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變化豐富
“妝花”織物的特點是用色多,色彩變化豐富。在織造方法上,是用繞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絨緯管,對織料上的花紋作局部的盤織妝彩,配色非常自由,沒有任何限制。圖案的主體花紋,通常是用兩個層次或三個層次的色彩表現,部分花紋則用單色表現(如花梗和葉、芽)。一件妝花織物,花紋配色可多達十幾色乃至二三十種顏色。妝花的用色雖然多,但均能處理得繁而不亂、統一和諧,使織物上的紋飾獲得生動而優美的藝術效果。這種複雜的挖花妝彩的工藝技法,作為整件織物的織造方法,在其他地區生產的提花絲織物中不見套用。清代蘇、杭兩地的官辦織造,雖也生產這類織物,實為按照江寧的這種技法而織造的。
妝花緞
妝花織物失傳的品種很多,1949年南京解放以後被繼承下來的,只有“妝花緞”一種。
“妝花緞”,是在緞地上織出五彩繽紛的彩色花紋,色彩豐富,配色多樣。以四則花紋單位的妝花緞匹料為例:在同一段上橫向並列有四個連續花紋單位,每個花紋單位的紋樣完全一樣。由於運用了通經斷緯、挖花盤織的妝彩技法,四個單位的花紋配色則可以不相雷同(當然這裡還須注意到相互間的色彩關係),充分顯示了妝花織物妝彩工藝的長處和特點。如若織造“織成”形式的妝花織物(如桌圍、靠墊、裝飾掛屏等),則更能發揮這種配色的長處。到目前為止,這種妝彩技法變化自由的優點,電力織機還不能代替。
妝花緞的地組織,明代的多為五枚緞紋組織;八枚緞紋的,在明代晚期的織品中已見套用。清代的妝花緞主要是八枚緞紋組織,光澤效果比五枚的更佳。五枚緞的,在清代織品中也有套用。在生產的有八枚緞的和七枚緞的兩種。
用途
用途一
妝花緞的用途,過去多用做冬季的服裝、帳子、帷慢和佛經經面的裝潢等,一般是織成匹料剪裁使用。但明清兩代的妝花織品,很多是以“織成”形式設計和織造的,如龍袍、蟒袍、桌圍、椅披、傘蓋,乃至巨幅的彩織佛像等等。這些按照實用物的具體形式、規格和特定的紋飾內容設計織造的妝花織成,在設計和製作上要求高,技術難度大;有些複雜的織品(如龍袍、巨幅彩織佛像等),從圖案設計到挑花結本、上機織造,很多人共同勞動,往往經年方得完成。清代的官辦江寧織局和南京的民間機坊,生產這類織成形式的妝花織物,是有著豐富經驗和很高成就的。從北京故宮保存的明清兩代的絲織實物中,可以看到很多這類南京織造的實物。
“妝花緞”匹料的花紋單位有:八則、四則、三則、二則、一則(一則花紋單位的,作坊術語叫做“獨花”,或者“徹幅紋樣”)幾種。
用途二
清代還有一種叫“寸蟒”的妝花緞,是用金線和彩絨織出“小團龍”和“骨朵雲”相間排列的八則花紋圖案,因為團龍花紋直徑很小,故被名之為“寸蟒”緞,或“金錢蟒”緞。又因整個“骨朵雲”紋樣的外緣輪廓像“魚”形,因而織工們也叫它為“魚妝”。
妝花緞匹料一般套用四則和二則花紋單位的較多,用徹幅大花紋樣的也不少,如“大雲龍”、“大鳳蓮”、“八吉大鳳蓮”等,都是配色濃艷強烈、氣魄非常豪壯的典型雲錦妝花織物。這種徹幅的和二則的大花紋樣織物,雲錦妝花織物中非常多,在其他地區生產的錦緞中,卻是極為少見的。
在雲錦的妝花織物中,還有一種叫做“金寶地”的織物。這是我國傳統絲織工藝中,南京特有的品種。
金寶地是用圓金線織滿地,在滿金地上織出五彩繽紛、金彩交輝的圖案花紋來,整個織品極為輝煌而富麗。早期的金寶地是用片金織地,質地比較薄,但牢度較差。用圓金織地的,是清代發展起來的。片金織地的金寶地,清代以後已不再生產。民間機坊銷往內蒙古、西藏兄弟民族地區的,全為圓金織地的金寶地。
金寶地除用滿金作地外,圖案花紋的織金、妝彩方法,與“妝花緞”完全一樣,花用片金包邊,挖花妝彩;但花紋的裝飾手法比妝花緞要更加豐富多彩。織料的主體花紋和妝花緞一樣,用多層次的色彩表現(運用“色暈”的方法表現)。賓花的妝彩方法要比妝花緞豐富得多。有用“暈色”的方法表現,也有用單色表現的,還有用片金、銀線裝飾的,或金、銀並用裝飾的。彩花用片金包邊,金花、銀花則用彩絨包邊。這些豐富多彩的裝飾手法,在整件織料的花紋裝飾上,運用得非常巧妙而妥適。如以用“金”(包括銀線)來說,不但量多,而且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和裝飾效果。用圓金線織的滿金地,光澤含蓄沉著;花紋絞邊的片金和用片金、銀線裝飾的花紋,光澤閃耀明亮,形成了不同的金色色調和不同的光澤效果。大量的金(和銀),妥適地運用在五彩斑斕的彩花中,又起著調和與統一全局色彩的作用,使得整個織品金彩交輝,具有一種非常輝煌而華貴的氣派。
用途三
金寶地是從
元代的金錦演進而來,從織品的設計和成品的效果來看,可以說它是“織金”和“妝花”這兩個品種結合運用的產物。故宮保存的很多清代留傳下來的金寶地實物,不管是紋飾、色彩,還是織造技藝,都反映了我國傳統絲織工藝的高超水平。
金寶地過去主要是作為一種宮廷里的裝飾用料。蒙、藏的民族服裝上,也愛用它裝飾衣領、襟邊、裙角和藏帽的帽邊。它是蒙、藏兄弟民族服裝上必不可少的裝飾用料,至今需要的數量還非常大。
明代、清代,“妝花”和“織金”都是御用貢品中的高級織物。自帝王后妃的御用服飾,到宮廷帷帳榻墊的裝飾,從經籍囊匣的裝潢,到賞賜王公大臣、贈送國外來使,都大量地耗費著這些精美的織物。封建王朝每年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這些特種錦緞的織造,以滿足統治者豪華的服用消費需要。
用途四
由於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生活習尚的改變,南京很多優秀的傳統提花絲織產品,或因生產工藝複雜、工料成本太高難以發展而停產;或因脫離時代需要、脫離人民生活實際而被自然淘汰;也有不少因為人亡藝絕而湮沒失傳。1949年南京解放前後,民間機坊生產的雲錦只是清代流傳下來的部分品種,不是南京歷史上傳統提花絲織產品的全部。要想恢復失傳的品種,需要有較高的技術力量,給予必要的經費和相應的物質條件,作認真的研究和試驗,方有可能把它們逐步地挖掘恢復起來。這是一項複雜而細緻的研究實驗工作。所幸,1949年南京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下,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雲錦主要品種已被保存下來,技藝上也得到了完整的繼承,為雲錦工藝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