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有宋一代,經濟繁榮,典章完備,文化昌明,對美的感知和創造能力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隨著技術的提高,瓷器的“形”與“色”達到了令多少代後世都望塵莫及的高度,以致產生了“宋瓷”這個隱含美學意味的專有名詞。“尚意”的書法、成熟的山水畫、新興的文人畫,無不帶著較前代明顯的個人色彩留下了濃重的印記。難以計數的湮沒於歷史中的大師們,更是以對造型的準確把握與塑造能力,留存下許多令人驚嘆的雕塑作品。這些文物讓大家深信,中華文明特徵中的“韻致”,最亮眼的一筆是宋代寫下的。
元代遼闊的疆域,為無數原來難以通達的地域提供了交流的可能。多種多樣的人群、文化得以交匯碰撞。與赫赫武功一樣,短暫的元代催生出大氣開張、恣肆流暢的線條。渾厚雄奇的元青花登上歷史舞台,並將千年青花瓷的輝煌帶上第一個高峰。文人意趣在這個粗放的時代得到了意外的發揚,讓大家得以看到輝映後世的山水作品。
明清兩代世俗化生活,產生了無數與生活相關的物件。因此,服務於皇室宮廷的器物與文人旨趣成為傳世文物的兩大方向。元以來的廣袤版圖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成形。不同地方的人們散發著別樣的光彩。
分集劇情
第1集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嬰戲圖紋碗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嬰戲圖紋碗完整保存於故宮博物院,輕盈的碗內,兩個嬰孩仍然在蓮花旁嬉戲。
第2集 定窯白釉孩兒枕
初夏,晚涼,這個尚有幾分嬰兒肥的男孩穿著長袍,套著坎肩,俯臥在榻上,他的兩臂環抱著,頭歪在上面,床榻的四周模印著螭龍和如意雲頭,男孩就這樣趴在上面,慵懶閒散,生於宋朝,從未長大,這便是定窯白釉孩兒枕
第3集 早春圖
畫家郭熙的《早春圖》是一幅高大的立軸山水,畫框外四季周而復始,晝夜交替不盡,已成熙攘鬧市,畫框內時令未改,封存了宋人心中的一個春日
第4集 春水秋山玉
春水玉,透閃石材質,由公元10世紀的北方遊牧民族製作並穿戴,器物正面刻畫一隻天鵝,它的頭頂盤踞一隻獵鷹,這是海東青。
第5集 故宮漆器
紅色的漆一年又一年,髹飾著古老的國度,也只有這一種顏色和這個國家並稱,那就是中國紅。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根據文物的材質、形狀和歷史,設計個性化的節目風格,而且角度新奇,沒有任何一集風格雷同。為了更好地創造沉浸式的視聽體驗,該片採用電影的聲音設計方法。例如,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藉助混響和定位的改變,從展廳進入玻璃櫃後面,讓佛像聆聽世界,在聲音對不同時空的連線與縫合中,藉助實驗影像的多重拼貼合成,見證佛像在跨越數千年歲月中的世事變遷。又如泉州灣後渚港宋代海船上,動效映襯著幾個船工的對話,展現出古代遠航船員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主創團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鄭岩、柳士發、李學良、李耀申、王光堯、秦大樹、李昊陽 |
| | | |
| | | |
| | | |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片尾字幕
發行信息
作品評價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延續了此前幾季借文物講文明故事的主旨,以“一”化“萬千”,又以“萬千”歸“一”。中華文明的一以貫之,是話語中的“一”;國寶的千姿百態,是話語中的“萬千”。節目深挖中華文明共性中每件國寶的個性,是一化萬千;節目又以兼具個性與共性的國寶故事,詮釋中華文明的一以貫之,是萬千歸一。比如,作品從面容的視角切入,用一個個被時空凝固的文物面容,串聯起不同時期的歷史片段:《陳國公主金面具》一集中遼代黃金面具定格了陳國公主18歲的面容,也鐫刻著千年前世界的模樣。這一集的結尾處,前幾季出現的文物面容一一閃現,將遙遠的歷史濃縮其中,讓觀眾由此感知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理解中華文明的一脈相承。(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顧曉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