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姑租碑村委會
- 面積:16.30平方公里
- 海拔:1130.00米
- 年平均氣溫:17.20℃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
村情概況
姑租碑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3.00公里,距離鎮22.00公里, 國土面積16.30平方公里,海拔1130.00米,年平均氣溫17.20℃,年降水量170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和林果等農作物。有耕地934.34畝,其中人均耕地1.21畝;有林地20689.00畝。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84戶,有鄉村人口810人,其中農業人口790人,勞動力52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80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47.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84.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水稻,疏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開順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布於西河,南橋,西莊,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34.34畝(其中:田417.64畝,地516.70畝),人均耕地1.21畝,主要種植糧食和林果等作物;擁有林地20689.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6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32畝,主要種植草果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80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18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80戶通電,有15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41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7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2.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40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2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17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77.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8.28萬元,畜牧業收入97.8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28頭,肉牛23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36.61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64.90萬元, 工資性收入18.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2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3人 ,在省內務工28人,到省外務工1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8.28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草果和八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80戶,共鄉村人口801人,其中男性407人,女性384人。其中農業人口790人,勞動力518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7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7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鄭格如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屏邊一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2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4人,中學生1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7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3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96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28萬元,有固定資產14.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3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19人,黨員中男黨員18人,女黨員1人。 團員7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因地處山區,交通不便,農戶出行全靠人背馬馱,嚴重製約本村經濟發展。。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一管”、“二養”、“三種”即管理好白沙的開採,養幾隻雞、幾隻豬,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實行山上種草果,山腰種八角,山下種砂仁的發展思路。發展產業主要是木薯的大面積栽種及杉木種植。
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