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立傑
- 國籍:中國
- 民族:錫伯族
- 出生日期:1981年11月
教學情況,學術研究,評價,
教學情況
一、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
1. 《管理研究方法論》,本科生大類專業基礎課,周學時4,連續1屆、學生51人。
二、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1. 承擔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連續1年、學生總人數3人;
2. 承擔指導大學生創新實驗計畫項目指導教師,連續1年、學生總人數5人;
3. 承擔大學生“挑戰杯”競賽項目指導教師,連續1年、學生總人數5人。
三、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
四、作為第一署名人在國內外主要刊物上發表的教學相關論文
五、獲得的教學表彰/獎勵:
2009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課程載體獎
學術研究
一、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
1. 財政部重點會計科研課題《市場監管與會計信息的有用性—以債務重組為例》,參與者;
2. 高等學校博士點專項研究項目(教育部)《公允價值、信息含量與市場監管》,參與者。
二、在國內外主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
1. “公司治理與銀行借款融資”,《會計研究》,即將發表,第一作者;
2. “我國銀行能夠識別借款企業的盈餘質量嗎?”,《審計研究》,2009(3),第一作者;
3. “業績表現、控制權轉移和股東財富效應”,《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7(5),第二作者;
4. “會計盈餘有用性研究:回顧與展望”,《北京工商大學學報》, 2005(4),第一作者;
5. Can Market Effects of IFRS Adoption be Attributable to Quality Effects or Comparability Effects? Proceedings of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s, New York, 2009.
三、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獎勵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issertation Award,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ugust 2010.
2010 Faculty Consortium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ection of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Sponsored by KPMG, Palm Springs, California, the United States.
四、學術兼職
China Director of the AAA IAS;
Committee Member of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issertation Award.
評價
中外會計交流的使者
2010年8月,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2010年美國會計學會年會上,年僅29歲的姚立傑從來自全球的諸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摘得美國會計學會2010年度國際會計全球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成為該獎項於1984年設立以來首次獲此殊榮的華人學者。
因為該獎項評審嚴格,獲獎者每年只有1名甚至常有空缺,之前25名獲獎者絕大部分均來自美國本土名校,一時間,在學術上尚屬初出茅廬的姚立傑倍受關注。
現在姚立傑在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職,每周教授本科生的《管理研究方法論》和《學年論文》以及MBA的《會計學》等課程,並擔任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指導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實驗計畫項目、大學生“挑戰杯”競賽項目等活動,雖然只有短短1年的工作時間,她卻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在2009年年度評選中,獲得了很高的學生評價。
鑒於在學術上的突出表現,姚立傑還同時擔任2個美國會計學會的職務:一個是美國會計學會國際會計中國區主席,主要負責協調中國會計學會和美國會計學會國際會計的一些事務,幫助美國會計學會在中國吸納更多的會員,鼓勵和幫助中國會員投稿至美國會計學會主辦的13個雜誌和美國會計學會及其分會的學術會議,鼓勵中國會員參評美國會計學會的各個獎項,報導中國會計界的一些熱點事件及進展等。另一個是美國會計學會國際會計全球最佳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委員,她笑言自己是3名評審委員中年齡最小,職稱最低,但對於這個職務,她想到的更多的是它能帶來的視野,而不是光環。
姚立傑現在還保持每年參加數次國際會議的習慣。她認為嚴格意義上的會計學術圈其實並不大。現在她人在國內,無法經常與國際頂級的會計學者面對面交流,因此非常需要藉助國際會議的機會與他們切磋和探討。北京交通大學也給予她大力支持,剛到校工作不到1年,姚立傑就被學校列入“紅果園雙百人才計畫”,資助經費幫助她參加國際會議和開展課題研究。
因為獲獎而備受關注的姚立傑深感自己使命重大,她的下一站夢想已經啟程,那就是擔任中外會計交流的使者,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會計,了解中國的高等教育,以及了解中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