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增起

姚增起

北京正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增起

“芝麻開門”、“阿拉神燈”、“2688網店全國網店”創始人。

中國家用軟體市場上,提起“芝麻開門”,提起“阿拉神燈”,幾乎無人不知,但說到正普科技和姚增起博士,知道的人卻一下子少了很多。作為這兩個著名品牌的締造者,同時作為一名15歲就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就讀的“神童”,這位姚博士的頭上應該閃耀著炫目的光環,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帶著這個疑問,我走近了姚增起博士。他平和、樸實、謙遜、內斂,不事張揚的個性加上踏實肯乾的作風,質樸的語言、真誠的人格,這一切為我的疑問進行了很好的註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增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務北京正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人物經歷,個人成就,

人物經歷

用姚博士的話說,所謂“組織”,就是將相互有關的東西放在一起,產生一種簡單相加不能產生的效益。但在十年以前,他並不明白這一點。
15歲時,他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學習,4年後畢業,隨之考入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繼續學業,6年中相繼拿到了碩士和博士學位。一帆風順的求學之路,令很多人羨慕。但是接下來怎樣繼續呢?出國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很多同學都出國了,國外的研究條件的確比國內好很多。但是在國外做研究,好的生活可以保證,卻始終難有大的發展。如果留在國內繼續做研究,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也已經改變了,當時中科院正在進行改革,因此雖然從性格和興趣上看,本來適合做研究的姚博士最後覺得這也不是一條很好的發展道路。
這個時候,他突然感覺到每個人在對自己的發展道路進行規劃時,出發點和歸宿都是希望能夠進入某個“單位”。這樣看來,人其實就是一個生產要素,一個被組織的零件。那么,與其辛辛苦苦地考慮和尋找怎樣“被組織”,為什麼不從事那些可以“組織”別人的工作呢?
頓悟之後,姚博士終於決定自己開公司。一晃十年過去,對於“組織”和“被組織”,姚總應該有了更深的理解。

個人成就

l 1993年8月14日,北京正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市正普電子技術公司成立。
l 1996年至1998年,構築以正普公司為中心的軟體批發上下游生態鏈,規劃設立分公司。
l 1999年下半年啟動2688交易平台業務,2000年上半年組建2688研發部。
l 2000年2月2日,依據《公司法》改制成功,註冊資本1300萬元。
l 2001年8月推出“芝麻開門”低價正版軟體。
l 2002年12月推出“阿拉神燈”超值正版軟體。
l 至2002年底,芝麻開門系列軟體銷售達1000萬套,正普公司在中國家用軟體市場取得了決定性地位。
l 至2003年上半年,已經初步完成了2688交易平台一期工程,即2688網店及後台支撐系統,2688網店即將開始運營。
l 2003年10月,贊助並冠名中國青年軟體振興計畫三項主題實踐活動。
l 到2003年12月,完成了在杭州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濟南瀋陽南京設立8個分公司的規劃。
盡最大努力,不要指望一定成功
姚博士非常欣賞法拉第的一句名言:“盡最大努力,不要指望一定成功”。短短一句話,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內容。
在正普公司十年的發展中,這句話也一直是姚總的座右銘。正普公司從一個中關村的名不見經傳的“小伙子”,發展成為如今年銷家用軟體上千萬套、備受關注的中國最大的家用軟體發行商,其中付出的努力自不待言。而“成功”,將是一個終極目標和永遠的精神追求。
黃光裕案牽出博士老總
為逃80萬的稅卻花600萬行賄
一家國內知名的正版家用軟體發行公司的法人代表,為了使公司在稅務稽查中減輕處罰,向本市國稅系統的3名稅務人員行賄共611.75萬元。昨天下午,該公司法人姚增起因涉嫌行賄罪在海淀法院出庭受審,成為黃光裕案牽出的又一被告人。
有意思的是,姚增起的公司逃稅只有80多萬元,卻花費了600多萬元向國稅局官員行賄“鏟事”。
今年47歲的姚增起,15歲時就作為“神童”上大學,25歲獲得中國科學院博士學位,之後白手起家創立了軟體企業——北京正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根據檢方的指控,2005年至2006年間,在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對北京正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稅務稽查期間,姚增起為了讓稅務部門減輕處罰,通過海淀區國稅局財務科副科長梁敏進牽線,向市國稅局稽查局梁叢林和凌偉行賄。
在梁敏進的安排下,梁叢林、凌偉私下和姚增起見面,並接受請託,為其公司謀取利益。事成之後,姚增起計畫花100萬答謝3位稅官,沒想到中間人梁敏進張口就說“怎么也得四五百萬吧。”就這樣,3人前後共受賄600萬元現金。
據悉,姚增起行賄案是原國美老總黃光裕案牽出來的。因為梁叢林和凌偉曾受過原國美電器老總黃光裕的請託,在黃光裕案件的審理中被揭發出來,其後兩人又供出了梁敏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