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東村

姚東村位於鎮西首,距鎮駐地2公里。東接三七市村、幸福村,南至祝家渡村,西至丈亭鎮鳳東村,北至慈谿市。境內總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80畝,山林面積4567畝,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561戶,常住人口1670人。2005年社會總產值1.047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7419元,村集體資產總額631萬元,註冊企業45家,年銷售9800萬元,年利潤950萬元。村於2002年設立黨總支,下設三個支部68名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姚東村
  • 地理位置:鎮西首
  • 山林面積:4567畝
  • 耕地面積:1280畝
歷史沿革,產業經濟,社會事業,村鎮建設,

歷史沿革

2001年行政村撤併,由原來的西茅山、乾岙、車林橋、力樹橋四村合併,定名姚東村。原西茅山村,1949年初為慈谿縣祝江鎮九保。1950年為崗墩鄉五村。1954年劃歸餘姚縣。1956年為新橋鄉前進高級社。1961年為三七市公社西茅山大隊,1986年為三七市鎮西茅山村村民委員會。原乾岙村,1949年初為慈谿縣祝江鎮八保。1950年為七村。1954年劃歸餘姚縣。1956年為三七市公社和平大隊。1962年為乾岙大隊,1986年為三七市鎮乾岙村村民委員會。原車林橋村,1949年初為慈谿縣祝江鎮八保。1950年為祝江鄉七村。1954年劃歸餘姚縣。1956年為新橋鄉和平高級社。1961年為三七市公社和平大隊。1962年為車林橋大隊,1986年為三七市鎮車林橋村村民委員會。原力樹橋村,1949年初為慈谿縣祝江鎮六保。1950年為祝江鄉六村。1954年劃歸餘姚縣。1956年為新橋鄉和平高級社。1961年為三七市公社和平大隊,1962年為力樹橋大隊,1986年為三七市鎮力樹橋村村民委員會。

產業經濟

農業以水稻為主,調整產業結構後,其他產業占50%左右,發展香椿、雷竹、毛筍、楊梅、藺草、茭白等作物,水稻引進優質品種,產量逐年提高。興辦舜東年糕食品廠,運銷全國各地,成為全國名牌產品。幾年來,共投資600餘萬元,實施農業農田基礎設施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使農田標準化達95%。1982年以前,農民靠種田為主,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積極鼓勵農民調整產業,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利用銷售人員信息,進一步擴大銷售門路,把村內香椿、雷竹、毛筍、楊梅、年糕等產品推銷到各級市場,進一步搞活經濟,同時引導村民發展商貿、運輸、家庭工業等業務。全村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已達600多人,占勞動力人數40%以上。

社會事業

解放前,村內有下純山廟、西蔣山廟私塾。解放後,隨著教育事業發展,設立西茅山國小、乾岙國小、車林橋國小和西蔣山廟國小。1985年後合併到三七市鎮中心國小,2000年建立車林橋幼稚園。六、七十年代設夜校掃盲,民眾文化不斷提高。1970年左右開辦設立農村合作醫療站,90%以上村民辦理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

村鎮建設

解放前村民居住條件比較差,均系木結構平房和竹舍屋,只有幾家木結構2層樓房。改革開放以來,村民生活大幅度提高,95%以上村民居住系2至3層樓房。2002年建造村辦公大樓2層5間,建築面積440平方米。1999年乾岙設立老年活動室。4~5米水泥路通各自然村。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公共設施日益完善,村民生產生活全部飲用自來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