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熱病是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過期流產及妊娠中晚期的死胎。胎死不下是臨床常見病之一,確診後,應及時處理。死胎稽留宮腔過久,容易發生凝血機制障礙,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可危及孕婦生命。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
症狀體徵
主要證候:胎死不下,小腹疼痛,或陰道流血,紫暗有塊,口氣惡臭,面色青暗,舌紫暗,脈沉澀。
證候分析:瘀血阻滯,礙胎排出,則胎死不下;瘀血阻滯沖任,不通則痛,故小腹疼痛;瘀血內阻,血不歸經而外溢,則陰道流血,血色紫暗或夾血塊;胎死瘀久,穢氣上沖,故口氣惡臭;面色青暗,舌紫暗,脈沉澀,為胎死血瘀之徵。
用藥治療
治療大法以下胎為主。但須根據母體的強弱,證之虛實,酌情用藥,不宜概行峻攻猛伐,導致不良後果。胎死日久,易發生凝血機制障礙,有出血傾向,應予注意。
氣血虛弱型
1.主症:
孕期胎死胞中不下,小腹隱痛,或有冷感,或陰道流淡經色血水。
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精神倦怠,面色蒼白。
舌淡,苔白,脈細弱。
2.治法:益氣養血,活血下胎。
3.方藥:救母丹(《傅青主女科》)。
黨參20 當歸10 川芎10 益母草25 赤石脂10 荊芥穗10(炒黑)
加減:氣血虛甚者,酌加黃芪20、丹參12補益氣血;小腹冷痛者,酌加吳茱萸6、烏藥9、艾葉9溫暖下元而行氣下胎。
二、瘀血阻滯型
1.主症:
孕期胎死胞中不下,小腹疼痛,或陰道流血,紫黯有塊。
面色青黯。
舌紫黯,脈沉澀。:
2.治法:行氣活血,祛瘀下胎。
3.方藥:脫花煎(《景岳全書》)加芒硝。
當歸10 川芎10 肉桂5 牛膝15 紅花10 車前子15(包煎) 芒硝6(分沖)
三、濕阻氣機型
1.主症:
孕期胎死胞中不下,小腹冷痛,陰中流出粘膩黃汁。
胸腹滿悶,口出穢氣,神疲嗜睡。
苔白厚膩,脈濡緩。
2.治法:健脾除濕,行氣下胎。
3.方藥:平胃散(《和劑局方》)加芒硝、枳實。
蒼朮10 厚朴9 陳皮6 甘草3 芒硝6(分沖) 枳實10。
1.婦珍片:每次5片,每日2~3次。適用於血虛型胎死不下。
2.生化顆粒劑:每次1~2包,每日3次。適用於血虛夾瘀型胎死不下。
飲食保健
根據不同的症狀,有不同情況的飲食要求,具體詢問醫生,針對具體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飲食標準。
預防護理
治療大法以下胎為主。但須根據母體的強弱,證之虛實,酌情用藥,不宜概行峻攻猛伐,導致不良後果。胎死日久,易發生凝血機制障礙,有出血傾向,應予注意。
病理病因
胎死不下的機理不外虛實兩方面,虛者氣血虛弱,無力運胎外出;實者瘀血、濕濁阻滯礙胎排出。常見分型有氣血虛弱、瘀血阻滯、濕阻氣機。
1.氣血虛弱:孕婦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沖任空虛,胎失氣載血養,遂致胎死胞中;又因氣虛失運,血虛不潤,故死胎難以產出,遂為胎死不下。
2.瘀血阻滯:孕期跌仆外傷,或寒凝血滯,瘀阻沖任,損及胎元,致胎死胞中;復因瘀血內阻,產道不利,礙胎排出,故而胎死不下。
3.濕阻氣機:素體脾虛,化源不足,孕後胎失所養,以致胎死胞中;脾虛運化失職,濕濁內停,壅塞胞脈,氣機阻滯,則死胎滯澀不下。
疾病診斷
辨證時要根據妊娠月份、胎死時間、全身症狀、舌脈和婦科檢查及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分析,作出判斷,指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