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敬恆(?-?),字宏任,別字思誠,杭州錢塘人。清代文人。自幼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姚敬恆雖然沒有參加科舉以經商為業,但跟隨名儒應撝謙學習,品性高潔。後因經營不善,貧困而死。
基本介紹
- 本名:姚敬恆
- 字號:字宏任,別字思誠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杭州錢塘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人物生平,拜師求學,尊師重道,建言撫民,困頓晚年,師門成員,人物評價,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拜師求學
姚敬恆的家族世居杭州錢塘,是當地的的大戶人家。姚敬恆年少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由母親撫養長大,他的母親是一位賢德之人,對姚敬恆影響很大。
姚敬恆長大之後,沒有去參加科舉考試,隱居在市廛(廛,音chán,市廛指店鋪集中的地方)之中,後來就選擇經商為業,他曾經經營小生意,以賺取十分之一的利息來養家。有一天,他的母親有一天看見姚敬恆作蠶絲買賣,使用的銀子成色不好,她非常生氣。對姚敬恆說:“你怎么能做這種惡行,我沒有什麼可指望的了。”姚敬恆凶母親生氣,非常恐慌,長跪在地上向母親謝罪,請求母親給機會,讓自己能改正自己的行為,於是拜應撝謙(字潛齋)先生為師,學習儒學,他用功,每天都將《大學》朗誦一遍,應撝謙先生一向都很喜歡他,他也將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頭,每一言每一行,他都服從老師的教誨,按老師說的去做。他淡然自我領悟,凡事一定要從厚道出發。
尊師重道
沈昀(字甸華)是應撝謙的好朋友,他去世的時候,應撝謙兩天都沒有吃飯,姚敬恆見老師如此悲傷,就去問到:“朋友去世,您悲傷成這個樣子,恐怕太過於悲傷了吧?”應撝謙長嘆一聲,說道:“我這個樣子,是因為沒辦法為他辦喪事啊。”姚敬恆說:“請讓我為先生做這件事情吧。”沈昀的殯葬事務都是他親手安排的。
應撝謙從來不肯輕易接受他人賜予的財物,只有姚敬恆送的財物他才不推辭,別人問為什麼,應撝謙說:“我知道他的錢財不是不義之財啊。”然而姚敬恆也從不一下子拿出很多財物,每次都是等到應撝謙錢物匱乏的時候,他才給應撝謙送去一些,終其一生沒有懈怠。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應撝謙去世,姚敬恆辦喪事時執禮如同古代的老師弟子之禮。姚江黃宗炎教誨別人很少有可意的,唯獨看見姚敬恆,答應收他為徒,說:“他是獨行傳中那些節操高尚,不隨俗沉浮的人物啊。”
建言撫民
康熙十七年(1678年),姚啟聖出任福建總督,姚敬恆到福建一帶遊學時,姚啟聖盛情宴請他,詢問他平定台灣鄭氏的事情。姚敬恆回答說:“鄭氏政權不久會被平定,但福建的民力已經竭盡,您應當用什麼方法去培養恢復呢?”姚啟聖肅然起敬,頻頻點頭,以示贊同他的話。
困頓晚年
因為學習學問的緣故,他經營的生意沒什麼增加收益,再加上經常施捨,漸漸入不敷出,因此家道中落。他晚年因為沒有犯過的罪而被收入監獄,有一次憲使入獄查閱囚犯,看見姚敬恆正在朗誦《大學》,憲使感到十分驚奇,就進入他的囚室,看到他的桌上都是程顥、程頤和張載的書籍,就招呼他同他坐下談話,聽了他的談論非常吃驚,當天就放了他。但是姚敬恆最終因為貧窮而死去。他平生凡事都親自去做,不著書,所以知道他的很少。後來全祖望在《潛齋墓表》中為他附志一篇,又拾取他的事跡來傳揚。
師門成員
老師:應撝謙。
同門:凌嘉印、沈文剛。
人物評價
清·全祖望《姚敬恆先生事略》:“《李二曲集》中別輯前代講學諸君,有出於農工商賈之中者,共為一卷,以勉學者。以予近所聞,近日應潛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剛、姚敬恆,皆拔起孤露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見於沈端恪公所為傳,而敬恆躬行,與相鼎足,顧未有知之者。”
史籍記載
清代學者全祖望寫有《姚敬恆先生事略》,記錄了姚敬恆的生平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