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弄,因為有姚家大院而得名。是黟縣城西街與郭門街交匯處至東門頭城牆的一段一二十米長的小弄堂。姚家大院毗鄰黟縣縣城的城牆,解放後,拆去城牆,擴建成現在的沿河西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家弄
- 簡介:姚氏也是黟城的大姓之一
- 發展:建國後曾改建為碧陽派出所。
- 組成單元:正屋、花廳、學堂廳等十多個
- 位置:黟縣城西街與郭門街
- 歷史事件:民國在姚家大院編輯《黟縣四志》
文物古蹟,姚氏宗祠,姚家大院,歷史事件,
文物古蹟
姚氏宗祠
姚氏也是黟城的大姓之一,西街下頭原有宏偉的姚氏宗祠,建國後曾改建為碧陽派出所。
姚家大院
姚家大院毗鄰縣城的城牆,解放後,拆去城牆,擴建成現在的沿河西路。這是一個由大廳、正屋、花廳、學堂廳、便廳等十多個單元組成的建築群。大院的花雕八字門樓,坐北朝南。大門進去的院子約有一間教室大小。院子四周有一米左右寬的遊廊,外向還有兩尺左右高的扶凳,一掌寬,可以坐人,是詠詩唱和的好地方。右邊是毗鄰的三個單元的背“三家屋”。都有大門面東,通向沿河東路。院子西向是“學堂廳”,北向是一個小“三間”,也許是當時先生居住或者是主人下棋、寫詩、彈琴等所用的。廂房後面是一個很大的廚房,砌有三、四口大灶,可供幾十口人共同用餐。
姚家大院為清末姚禮珊所建。姚禮珊早年經營浙鹽,在漁亭等地設有乾泰加鹽號。其子姚宏甲,拔貢。姚宏甲有兩個兒子,老大姚紀蘭,鄉紳;小兒子姚紀泥,1949年建國前夕,都去了台灣。
歷史事件
特別應該記敘的是,民國時期在姚家大院編輯《黟縣四志》的事情。
據史書記載,黟縣建置於秦,漢稱廣德王國,歷史悠久。縣境峰巒環繞,水秀山青,地阜物華,人文薈萃,有“世外桃源”之譽稱。唐朝就撰有《邑圖》,早已散失。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知縣陳九疇主修《黟縣誌》。萬曆十八年(1590年),又編縣誌。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嘉慶十七年(1812年)、道光五年(1825年)、同治十年(1871年)間,均編撰了縣誌,一共八部。同時還有胡存慶《黟縣鄉土地理》問世。民國11年(1922年)開始編撰《黟縣四志》。1812年所纂《黟縣誌》又稱《黟縣一志》,1825年所纂《黟縣誌》又稱《黟縣二志》,1871年和1923年所纂志書,分別以《黟縣三志》、《黟縣四志》作書名。二志、三志、四志為斷代志,分別接續前一部志書。
《黟縣四志》的擔綱人物是舒斯笏。舒斯笏,原名元璋,字載之,黟縣九都屏山人,出生於清同治初年,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進士,欽點主事,簽分兵部。這是一個職位次於員外郎的職務。在任即補員外郎,為兵部所設司的副職,花翎三品銜,這是清代官員的冠飾,朝廷特恩賞給五品以上的有功官員。後任陸軍部議罰考績科長,兵學館教員,軍機章京,軍事會議處委員,山西巡按使秘書,民國時任安徽省署諮議等職。
1922年冬告老還鄉的舒斯笏,應縣長潘陛的邀請,擔任《黟縣四志》總編。時值動亂之際,因為官府催征田糧欠賦,慫恿漁亭鹽商抬高鹽價而從中牟利,激起民憤,潘陛被沖入衙門的進步青年和百姓趕跑。許復接任縣長,幸虧許復也是桐城人,文風愈盛,縣誌的編撰工作才得以繼續。但縣官頻頻更迭,編志工作自然增添了不少難度。採訪時“有應庸志者,不訪之而疊至。或訪諸此而稍知其略,或訪諸彼又迥然不符;或耆宿莫悉其由,忽得諸偏偶之野老;或子孫遽忘其祖,乃得諸他處之親朋。語言必審其真,陳述務求其確,此採訪之難也。”查考編輯時“時當改革,冊檔大半無存;事搜尋,年月殊嫌失考。或遺編偶得,胰而亥時訛;或舊卷堪征,而蛀殘幾盡。或碑文久經剝蝕,古蹟難問諸荒煙;或筆記可備參稽,私家又珍為秘本。欲詳焉而不得,欲略焉又不能,此調枵之難也。”“至於部別數十餘類,則排比難;文成數十萬言,則校讎難,又難之顯焉者耳!”(以上引文均見《黟縣四志》跋)1923年12月,《黟縣四志》印成,在民國時期,與《歙縣誌》一起成為徽州僅有的兩部付梓成書的方誌(時徽州轄歙、績溪、休寧、黟、祁門、太平、旌德、石台、婺源九縣)。
舒斯笏精於古文典籍,愛好詩文,著有《水月主詩文稿》,有《屏山十景詩》。曾吟自輓聯來表達自已人生抱負:“合卅六種質以生,今日各還原,幸有文章留宇宙;待五百周年而後,他時重出世,再將神智整乾坤。”
特別值得書上一筆的是,這舒斯笏便是赫赫有名的著名人民藝術家舒繡文的祖父。舒繡文因為參加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塞上風雲》、《駱駝祥子》等的拍攝,而譽名海內外。
姚家弄雖說狹窄,很短,但它與姚家大院一起都將因為編撰《黟縣四志》而名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