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椿(1777—1853)字子壽、春木,自稱蹇道人、樗寮病叟、東畲老民。婁縣(今上海金山廊下)人。清代散文家。詩人。畫家。
基本介紹
- 本名:姚椿
- 別稱:自稱蹇道人、樗寮病叟、東畲老民
- 字號:字子壽、春木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地:松江府婁縣
- 出生時間:1777
- 去世時間:1853
簡介,詩選,藏書,
簡介
姚椿(1777~1852),字春木,一字子壽,自號樗寮生、蹇道人,金山廊下人,姚宏緒五世孫。其父姚令儀任四川布政使,家富藏書,編有《姚氏家藏書目》,並築藏書樓“通藝閣”藏之。姚椿少年時即好學勤讀,博聞強記,有“兩腳書櫥”之稱。嘉慶三年(1798年)隨父居蜀,遊歷各地,深知民間疾苦,頗有匡時濟世之志。年十八歲,以國子監生赴京應順天鄉試,但屢試不中,日與洪亮吉、楊芳燦、張問陶等知名學者詩酒高會,一時才名大起。嘉慶十年(1805年)起絕意科舉受學於桐城派姚鼐,研讀宋儒之書,專攻程、朱道學,併兼學農業、水利、兵防等實用之學。姚鼐死後,姚椿並為其師整理出版遺著。道光元年(1821年)被舉薦為孝廉方正,辭謝不就,卻跑到鎮海,登招寶山,作《吊同歸域文》,遙祭葬於海島的明末抗清志士。道光四年(1824年)起,掌教河南開封夷山書院,並纂《禹州志》28卷。道光十八年(1838年)應林則徐之聘,掌教湖北荊南書院,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返回故鄉,掌教松江府景賢書院,皆以實學敦勉諸生,頗多造就。
姚椿詩文有很高的造詣,自言其詩“以諷喻為主,以音節為輔,以獨造為境,以自然為宗”,又言:“文之所用有四:明道,記事,考古有得,言詞深美”。其詩、文中多有反映民間疾苦之作,如《哀山中採煤者》詩,《水災新樂府》16章等,也對民族興亡深表關切。道光時,西方鴉片輸入我國,為害日烈,道光三年(1823年)作《罌粟花》詩,痛斥鴉片危害。道光十八年(1838年)作《禁菸行》記黃爵滋疏請禁止鴉片事。同年林則徐奉旨赴廣東禁菸,姚極為振奮,作《上公聲望懾蠻夷》詩,送林則徐入粵。道光二十年(1840年) 聞林則徐虎門銷煙,粵東大捷,作《喜聞粵東大捷》詩,後禁菸受到挫折,又作《捷音不果志悶》詩。鴉片戰爭爆發,又作《海上雜詩》記閩浙抗英戰事,愛國主義 思想躍然紙上。其詩在藝術上亦有相當成就,林昌彝《射鷹樓詩話》稱“其詩源於唐宋諸家,其情正,其質厚,故怨而彌婉,質而彌華”。他的散文,筆法清秀,簡 潔明淨,王柏心評其文曰:姚氏“覃思六經,服膺儒先,義必求其盡,理必求其是”,故其文“揆度時勢,以正人心、厚風俗”為主旨,“其言宣之口也,閎達而疏 暢;其筆之於書也,茂密而和懿。無瑰譎之貌、亢厲之氣,而工於辭者,以為無以加焉”(《晚學齋文集》序)。
姚椿一生著作不斷,有《通藝閣詩錄》8卷,《通藝閣詩續錄》8卷,《通藝閣詩三錄》,《通藝閣文集》6卷(鹹豐二年由楊象濟、沈南一重編為12卷,易名為《晚學齋文集》、《和陶詩》3卷,《茸城筆記》、《萬里圖述》、《望雲集》等,最後合輯為《樗寮先生全集》42卷,1936年又出版《樗寮文續稿》1卷。輯有《國朝文錄》82卷。
姚椿亦善畫,所畫墨竹,筆致瀟灑。
詩選
題《船山遺稿》次見贈韻四首
浮生原偶寄,噩夢忽驚回。飲斷人間酒,收還地下才。
何心官職競,多事佛仙來。怕聽蕭蕭竹,空餘叔夜杯。
作意都成巧,無心偶出奇。龍涎天上試,鶴背夜深騎。
冷月神猶妒,痴雲夢亦疑。倉庚能療疾,休問入宮醫。
成都春萬里,朽亂浣花箋。多亂干戈久,還家道路偏。
夜愁孤燭語,秋夢一琴傳。我亦題橋客,拋書更自憐。
論俗詞原淺,憐才意自真。浮名千古事,俊語六朝人。
長揖揮珅相,新聲泣鬼神。空山餘澹薄,寶氣獨終淪。
藏書
晚年主講河南夷山、湖北荊南、松江景賢書院,教授弟子甚眾。喜博覽和收藏圖書,遇未見之書,必手自抄錄,遂致其晚年手腕常痛。抄本有《老子道德經》1卷,明張溥《通鑑紀事本末後論》5卷,《朱子語類》9卷。藏書處有“通藝閣”、“晚學齋”,曾編《姚氏家藏書目》,今見於光緒《松江府續志》中著錄。刊刻有章學誠《文史通義》。藏書印有“松風亭長”、“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玩味切己省察”、“環秀堂姚”等。工畫墨竹。著述有《通藝閣詩錄》、《晚學齋文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