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19日出生於湖北武漢,1999年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經濟學和經濟法學雙學位。畢業後歷經證券市場歷練和數次創業經歷。現著有《道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去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武漢
- 出生日期:1977年9月19日
- 畢業院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簡介,閱讀《道理》前的必讀引言,由於丹現象談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何為尊重?就是不妄作定論。,何為求道?就是尋找亘古不變的道理。,關於本書,關於如去佛,
簡介
1999年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經濟學和經濟法學雙學位。畢業後歷經證券市場歷練和數次創業經歷,有起有落。在歷練中,喜歡深入思考,喜歡與聖賢對話,涉及儒釋道、哲學、科學諸多領域。將傳統理論與現實相結合形成系統的思維體系和理論體系。
以下簡介引自如去佛新書《道理》自序(該書進入撰寫收官階段)
“如去佛是一個經歷人生苦海在苦海中尋找真理彼岸的普通人。雖然我的苦比起眾生的苦來說算不上什麼,但這些苦讓我思索,讓我在苦中尋找求知前行的喜悅。
如去佛的筆名,源於2006年的一個夢,夢中被突發事件奪去性命。霎那間倍感遺憾,沒有來得及孝順父母,沒有完成心中眾多夢想。東遊上海已經五載,有起有落,常常憑窗西望淚流滿面,不能及時行孝雙親,時時有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恐懼。也時時想,如果有一天我乘真如而去,我又能給世間留下什麼。因此有感而發,遂有此筆名。一切眾生見性者皆得成佛,無心以佛自居,只是一個名稱而已。”
閱讀《道理》前的必讀引言
現在社會上流行很多成功學的書籍和培訓,也有很多成功名人的傳記,成百上千,各取其道。很多人孜孜不倦的學習這些成功的經驗,和追求成功的榮耀。但是每每回想自己創業的經歷、看看身邊創業的朋友和旁觀不少社會上成功與失敗的案例,總感覺每個人都想找到成功的秘笈,而成功者往往是少數,大多數人在現實中遭遇苦海沉淪。本想寫一本成功學方面的書,但寫作過程中發現現實迷誤太多,要把很多道理講透都很不容易。於是決定把“道理”獨立著寫,大家如果明白了“道理 ”,不論成敗得失,至少能收穫更為自信和充實的人生,成敗得失都能一笑而過。世相紛繁,世心浮躁,生涯有限。如何在紛繁中抽絲剝繭、撥雲見日?筆者認為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前人的思想成果是必經之路。世界智慧源泉《周易》、天人合一的《黃帝內經》、道法自然的《道德經》、佛法自性的禪宗、通俗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心理的現代心理學、高速發展的當代科學不得不研,輔以《周易》用哲學的視角演繹的最直觀的哲學導圖,再看紛繁,其心必清,其志必遠也。
由於丹現象談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
于丹《論語心得》有看,獲益匪淺。但同時也看到有人出書批判于丹對於論語的理解存在偏頗。《論語》我沒有研究,只是粗讀,不敢妄斷孰是孰非,即使我研究《論語》,我想我依然不敢妄斷。為何?這其實就是下面要談到的今人對於“文化遺產的態度”:一是尊重;二是虛懷;三是求道。
何為尊重?就是不妄作定論。
古時聖人有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他的閱歷見聞,有他的境界高低。假設聖人在寧靜致遠的心態下,看到一個高遠境界,但不一定能完全用文字表達出來;能用文字表達出來的部分,也未必能被浮躁的世心能完全理解,人有千般,理解自有千般。因此聖人看到的境界和世人能夠理解的境界差距會比較大。因此我們任何人的理解都不能完全去代表聖人當時所看到的境界和想表達的觀點。在聖人的指引,啟發下,結合當前實際,各抒己見,笑談古今,但不必去給聖人貼標籤,不必去爭論誰的理解更對,這是對聖人的尊重。
何為虛懷?就是不要過於執著。
不執著於聖人對錯,也不執著於文字對錯。聖人不等於完人,不等於他的觀點沒有偏頗;流傳的文字也非聖人一人執筆,很多是學生或者後人編纂,手工抄寫,不排除有的經過權勢的篡改,有的被民間誤傳,標點斷句也是後人所為。因此今人手上的版本未必是準確無誤的。他們的對錯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今人在現實中的的取捨。
何為求道?就是尋找亘古不變的道理。
繼承文化遺產,學習過往歷史不是教條的背誦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典籍,也不是簡單評論對與錯,而是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尋找“道”的真相,尋找能指導今人的積極的思想。所有過往思想家,思想者不論我們認為對與錯,都是我們今人思想的樸實的土壤,沒有他們的思想與實踐,也就沒有今人的思想成就。他們的所有思想觀點都是源於這個世界,我們尋找真相是在他們的的啟示下回到對世界的看法。
不論是寫心得,不論是寫批判,其實能靜下心來研究文化遺產與聖賢對話的人都是求道的人,都是同道中人,有益辯論,互相尊重,給今人多一些啟發思考與幫助,相信文明在今人手上能更加輝煌。
由六祖不立文字談文字的兩面態度
《壇經》機緣品第七中有段對話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六祖不識文字,一位法名無盡藏的尼姑問六祖: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理解經文的義理呢?六祖回答:諸種佛法的道理和文字並沒有什麼關係。六祖怕後世誤傳誤解佛法,所以倡導不立文字的。
一方面文字能表達意思,另一方面,文字又不能完全表達意思;也不能決定每個人的理解角度。“道可道”裡面的“道”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理解,一千個人看一部《哈姆雷特》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看報紙的同一個推薦去買賣股票會有一千個結果。
佛曰:不可說、於相離相;熟語說:凡是無絕對;馬克思說:辯證看問題。我曰:不定論。想讓大家明白我心中的“道”,不用文字也不行,用了文字又會有表達的局限性,因此讀者讀本書一不要過於執著於文字表面,而是努力去理解貫穿全書的“道”的精神;二不要執著於自己的理解,想拿起先要放下,放下種種主觀的臆度,回歸客觀的真相。
關於本書
設問:本書是一本講什麼的書?是講易學?中醫學?道家?佛學?哲學?現代心理學?科學?
作答:本書是在汲取易學,中醫學、道家、佛學、哲學、科學、現代心理學中的一些基本思想,但又不是任何一種學說,也不代表任何一種學說。是獨創嗎?沒有獨創。人類文明源遠流長,幾千年的文明與智慧已經博大精深無所不包了。本書思想皆來源於上述思想,但又打破各種思想的定義與束縛,萬物本同源,萬理本同宗,找到各種思想最本源而又相通的地方,結合今人現實生活,講出世間萬物最基本的道理。由此道理,每個人都可以了解萬事萬物,可以去洞悉未來的方向。
設問:那本書到底在講什麼?
作答:如果非要我說本書在講什麼,我只能說,本書在講萬事萬物的道理。
設問:幾千年來,那么多人講道理,《周易》在講變之道理,似乎能演萬物,但幾個人能用好,看來看去都用來算命了;《皇帝內經》講醫道,但中醫似乎能被當今科學證實的很少,真有用嗎?道家在講道之道理“道可道,非常道”,一本《道德經》看完也沒看懂“道”是什麼。佛學在講佛的道理,講“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既然非關文字,看那些佛經又有什麼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也在講道理,但好像都是過時的道理。這本書也講道理,那么多偉大思想都講不清楚的道理,你能講清楚嗎?
作答:其一偉大思想都講清楚了,只是很多時候大家沒有靜下心來看,被各種紛繁看花了眼,被各種迷誤蒙蔽了心。
其二偉大思想講述的道理,你有切身經歷,或者能達到同一思想境界才能共鳴,才能深刻體會,否則對你來說就是一句沒有意義的話。我們找四種人:剛剛識字的學童、飽經人生風霜的老人、博古通今的史學家,超越時空的得道高人,去看一句話“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請問哪一個更能深刻體會這句話?首先來看那位老人。因為他經歷了一生幾十年,能看到自然的變化,看到自己的變化,看到身邊人的變化,看到社會的變化,他理解程度肯定比學童要高。二十歲的人、三十歲的人、四十歲的人經歷時間不同,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會有不同程度。就算是同樣六十歲的人,所處時代不一樣,經歷的順境逆境不一樣,悟性不同,對人生很多道理的感受和理解的角度也會不同。再來看那位史學家,除了能看當代幾十年的變化,更通過潛心研究歷史了解到了更長時間跨度的幾千年間的自然,社會,人類的變遷,他的理解程度自然比老人要更高。最後來看得道高人,通過了解當代,了解歷史,又能夠超越當代,超越歷史,找到一種思維高度,尋覓到一種天道,一種萬變中不變的天機,來洞悉未知,來預見未來。他不僅能最深刻理解這句話,更跳出這句話的束縛,達到另一種境界。
其三我能講“道理”,是當代人能夠認識到的道理,也未必是全部的道理。因為人類社會還有很多未解之迷,對於歷史長河,我們思維的長度只是一瞬而已。但有幸的是我們生在這個年代,這樣一個科技文明高速發展的年代,這樣一個晚於這些偉大思想產生的年代,這樣一個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更能有利於廣泛學習的年代。試想古人能看到多少歷史?看到多少書籍?看到多少宇宙?看到多少科學成果?就算離現代比較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處時期,也沒有出現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家用電腦,和引發社會巨大改變的網際網路。沒有貶低前人的意思,反而前人的思想高度幾乎是今人所不能及的。如果說火箭上天是科技發展積累的必然成果,而前人在歷史條件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能仰觀宇宙天地、俯觀社會人心。這種智慧,這種思維的高度,是令我輩汗顏的。如果說我今天能講萬事萬物的道理,只是因為我學習了他們的思想加上個人閱歷而水到渠成,而離開他們的肩膀,我只是一粒萬千宇宙中渺小的塵埃。
設問:這本書好像很深奧,容易懂嗎?
作答:如果說一個人不懂數學,你和他講數學公式,他可能很難理解;如果一個人不懂火箭的原理,你和他講火箭構造,他可能聽起來很吃力。但是沒有人不懂道理!意識完整的人應該都懂一些道理,只是不太全面、不太系統、不太深入。太陽很大,很有能量,但因為遠,一小片烏雲就能遮擋;陽光千絲萬縷,很近,我們能感覺時時被照耀,被溫暖。“道理”很有力量,因為深邃,一念就能遮障;道理的光芒很近,我們會感覺無處不在,時時啟迪心靈。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道理”的陽光,我們只需要撥開障眼的迷霧,就能見到“道理”的真相。
設問: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本書的觀點?
作答:放下才能拿起。當你仔細端詳眼前的筷子,你還看得清其他事物嗎?當你自信的欣賞著自己的思想成果,你還容得下其他的精彩的思想嗎?想得到智慧,先放下你既往的觀點,拋開既往的一切定義與成見,因為定義而出現門戶,於是出現門戶之見與門戶之爭。萬物本同源,萬理本同宗!不論任何思想高下,吸取人類偉大思想的積極的內涵,並將其轉化為簡單易行的思維工具。因此,靜心靜心再靜心讀完本書,你在本書中都能找到你的觀點所在的位置。
設問:有的例子我見過,好像其他人理解不一樣喔
作答:有些定義和例子引用其他著作,讀者可能曾經讀過。但這些引用放在不同的框架下,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例子的不同內涵,望讀者放下先入為主的思維慣性細細品讀。如相同的菜食,在有的菜餚中是主菜,有的菜餚中是配菜,有的是清蒸,有的是紅燒,有的大火爆炒,有的小火煲煨,各有其味。
關於如去佛
如去佛是一個經歷人生苦海在苦海中尋找真理彼岸的普通人。雖然我的苦比起眾生的苦來說算不上什麼,但這些苦讓我思索,讓我在苦中尋找求知前行的喜悅。
如去佛的筆名,源於2006年的一個夢,夢中被突發事件奪去性命。霎那間倍感遺憾,沒有來得及孝順父母,沒有完成心中眾多夢想。東遊上海已經五載,有起有落,常常憑窗西望淚流滿面,不能及時行孝雙親,時時有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恐懼。也時時想,如果有一天我乘真如而去,我又能給世間留下什麼。因此有感而發,遂有此筆名。一切眾生見性者皆得成佛,無心以佛自居,只是一個名稱而已。
由於本書是一本講道理的書,“道理”就兩個字,但內涵無限,駕馭上筆者有些勉力,時時如身處迷宮,常常需要折返,反省,跳出種種思維陷阱,還要小心的組織語言,怕語言表達出現偏差。所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仍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望讀者多多給與諒解與支持。初衷也在於用我所知拋磚引玉,能讓讀者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不甚幸哉!筆者也會不斷吸取讀者的意見與批評,不斷完善這本書,惟願道理之樹長青,惟願給世人留下一份有益的精神遺產。
此書謹獻給我摯愛的父親母親,獻給我不離不棄的愛人,獻給所有幫助過我的親人摯友,獻給所有世人,獻給日益強大的祖國,獻給這個蔚藍色美麗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