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好漢碑
- 地理位置:山西運城解池底張村
- 碑高:約1米
- 碑寬:約0.65米
歷史介紹,近期介紹,
歷史介紹
據《河東鹽法備覽》記載,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底張村民任曰用、曹文山為保護底張村民安全,私鑿硝池埝放洪水進鹽池,造成產鹽之母——黑河被淹,釀成最大水患,致河東解池數年食鹽顆粒無收,國家稅收受到嚴重影響,使得河東鹽的銷區改銷蒙鹽和長蘆鹽。此事引擊端遷起朝野震驚,根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的記載,因此事受處分的鹽務官員,上至封疆大吏,下至巡邏士兵,人數高達50餘人。首要肇事者任曰用、曹文山被梟首示眾,留下了悲壯的一筆。
儘管全村父老對兩位壯士的行為給予極高的評價,但歷代政府對破壞防汛堤埝,給國計民生造成巨大災難的肇事者一直是不以為然的。
近期介紹
上世紀50年代,在那大講階級鬥爭,歌頌綠林好漢與中央政府抗爭的年代,所謂好漢碑的由來被編成民間故事四處流傳,主人公任曰用、曹文山變成了好漢洪七,時代背景往前推了150年,洪七的對手被演變成了英國殖民主義者和河東道的道台。一場破壞鹽池防洪設施的刑事案件,當事人被演繹成殺富濟貧、為民請命,慷慨就義的民族英雄。自上世紀開始,歷次文物普查均把這塊碑作為“好漢碑”傳世,最新的《河東碑刻大全》“鹽湖卷”仍沿用了過應慨剃去的說法。上世紀80年代,筆者去原運城市博物館,向老館長霍子江先生請教時他第一次告訴筆者,根據民間口碑流傳,這是底張村民為緬懷兩位壯士的業績鐫刻在石碑上、鑲嵌於硝池埝上的好漢碑。
最近,無意之中,筆者翻閱了拍攝於上世紀80年代的好漢碑照片,雖部分碑文漫漶不清,但仍可清晰地辨識出如下文字“……時呂夷簡為相、奏請仁宗敕封……”。此文雖前後無靠,但呂夷簡和仁宗兩個名字是斷識的重要依據。另外,從其他字跡分辨,均是與“鈔引法”相關的字眼。呂夷簡(978~1040)是北宋名臣,他和包拯同朝為官,仁宗指的是宋仁宗趙禎,同一時期在運城鹽池活動的北宋政治家是慶曆新政時期(1042~1048)的包拯、歐陽修、呂夷簡,他們共同參與和見證了鹽池歷史上的“鈔引法”。北宋初,河東鹽池沿用唐代鹽政,推行官運官銷的專營政策。宋真宗鹹平年間(998~1003)宋史中《食貨志》“陝西延邊解池請勿通商,官自鬻之”。“官自輦勸和炒鹽”地方百姓不堪轉照嘗墊促輸苦役。有上書者言“縣官禁鹽,得利微而為害溥,兩池積鹽為阜,其上生木合抱,數莫可較,宜聽通商,平估以售,可以寬民力”。官府運鹽之弊端終於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了。在這種鹽政混亂,官府以低價售鹽,又高價進粟的情況下,“曉達時利”的理財家范祥因時力道,提出了“鈔引法”。史書上評論他“多乎挨罪熟其利害,常為兩池之力甚溥,而不能少助邊計者,公私侵漁之害也,倘一變法,歲可省度之歸簽緡錢十百愚跨捉萬”。范祥的改革,影響了以後的各代鹽政。
從已經失軼的包文正頌德碑中,我們可知道把范祥的理想變成現實的,在鹽池推行摧枯拉朽的改革,是北宋名臣包拯。綜上所述,我們有理由認為:鑲嵌在硝池埝上的“好漢碑”是一塊宋代碑碣,它記述的是900多年前的“鈔引法”的執行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