月參加“首屆吳道子美術基金大展賽”暨“第三屆中國書畫名家大獎賽”活動中,榮獲中國書法精品獎。
2002年6月在“洛陽牡丹書畫院首屆書畫名家精品展”中榮獲優秀獎。
2002年7月作品在“慶香港回歸五周年”全國青少年兒童優秀美術書法作品邀請展中入選。
2002年8月作品及說膠捉藝術成就編入《當代中國書畫名家經典》一書,榮獲銀獎。
2002年10月作品在“第二屆中國書畫藝術‘華表獎’大展賽”暨“第四屆中國書畫‘畫聖杯’大獎賽”活動中,榮獲精品獎,並載入《當代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大典》,並主辦單位永久收藏。
2002年12月在《勁酒杯》公民道德建設硬筆書法大賽中,榮獲優秀獎。
2003年1月榮獲“黃河魂,祖國頌全國中老年書畫名家作品大展”銅獎。
2003年4月作品入選首屆“水鏡杯”全國書畫、攝影及我與書畫結緣徵文大賽,並被南漳書畫院永久收藏。
2003年6月作品在由中國名人書畫大展組委會、中國大眾文學學會、中共中央辦公廳西苑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全國優秀師生書法集》徵稿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2003年7月書法作品在“當代詩聯書法大展賽”中榮獲優秀獎。
2003年10月,作品入編《中國書畫藝術》。
2004年2月作品入選“紀念傅抱石誕辰100周年中國書畫精英邀請展”,並榮獲佳作獎。
2004年4月作品作品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東方紅”杯中國書畫大賽中獲獎,並被永久收藏。
2004年7月作品入選“全國敏蘭竹菊中國畫作品展”。
2008年3月作品在襄樊市首屆“米芾杯”行草書大賽中榮獲優秀獎。
2009年10月作品入選首屆湖北省美術節“60+壹”系列·《荊楚畫派》美術作品展覽。
2011年8月作品入選並展出“紀念建黨90周年·中國當代名人名家書畫作品展”。
2012年陶瓷作品《春江水暖鴨先知》榮獲第七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2012年陶瓷作品《鶴之舞》榮獲第六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2中國工藝捉永殃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2012年9月作品榮獲第六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2中國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2013年陶瓷作品《佛音獅吼》榮獲第八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美術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2013年5月獲得紀念改革開放35周年國學文化藝術最高成就獎金獎,併入選《新中國 文藝35年》。
2014年10月18日參加“珠山區百名文藝志願者情系留守兒童藝術創作交流活動”。
2017年12月11日至2017年12月15日在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景德鎮“景漂”陶瓷人才高級研修班學習漿蒸民犁。
2020年作品參加北京匯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國書畫專場拍賣會,作品競拍成功。
2020年4月作品榮獲“宋玉文藝獎”提名求民灶敬獎。
個人作品
瓷板《幽蘭清香》,國畫《清風搖影》,國畫《八百千秋顯靜氣》,書法《禪茶一味》。
2012年9月作品榮獲第六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2中國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2013年陶瓷作品《佛音獅吼》榮獲第八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美術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2013年5月獲得紀念改革開放35周年國學文化藝術最高成就獎金獎,併入選《新中國 文藝35年》。
2014年10月18日參加“珠山區百名文藝志願者情系留守兒童藝術創作交流活動”。
2017年12月11日至2017年12月15日在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景德鎮“景漂”陶瓷人才高級研修班學習。
2020年作品參加北京匯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國書畫專場拍賣會,作品競拍成功。
2020年4月作品榮獲“宋玉文藝獎”提名獎。
個人作品
瓷板《幽蘭清香》,國畫《清風搖影》,國畫《八百千秋顯靜氣》,書法《禪茶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