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塘海關

姑塘海關

姑塘海關舊址位於廬山區姑塘鎮原姑塘村境內的碼頭。位處鄱湖的入江口,姑塘海關,與大孤山(又名鞋山)隔水相望。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江西巡撫裴度在此設立姑塘鈔關。

1861年,清政府在英、法脅迫下成立九江海關,在此設立九江鈔關姑塘分關,使它成為鄱陽湖進入長江惟一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1901年,根據《辛丑條約》,英國索要“賠款”,強迫清政府將姑塘鈔關劃歸九江海關管轄位於姑山東麓,易名姑塘海關。

隨著近代交通格局的改變,尤其是鐵路運輸的出現,導致了水運的作用下降。鄱湖長江的貨物吞吐量嚴重減少。1931年,姑塘海關被正式關閉。

1938年7月22日夜,姑塘鎮被日本軍隊轟炸,化為廢墟。

如今,作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姑,塘海關僅留下一套由三棟歐式樓房懷抱而建的院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姑塘海關
  • 出土地點: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
  • 館藏地點: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
  • 所屬年代:清朝雍正元年
一、區位介紹
姑塘海關舊址位於廬山區姑塘鎮原姑塘村境內的碼頭。位處鄱陽湖的入江口。
姑塘海關位於姑山東麓,與大孤山(又名鞋山)隔水相望,鄱陽湖從這裡至湖口之間,形成一條數十里狹長的入江水道,同時也是長江下遊船只進入江西內河的通道。
在水路交通時代,閩粵貨物須經章、貢兩江進入贛江,順著鄱陽湖,在此出口,經由長江,往上可達兩湖,經漢江可直達長安;往下,則可順水抵達江浙各地,乃至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出海。貨物倒流,還是如此。
二、鈔關設立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因“遺算於湖口”,也就是說,因為監守不嚴,這處咽喉存在嚴重的偷稅漏稅問題。江西巡撫裴度呈旨剛剛即位不久的雍正皇帝,奏請在此設立姑塘鈔關,收取經由鄱陽湖出入口商船的關稅。雍正皇帝旋即下詔,在姑塘設立九江鈔關姑塘分關,使之成為鄱湖入江地惟一通商口岸和貨流中心。
這樣,九江、姑塘兩榷關匯集七省商船,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均超過明代關稅收入,居全國首位。鎮因水興,水因鎮旺。這裡呈現出“帆檣蔽江、人貨幅湊,日夜不絕”的景象。姑塘鎮也悄然成為了“江西四大名鎮之一”。人們將姑塘稱作“小揚州”。
三、易名海關
1861年,清政府在英、法脅迫下成立九江海關,在此設立九江鈔關姑塘分關,使它成為鄱陽湖進入長江惟一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從此,姑塘鈔關就取代原來的九江鈔關。當時“日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燈明”。1901年,根據《辛丑條約》,英國索要“賠款”,強迫清政府將姑塘鈔關劃歸九江海關管轄,易名姑塘海關。主持九江海關的赫德聘請九江知名營造(建築)商張謀知承建姑塘海關,營造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海關辦稅樓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高8米,有1米多高的花崗岩石頭牆腳,牆用砂卵石拌水泥護面,粗大東北松做橫樑和頂柱,房頂用青石板為瓦。大廳南側開有4個大落地窗,這樣既便於觀察湖面,又有極好的採光效果。當時大廳全都鋪上木地板,大廳東頭有個大櫃檯,海關人員在此收稅。洋樓西邊有一棟兩層宿舍,上下6間,約100平方米,樓後有一棟平房,內隔幾間小房,作為職員食堂。後面山坡上設有炮台,鄱陽湖面上進出船隻都在射程之內。
四、沒落
近代交通格局的變化,尤其是鐵路運輸的出現,導致了水運的作用下降。鄱湖長江的貨物吞吐量嚴重減少。1931年,姑塘海關被正式關閉。
1938年7月22日夜,姑塘鎮及姑塘海關被日本軍隊轟炸,化為廢墟。
五、保護和開發
如今,姑塘海關僅留下一套由三棟歐式樓房懷抱而建的院落,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九江市曾發布《姑塘海關舊址開發項目》招商通告,方案稱計畫投資1500萬元,修復姑塘海關、古炮台及天主教堂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