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崑崙

姚崑崙

姚崑崙,男,侗族,研究員,出生於湘西,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理學碩士、理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現就職於國家某部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崑崙
  • 民族:侗族
  • 出生地:湘西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作者簡介,主要著作,

作者簡介

個人專著有:《走近袁隆平》、《王永志:搏擊天穹》、《科學技術獎勵綜論》、《道破天機》、《文物探秘》、《光盈大地熾心玉質—塗光熾傳》等;參與撰寫出版的書籍有: 《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總覽》、《圖強、改革、創新——共和國科學技術50周年》、《中國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論與實踐》、《透視現代迷信》、《走出健康誤區》等10餘種;參與國家及部委重大課題10餘個,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科技文化類文章200餘篇,約400多萬字。

主要著作

一、科學家傳記及科普作品
1、 走近袁隆平
江澤民作序
圖書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
ISBN:7532369218
內容介紹
目錄
袁隆平袁隆平
第一章 童華年少時
第二章 禁區拓荒者
第三章 衝刺三系系稻
第四章 攻克兩系關
第五章 征戰超級稻
第六章 情智盈天地
第七章 當驚世界殊
第八章 壯志酬未來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悠悠話家常
附錄二 眾家評說袁隆平
附錄三 重要報告
附錄四 獲國內外大獎情況
袁隆平生活動年表
後記
2、 王永志:搏擊天穹
王永志王永志
江澤民作序
圖書出版社 : 新華出版社出版
書 號 5011-8160-5
國家最高科技獎叢書第二輯
人物背景:王永志(1932.11.17-)。航天技術專家。遼寧省昌圖縣人。1952年考入清華大學航空系(後併入北航),1961年畢業於莫斯科航空學院。解放軍總裝備部研究員,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留蘇畢業後立即投身於我國第一種自行設計火箭的研製工作,繼爾參加了多種火箭的設計和研製。先後擔任洲際火箭副總設計師、三種新一代地地火箭總設計師,是長征二號大推力捆綁式運載火箭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和研製總指揮,曾任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院長,1992年11月至今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他長期工作在我國國防建設和航天事業的第一線,為我國戰略火箭、新一代地地戰略和戰術火箭以及運載火箭的研製做出重要貢獻,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拓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作為技術總負責人,為實現我國載人航天的歷史性突破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部委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4項。曾獲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2003年度總裝備部創新貢獻最高獎, 他是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05年1月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他“載人航天功勳科學家”榮譽稱號。
主要內容:
書中以大量的第一手航天史料和航天科技知識為鋪墊,在突出反映王永志的科學精神、創新思路,人生哲理和高尚情操的同時,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壯觀歷程。可以說本書是我國航天科技從崛起到步入世界航天大國的縮影與寫照。通過本書,會帶著你走近王永志的世界,領略大師的成長生涯、人格魅力,體味到理性的陽光和科研的韻律,感受到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平易近人的真情。通過本書,會帶著你從歷史走進航天科技的前沿,領略知識的真諦,在你的心中涌動民族的自豪感,激發出強烈的民族自信心。
3. 光盈大地 熾心玉質——塗光熾傳
徐冠華作序
圖書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4月
人物簡介
塗光熾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他青少年時代曾就讀於南開中學、抗日軍政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後留學美國和蘇聯,分別獲得博士和副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從事地學科研和教學工作,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任教授。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等20餘項重大獎勵。
本書記述了塗光熾院士充滿傳奇、坎坷和奮鬥的一生,展示了他超人的智慧、求實創新的科研作風和正直高尚的人格魅力。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觸摸到共和國地學發展的脈搏,感受到中國科學家為祖國繁榮昌盛所擔負的歷史使命,重憶起生命和精神力量的感動。
目錄
序(徐冠華)
引言
第一章成長於憂患
一、書香門第的外交官
二、愛玩石頭的小孩
三、沒有抱負等於沒有靈魂
四、使他動心的兩本書
五、帶他入門的師兄李璞
六、情注地質學
第二章熾熱的青春情懷
一、在“抗戰”的硝煙中成長
二、在“抗大”的日子
三、年輕的國中教師
四、敘永的名牌大學
五、地質系120分的學生
六、結識美國飛虎隊員
七、西南聯大的收穫
第三章求學美利堅
一、啟航遠行
二、明尼蘇達大學
三、淳樸刻苦的中國學生
四、黨領導下的骨幹
五、樂於各種進步活動
六、實現自己夙願
七、從博士到榮譽博士
第四章熾心報桑梓
一、為父親鼓掌
二、祖國在召喚
三、“威爾遜總統號”上的風波
四、故鄉的熱土
五、交給祖國的第一份答卷
六、雙重學位了不起
七、為他淵博的知識所傾倒
第五章夢枕祁連山
一、請纓帶隊考察
二、行千里路看萬丈岩
三、重視第一手資料
四、為祁連山寫地質志
五、反“右”鬥爭中的僥倖
第六章結緣鈾礦床
一、為了國家的安全強大
二、艱巨的重任
三、探尋鈾礦成礦之謎
四、中國鈾礦遠景
五、抓科研搞生產的領導
六、“三線”建設到貴陽
七、磨難中的堅強信念
八、危難中對社會的關注
第七章夢醒雲霧開
一、走出人生的陰影
二、到大自然中去
三、跨越八省(自治區)的花崗岩考察
四、傷病不過是人生插曲
五、豐碩的理論成果
六、富鐵礦理論之爭
七、關注天外來石
第八章創新“疊覆率”
一、所長的創新意識
二、推進層控礦床研究
三、真正的學者
四、中國的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五、提出“主動諮詢”
第九章傾情“305”項目
一、生命堅強為事業
二、足跡遍北疆
三、理論新建樹
四、國家“305”項目延伸曲
五、支持非生物成因天然氣研究
第十章探究金礦地質
一、請戰書打動中央領導
二、走南闖北探資源
三、考察洋金礦
四、“攻深找盲”出成效
五、金燦燦的理論花
六、對金礦地質傳統認識的質疑
第十一章尋找龐然大物
一、新的戰略思考
二、香山科學會議
三、基礎理論和技術手段
四、超大型礦床成礦地區和類型
五、研究向縱深發展
六、促進學會的發展
第十二章不懈的追求
一、低溫地球化學
二、分散元素能否獨立成礦
三、找礦的辯證思維
四、關注環境地球化學
五、攀行在地球化學的研究前沿
第十三章澤被後學
一、耐人尋味的治學格言
二、勤于思而敏於行
三、學術的生命力是民主
四、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五、惜時如金的學者
六、學術報告中的風景
七、讓中青年出彩
第十四章高山仰止
一、信念的力量
二、院士的胸襟
三、情誼高風
四、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五、地學知識的普及者
六、光熾希望國小
七、割捨不斷的事業情懷
結語 永恆的石頭
附錄 塗光熾獲得的主要榮譽和獎勵
後記
4、道破天機 破除迷信叢書
周光召題字
圖書出版社:科學普及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一版 ;1998年 第二版;
1999年第三版
出版地:北京
內容介紹
本書以史為鑑,通過古代仁人志士對巫術、要面、算命、扶、風水術、祥異、符咒等到愚昧迷信活動進行懲治的故事及批判的言論,介紹了愚昧迷信的產生和繁衍過程,揭露了愚昧迷信的荒誕=虛偽和欺騙性。
圖書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2
內容簡介
姚崑崙
本書是《金蘋果文庫》中的一本。《金蘋果文庫》是為青少年朋友編寫的,具有國中文化水平的讀者基本上就可以看懂。我們希望這些“金蘋果”能適合他們的口味,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幫助他們建立愛好科學的終身志趣。我們也相信,這些“金蘋果”還會受到同樣渴求加深對科學技術的了解的成年讀者的青睞。《金蘋果文庫》的作者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使讀者充分體驗到,閱讀科學書籍實在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
科學的真正魅力首先在於它的“真”而決不能靠“炒作”譁眾取寵。同時,科學研究又是十分艱苦的勞動。科普作家的任務是盡力用自己的智慧和筆墨。向讀者展示蘊藏在真實的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中的永恆魅力和無盡樂趣。因此,我們一再要求《金蘋果文庫》的作者們:對讀者已具備的科學知識背景的要求,務必儘可能地降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擴大讀者隊伍,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金蘋果”的滋味,汲取到“金蘋果”的營養。
《文物探秘》目錄
我與科學世界
探測發掘篇
● 龍骨石與古遺蹟發現
●工程建設打開地下寶藏
●根據歷史線索找遺址
●高臨下的空中探測術
●短兵相接的地面探測法
●水下探測技術
●帽盒嶺楚墓探測
●遺址發掘的理論和方法
●水下遺存發掘
文物測年篇
年輪法測年
●碳—14法與考古學文化
●熱釋光法與古陶年齡
●電子自旋共振與北京猿人年齡
●考古磁學
●穆斯堡爾譜測年
●遺骨分析測年
樣品分析篇
●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
●氣相氣譜分析脂肪酸
●X射線螢光分析
●原子吸收光譜
●核磁共振
●中子活化分析
●紅外光譜分析
●古青銅器的成分
●端硯的奧秘
●古代玻璃成分分析
保護修復篇
●環境污染與文物病
●石質文物的保護
●有機質文物的保護
●紅外成像與古畫修得
●巧治古青銅器“粉狀銹” 重煥異彩的銅車馬
●再現古屍昔日風采
●古代建築的維修
●古墓修復
●其他文物的修得與複製
●為樂山大佛整容
考證仿製篇
●編鐘里的科學藝術
鑑定真偽篇
————
結語
學術著作
1. 科學技術獎勵綜論
內容簡介
科學技術獎勵綜論科學技術獎勵綜論
本書是研究科技獎勵的基礎理論方面的論著。作者查閱和蒐集了大量古今中外文獻,梳理了中外科技獎勵的發展脈絡,對古今中外科技獎勵制度進行了比較研究,提出了科技獎勵的三個歷史分期,以及國外科技獎勵中可資借鑑的理論和運行模式。
本書涉獵面廣,蘊涵的科技獎勵信息豐富,數據翔實,對從事科技獎勵管理的人員了解中外科技獎勵歷史、現狀及理論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對從事科技獎勵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人員也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目錄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獎勵
第一節 古代獎勵思想和理論
一、賞罰是治國的權柄之一
二、崇尚和獎勵賢良之才
三、賞罰要準確分明
四、賞貴在精和及時
第二節 古代科技獎勵的形式
一、授官賜爵
二、賞賜金錢和物質
三、樹碑立傳以留名青史
四、賜姓、賜名或賜詩文等
五、賞賜惠及家庭和後代
六、其他獎勵方式
第三節 古代科技獎勵的領域
一、天文氣象方面的獎勵
二、醫學領域的獎勵
三、農田水利方面的獎勵
四、軍事科技方面的獎勵
五、營造方面的獎勵
六、冶鑄和工藝等領域的獎勵
第四節 古代科技獎勵的特點
一、授獎基本是帝王的個人行為
二、科技獎勵缺乏評審機制
三、科技獎勵與古代人才觀緊密聯繫
四、沿襲和豐富了非制度化科技獎勵的形式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獎勵
第一節 清代早期的科技獎勵
一、順治、康熙期間的科技獎勵情況
二、乾隆至道光時期的科技獎勵
第二節 清代晚期的科技獎勵思想及科技獎勵制度的萌芽
一、洪仁殲等人的科技獎勵思想
二、洋務運動對科技獎勵的推動
三、中國的第一個科技獎勵法規
四、對留學歸國科技人才的獎勵
第三節 清代科技獎勵的主要特點和作用
一、授獎的“獎品”注重官職
二、隨機性科技獎勵與專利性質的獎勵制度並存
三、把西方的專利制度納入科技獎勵制度
四、科技獎勵的對象以人為主
五、科技獎勵與科普並重促進了近代科技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民國時期的科技獎勵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科技獎勵制度
一、對工藝品和技術發明的獎勵
二、對基礎研究的獎勵
第二節 研究院所與學術團體的科技獎勵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獎勵
二、學術團體所設的科技獎勵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邊區的科技獎勵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的科技獎勵政策和制度
二、陝甘寧邊區的科技獎勵活動
三、激勵科技人員的優惠政策和條件
第四節 民國時期科技獎勵評述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相結合的科技獎勵體系
二、以科技創新成就突出的人員為授獎對象
……第四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科技獎勵制度
第五章 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