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聖散(《普濟方》)

如聖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二一五引《經驗良方》。主治沙淋。

基本介紹

  • 名稱:如聖散
  •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五引《經驗良方》
  • 組成:馬藺花、麥門冬、甜葶藶、白茅根、車前子、檀香、連翹
  • 主治:沙淋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馬藺花、麥門冬、甜葶藶、白茅根、車前子、檀香、連翹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煎,臨熱入燒酒少許服。

主治

沙淋。

方義

方中車前子清熱利水通淋,連翹清火散結,甜葶藶下氣行水,馬藺花、白茅根清熱涼血,利水消腫,檀香行氣止痛。六藥相伍,既能清熱利水,行氣散結以通淋排石,又能涼血止血;麥門冬滋陰清熱,並防通利傷陰。加少許燒酒煎服,取其溫通之性以助藥行。

加減化裁

如渴,加黃芩。

附方

名稱:如聖散
組成:大丁香二十一個,密陀僧半兩,粉霜一字半,舶上硫黃二錢半,硇砂一錢,白丁香(全者)四十個
用法:上為末。每服半錢,冷麵湯調下,日一服。正午時見效。三歲以上每服半錢;三歲以下海服一字
主治:小兒奶癬。發寒熱,肌瘦,不思飲食,漸漸黃瘦,欲成疳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趙氏家傳》
名稱:如聖散
組成:牛膝(酒浸一宿,焙乾)一兩,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焙乾),葫蘆巴半兩,巴戟半兩(去心),南木香(不見火,日曬乾)半兩,破故紙(微炒)半兩,桂心(不見火)半兩,乾山藥半兩,蓽澄茄半兩,川附子(炮,去皮臍,切作骰子塊)一兩,川烏頭(炮,去皮尖,切作骰子塊)半兩,黑牽牛半兩,朊青三十個,川楝子(每個作四片,酒煮十沸,焙乾)一兩
用法:上將川楝子、川附子、川烏頭,同黑牽牛、航青,於銀器中慢火炒令黃色,火不可緊,去牽牛、航青,只將附子、烏頭、川楝,同前藥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九至百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主治:小腸疝氣,發作無時,疼莫能忍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九
名稱:如聖散
組成:好棗(去核)一枚,鉛丹半錢,硇砂一皂子大,膩粉(抄)一錢
用法:上為細末,入棗內,用大麥面裹,塘灰火燒香熟為度,去面爛研為粉。每一枚棗分兩服,煎槐花湯調下。二服定
主治:小兒髒毒,久痢下膿血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名稱:如聖散
組成:五倍子二錢,片腦一錢,黃連五分,蘆甘石(煅)三分
用法:上為末。乾敷
主治:下疳腐久不愈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四
名稱:如聖散
組成:紫草、前胡、牛子各一錢,赤芍八分,升麻,木通各六分,乾葛五分,甘草三分
用法:生薑、蔥白為引
主治:痘已出,身熱如火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重要文獻摘要

《古今醫統大全》:“如聖散,治沙淋。馬藺花、麥門冬(去心)、甜葶藶、白茅根、車前子、苦葶藶、檀香、連翹各等分。右為末,每服四錢,水煎服。如渴加黃芩,臨熟入鹽少許。”
《中華海洋本草精選本》:“治砂石熱淋 馬藺花、麥門冬、甜葶藶、白茅根、車前子、檀香、連翹各等分(炒)。上為末。每服四錢,水煎,臨熱入燒酒少許服。如渴,加黃芩。(《普濟方》引《經驗良方》如聖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