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測試

好友測試

所謂好友測試,只能判斷出你依然還在誰的好友列表里,而無法判斷出你們的交情深淺,甚至是不是因為禮貌、或是需要業務往來而關注的對方。別以為加了微信就是真朋友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好友測試
測試,背後原因,

測試

儘管知道這是一種腦殘行為,但筆者還是本著求真求智的精神,親自測試了一下,為大家揭開真相。結論是:這項功能根本無法達到“好友測試”的目的。
這裡有兩個關鍵點:其一、傳送群發訊息被計為系統行為,而不是個人點對點的社交行為,因此在個人對話框內看不到已發訊息,只有好友回復後才能收到訊息,不然瞬間數百條的聊天框彈出來,手都要點軟了,你甚至看不到哪些人回復了你的訊息。其二、這項功能無法測出對方是不是還是你好友,因為是不是好友需要點對點的傳送訊息,如果對方不是你好友,系統才會彈出是不是要通過好友驗證的回覆,而群發助手推送的訊息是系統行為,信息能不能準確到達,並不會做出提示,因此根本無法判斷。
顯而易見,群發助手是用來群發節日祝福的。

背後原因

1、這是微信普及“群發助手”的公開課
微信角度來看,群發助手這項功能是微信4.0版本開發出來的一項功能,作用是節假日向好友群發節日祝福。因為節假日群發簡訊這個需求實在太大,看似微乎其微的1毛錢簡訊,每年有上千近萬億的市場規模, 微信自然不肯放過這一潛在市場空間,所以很早以前就開發了這項功能,但這項功能的普及直接會觸犯各大簡訊運營商的利益,有免費的簡訊祝福,誰還會發付費簡訊啊?
所以微信君把這項功能埋藏的很深,要通過我-設定-通用-功能-群發助手-開始群發6個步驟才能到達,這就導致了這項功能很難被普及的尷尬現狀,和微信打電話一樣,只能是一項小眾人才知道會用的一項功能。但,微信很清楚自己微信系統里的bug,在這個節骨眼上,用戶都有查看好友是否單項解除好友關係的需求,何不自導自演整一出“遊戲”,讓大家在無厘頭的測試過程中,感受到這項群發助手的便捷之處。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微信自導自演的一次病毒遊戲,一場精彩的微信公開課。
2、這是微信泛社交之後的一次大洗牌
這兩天有個段子說,微信生於約炮,興於代購,卒於好友測試。這背後反映出來微信生態發生的微妙變化。過去微信是熟人社交帶有極強的私密屬性,好友大多是通過手機通訊錄、QQ導入的熟人關係,大家的社交只是轉移了一個新陣地,圈子維護負荷並沒有加大,因此微信呈現出了良性的增長態勢。
後來隨著微信用戶基數的加大,微信群、微信公眾賬號等更多連線通道的建立,很多人微信好友不知不覺多了起來,特別是代購行業的興起,盲目加好友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現象,使得微信變成了泛社交平台,某種程度上具備了公共屬性,這種情況下微信的體驗感有所降低,朋友圈輪番的代購廣告,一些非“好友”的雞湯刷屏,導致微信的熟人圈子關係面臨嚴峻的挑戰,微信也做了5000人好友的上限設定,但並不足以最佳化整個亂象叢生的生態。
於是滋生了,大家都想做好友測試的一種潛在需求,泛社交的關係本來就弱,大家都有清理殭屍“好友”的一種需求,一是,把個人朋友圈隱私暴露在一些不相關的人面前,讓人很不安,二來,單項解除好友關係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讓人很不爽。
3、這是遊戲化社交模式催生的無聊經濟
不得不說,社交平台依附著龐大的用戶流量和病毒式的傳播能力,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最早,微信打飛機、全民跑酷等排行因素,引發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社交遊戲熱潮,遊戲開發商發現,遊戲的功能帶感、視覺體驗、可玩性等因素都敵不過用戶之間的排名攀比,禮物饋贈、無聊消費等需求。換而言之,社交平台顛覆了遊戲的基礎生態,從二維的遊戲本身延伸出一種三維空間內容,遊戲外的遊戲。
火爆一時的“圍堵神經貓”還有這兩天的七夕親吻等等頻繁刷屏的遊戲都是基於這個原理火爆起來的。
“好友測試”本質上也是一款社交遊戲,只不過它的載體正是微信生態本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