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

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

《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是2018年4月1日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振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
  • 作者:趙振宇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08779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針對將要畢業的學生和剛剛走進職場的新人,幫助他們解決這種困惑,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工作崗位要求,成為一名合格的結構工程師。無論在建築工程的哪個專業方向上工作,設計都是建築工程的源頭,了解設計、掌握設計都非常必要。《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將從結構設計的角度闡述問題。施工、監理、開發商技術部或建築行業行政主管部的從業者雖然工作內容不是設計,但也和設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能夠了解設計的主要脈絡將會對各種相關技術規定有更好、更全面的理解,做起工作來也自然會事半功倍。通過《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的講解使各位的工作“實習期”大大縮短就是《如何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根本的目的。

圖書目錄

前言
文中出現的主要規範
第1講 框架結構
1.1 概述
1.2 框架結構中框架柱截面的選擇
1.2.1 框架梁縱向鋼筋在框架柱中水平錨固對框架柱截面的要求
1.2.2 防止框架梁縱向鋼筋從框架柱直接脫落對框架柱截面的要求
1.2.3 軸壓比對框架柱截面的影響
1.2.4 框架柱截面最小要求
1.2.5 結論
1.3 框架結構中梁截面的選擇
1.3.1 框架梁截面選取
1.3.2 次梁截面選取
1.4 框架結構中板截面的選擇
第2講 電算參數的選擇
2.1 混凝土標號
2.2 鋼筋種類
2.3 水平力與整體坐標夾角
2.4 材料容重
2.5 剛性樓板假定
2.6 模擬施工載入
2.7 規定水平力
2.8 風作用
2.8.1 風荷裁標準債
2.8.2 風壓高度變化係數
2.8.3 風荷載體型係數
2.8.4 風振及風振係數
2.8.5 超高層的舒適度要求
2.9 地震信息
2.9.1 一般參數
2.9.2 抗震等級與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
2.9.3 中震(或大震)設計
2.9.4 自定義地震影響係數曲線
2.9.5 雙向地震和偶然偏心
2.9.6 計算振型個數
2.9.7 重力荷載代表值的活荷載組合值係數
2.9.8 周期折減係數
2.9.9 用於12層以下規則混凝土框架結構薄弱層驗算的地震影響係數最大值
2.9.10 豎向地震
2.10 活荷載信息
2.11 調整信息
2.11.1 梁端負彎矩調整係數
2.11.2 梁活荷載內力放大係數
2.11.3 梁扭矩折減係數
2.11.4 托牆梁剛度放大係數
2.11.5 實配鋼筋超配係數
2.11.6 連梁剛度折減係數及連梁混凝土等級
2.11.7 梁剛度放大係數
2.11.8 混凝土矩形梁轉T形
2.11.9 部分框支剪力牆結構底部加強區抗震等級自動提高一級
2.11.10 調整與框支柱相連的梁內力
2.11.11 框支柱調整係數上限
2.11.12 指定加強層
2.11.13 按《抗震》第5.2.5 條調整各層地震剪力
2.11.14 薄弱層調整
2.11.15 地震作用調整
2.11.16 0.2 V0分段調整
2.12 設計信息
2.12.1 結構重要性係數
2.12.2 鋼構件截面淨毛面積比
2.12.3 考慮P-△效應
2.12.4 按高規或高鋼規進行構件設計
2.12.5 鋼柱長度計算按有側移計算
2.12.6 框架梁端配筋考慮受壓鋼筋
2.12.7 結構中的框架部分軸壓比按照純框架結構的規定採用
2.12.8 剪力牆構造邊緣構件的設計執行《高規》第7.2.1 6-4條
2.12.9 邊緣構件軸壓比小於《抗震》第6.4.5 條規定限值時一律設定構造邊緣構件
2.12.10 按混凝土規範B.0.4 條考慮柱二階效應
2.12.11 過渡層信息
2.12.12 柱配筋計算原則
2.12.13 保護層厚度
2.12.14 樑柱重疊部分簡化為剛域
2.13 配筋信息及荷載組合
2.14 地下室信息
2.15 其餘參數
2.16 補充定義
第3講 計算模型的調試
3.1 超配筋
3.2 位移和扭轉
3.2.1 最大層間位移角限值
3.2.2 扭轉限值
3.3 剪力係數
3.4 薄弱層及嵌固
3.5 結構整體穩定驗算結果
3.6 結構整體抗傾覆驗算結果
3.7 結構舒適性驗算結果
3.8 其他調整
第4講 概念與構造設計
4.1 結構縫與後澆帶
4.2 少牆框架結構
4.3 單跨框架結構
4.4 異形柱框架結構
4.5 嵌固
4.6 平、立面不規則及避免超限
4.7 彈性時程分析
4.8 指導實踐的理論
4.8.1 地震影響係數曲線
4.8.2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4.8.3 反彎點法及D值法
4.8.4 水平荷載傳遞規律
第5講 剪力牆結構設計
5.1 概述
5.2 剪力牆布置原則
5.3 高層建築中的“七個比”
5.4 剪力牆結構其他要求
5.4.1 連梁概念
5.4.2 樓面梁支撐與錨固
5.4.3 底部加強部位
5.5 剪力牆截面設計及構造
5.5.1 剪力牆正截面受壓
5.5.2 剪力牆斜截面受剪
5.5.3 剪力牆截面配筋(構造邊緣構件)
5.5.4 剪力牆截面配筋(約束邊緣構件)
5.5.5 剪力牆截面配筋(牆身分布筋)
5.5.6 連梁截面配筋
第6講 框架-剪力牆結構
6.1 概述
6.2 框架-剪力牆結構中剪力牆的布置原則
6.3 框架-剪力牆結構的抗震等級和地震剪力調整.
6.4 帶框線剪力牆的截面設計及構造
第7講 框架-核心筒結構
7.1 概述
7.2 平面布置
7.3 截面設計
第8講 複雜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8.1 帶轉換層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8.2 錯層結構
8.3 連體結構
8.4 豎向體型收進、懸挑結構
8.4.1 多塔結構
8.4.2 單塔豎向體型收進結構
8.4.3 懸挑結構
第9講 天然地基及基礎設計
9.1 天然地基承載力
9.2 基礎埋置深度
9.3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
9.4 獨立基礎及牆下條形基礎
9.4.1 基礎底面積計算
9.4.2 基礎結構設計
9.4.3 基礎沉降計算
9.5 柱下條形基礎
9.6 高層建築筏形基礎
9.7 地下室外牆
第10講 樁基礎設計
10.1 樁基設計等級
10.2 單樁承載力特徵值
10.2.1 普通抗壓樁單樁承載力計算公式
10.2.2 大直徑抗壓樁的單樁承載力折減
10.2.3 開口抗壓樁單樁承載力計算公式
10.2.4 嵌岩抗壓樁單樁承載力計算公式
10.2.5 液化效應及其對單樁承載力的影響
10.2.6 樁身強度對單樁承載力的影響
10.3 樁基豎向承載力計算
10.4 軟弱下臥層驗算
10.5 沉降驗算
10.6 抗拔樁
10.7 布樁原則
10.8 樁基構造要求
10.9 承台計算及構造要求
10.10 工程前試樁及工程後試樁
10.10.1 工程前試樁
10.10.2 工程後試樁
10.11 預製樁沉樁可行性分析及沉樁注意事項
10.11.1 沉樁可行性分析
10.11.2 沉樁注意事項
第11講 施工圖審查中的常見問題
11.1 荷載取值
11.2 YJK計算參數
11.3 結構設計總說明
11.4 基礎
11.5 梁
11.6 板
11.7 牆柱
11.8 樓梯
11.9 其他
附錄 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20150521)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