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如夢令·曾試深潭向晚
- 作者:厲聲教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作品註解,白話譯文,作品評析,
作品原文
如夢令·曾試深潭向晚
曾試深潭向晚,春水畫船輕泛,坐忘袖雲煙,桂魄葦梢忽見,歸岸,歸岸,清唄二公祠畔。
作品註解
①深潭:西溪濕地的深潭口景區,景區亦有深潭口碼頭可乘船。
②向晚:天色將晚,傍晚。唐代李商隱《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③畫船:裝飾華美的遊船。晚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④泛:漂浮,此處指泛舟,行船,坐船遊玩。漢代班固《西都賦》:“泛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
⑤坐忘:道教教義之一,道家謂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也指人在修煉中控制意志、排除雜念的內修方法。唐代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回念入坐忘,轉憂作禪悅。”
⑥袖:本意為藏在袖子裡,如袖手旁觀,此處指在袖中。宋代秦觀《即席次君禮年兄韻》:“情舒喜面山浮翠,袖滿薰風涼透時。”
⑦桂魄:指月,古代傳說月中有桂,故桂魄即月的別稱。《尚書》注謂月輪無光之處為“魄”。唐代駱賓王《傷祝阿王明府》:“嗟乎!輪銷桂魄,驪珠毀貝闕之前;斗散紫氛,龍劍沒延平之水。”
⑧清唄:指佛教僧人或信徒念經誦偈的聲音。清代納蘭性德《望海潮·寶珠洞》:“白日空山,夜深清唄,算來別是淒涼。”
⑨二公祠:指西溪濕地景點之一厲杭二公祠。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曾記得在某個春日將近黃昏的時分,乘著裝飾精美的遊船在西溪深潭口遊玩,美景陶冶,令人如入坐忘境界,西溪水氤氳的煙雲溢滿襟袖,宛若仙境。蘆葦梢頭忽然出現了初升的月亮,是該回舟登岸了,抑或回頭是岸,月夜裡只聽見誦經之聲繚繞在厲杭二公祠畔。
作品評析
這是一首筆觸幽艷,韻味綿長,寓意深刻,情感豐富,音韻優美的詞作,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將寫景、敘事、抒情、感悟、勸喻、憑弔融為一體,卻又舒緩從容,清新自然,不落窠臼,且意境高遠,頗具大家風範。
詞的開篇,第一句用“曾試”二字,自然地把讀者帶入作者的春日回憶之中,而“深潭向晚”四字,瞬間讓人與作者共沐春日裡落陽的餘暉,同看深潭口西溪的碧水。深潭口是西溪膾炙人口的景點,那絕美的畫面,一下子便已令人陶醉。此外,此句音韻頗美,讀之心折。
第二句,在前句基礎之上,進一步鋪陳美景,講述回憶。“春水畫船”四字,精準、簡練、優美,細緻描摹了最能體現深潭口景區之美的最具代表性的畫面,而煙波畫船,更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描寫江南勝日春景之時必不可少的意象,是江南風景的翹楚——杭州美景的精華與靈魂所在。作者再現了深潭口美景如畫的靜美之後,以“輕泛”二字,靜中有動,給風景增添了靈動的動態美感,又由景及人,敘述了自己暮色中泛舟西溪的美好感受。這種人在畫中游的優美意境,更加令人神往。
第三句,頗有禪意。“坐忘”,這道家的語彙,讓人與作者一起從眼前的景致中抽離出來,似乎是因為心靈得到了美景的陶冶而進入了陶然忘機的境界。而“袖雲煙”三字,既是寫實,寫西溪的雲氣輕煙,充滿了作者的襟袖,令他有飄飄欲仙之感;也是寫虛,既然美景令人已入坐忘,不啻神仙,自然袖中有雲煙了。此句不著痕跡,實際是將西溪美景比喻為人間仙境的妙筆。
第四句,以寫月上葦梢的眼前實景實現了時空和整體氛圍的重要轉換。月亮升起,夜色襲來,天色由明轉暗,前三句中醉人暮色的暖色調亦由此轉為月夜的冷色調。自此,詞的情感基調由享受陶醉轉入遐思深省,追憶舊遊的敘述即將變成深刻的思考。
第五、六句,疊用“歸岸歸岸”,語義雙關,既有天色已晚,不如歸去的字面意思,也有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隱喻包含其中,如當頭棒喝,既是作者自己的領悟與內省,也給讀者以深刻的警示——人生如夢,一路走來,景物雖美,也易令人迷失,不如歸去,找回來時的初心。
第七句,是寫景又是勸喻,充滿人生智慧和哲理。乍看是寫眼前實景,舟行水上,路過厲杭二公祠畔,因旁有茭蘆庵等,誦經之聲不絕於耳,但作者同時也在巧妙地隱喻,人生中其實不乏月夜清唄般的警醒勸喻之音,聞者若能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自然回頭是岸。此句同時也是作者弔古詠懷之句。“二公祠畔”四字,既是交待地點,亦是與作者夙有淵源的一處西溪名勝:作者的先祖厲鶚,正是厲杭二公祠中供奉的厲公樊榭,有清一代浙西詞壇的領軍人物。厲鶚一生淡泊功名,飄然世外,正是對歸岸句最好的註解。
作者游經此處,梵音入耳,祠堂觸目,此乃景中之景,而心中百感交集,憑弔先人,繼承遺志,勸誡世人,莫忘初心,此乃情外之情,諸般錯雜,卻俱有感而發,匯聚成悠悠的一縷詩情,繞樑不絕,作者的人生感悟和高尚情操,由此躍然紙上。
整闕詞無一字說教,無一字諷喻,卻字字珠璣,於詩情畫意中引人入勝,發人深省,匠心獨運卻又信手拈來,堪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