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子軍(世界最大的女童組織)

女童子軍(世界最大的女童組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簡介

童子軍最早是1910年在英國成立的國際組織。在英國,10至15歲的女孩可以成為女童子軍。每個女童子軍團分為幾個小組,稱為小隊。幾個小隊的隊長一同開會,決定軍團進行什麼活動。活動多種多樣,但女童子軍就像男童子軍一樣,常進行戶外活動,例如遠足,露營。女童子軍可借著學習技能並通過測驗獲得徽章,代表最高榮譽的獎章是巴登----鮑威爾獎章。全球共有800萬女童子軍和女幼童軍,遍布100多個國家。女童子軍的四個世界中心是印度,墨西哥,瑞士和英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童子軍
  • 外文名:Girl Scouts of the USA
  • 創立於:1912年3月12日
  • 地點:英國
  • 性質:女童組織
簡介,組織歷史,創世人,組織發展,組織規程,組織活動,人才搖籃,

簡介

美國女童子軍(Girl Scouts of the USA)創立於1912年3月12日,是世界最大的女童組織,其創始人是洛夫人。該組織強調女性領導,培養女孩品德、樹立女孩信心。童子軍還提供其他學習生活-工作技能的機會。據它的網站介紹,美國女童子軍仍然學習傳統的烹飪、手工藝品製作和戶外野營,還可以學習財務知識、產品設計、商業開發、數碼電影製作和網站設計,並獲得這些方面的“全國精通徽章”。

組織歷史

美國女童子軍這支隊伍,至今已有百年歷史。100年前,婦女在美國社會處於弱勢地位,很少有人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有選舉權,她們都把幸福寄托在婚姻家庭上。朱麗葉‧洛就是其中的一員,但不幸的婚姻生活給她帶來了莫大的痛苦。

創世人

洛夫人於1860年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小時候,她是家人的掌上明珠,生活得無憂無慮。她有很多愛好,也有很多新鮮想法。大家給她起了個外號,叫“風帆鼓鼓的小船”,還有人叫她“黛西”,這個詞在英文中有精力充沛的意思。 25歲時,洛夫人的一隻耳朵受到感染,聽力逐漸下降,保守的醫生不敢給她運用還未經過臨床試驗的新辦法,但靠舊有的治療手段已無能為力。洛夫人勇敢地鼓勵醫生嘗試新方法,結果手術沒有成功,那隻耳朵幾乎全聾,但她並不後悔。 26歲時,洛夫人和英國棉花富商威廉結婚。婚後,她依舊保持著快樂的天性,喜歡到處旅遊:夏天待在倫敦,秋天去蘇格蘭牧場度假,冬天回到美國。她跑遍了整個歐洲,還去過埃及和印度。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她回到美國幫母親建立療養院,照顧從前線回來的傷員。但丈夫逐漸厭煩喪失了一半聽力、又不受自己控制的妻子。1901年,威廉就開始不斷地提出離婚,洛夫人卻沒放在心上。直到一次旅遊回家時,洛夫人看到一個陌生的女人正舒服地坐在她家的沙發椅上,自強的她受不了這種侮辱,決定離婚。但離婚程式還沒走完,丈夫就因病去世,他將所有的錢和企業都留給了情婦,妻子只能成為企業的一名管理者。洛夫人並不怨天尤人,她依靠律師和親人的幫助艱難地打官司,終於爭取到了應有的財產份額。 自身的遭遇讓洛夫人萌生了一個念頭:何不把女孩們組織起來,教給她們工作技能和獨立的精神,讓她們成為“積極的公民”?1912年3月12日,她在喬治亞州創建了“美國女童子軍”,雖然當時只有18名女孩,第一名會員還是自己的侄女,但她很興奮,給親友打電話說:“我為全州、全美國甚至全世界的女孩辦了一件大好事!我們今晚就要準備活動了!” 1927年1月17日,美國女童子軍的創立者朱麗葉-洛夫人在喬治亞州的薩凡納逝世,終年67歲。
女童子軍女童子軍

組織發展

洛夫人招集了18名女孩成立女童子軍。 洛夫人親自訓練這18名女孩,並鼓勵她們:“女人一生不僅是悶在家裡做糕點或洗衣服,你們要成為職業女性,在藝術、科學、商業等各個領域擁有一技之長。” 在洛夫人的精心管理下,女童子軍組織像滾雪球般越做越大。1927年洛夫人逝世時,她的女童子軍已經擁有16萬名成員,並且有了自己的制服、書本,各大高校紛紛為她們提供工藝課程和獎學金。自此,女童子軍就一直活躍在時代的潮頭。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她們參加了很多救濟活動,收集衣服、食物和玩具,到醫院和社區的罐頭工廠工作;60年代,社會動盪時期,她們開展“戰勝偏見”的行動;八九十年代,她們推出“生態行動”和全國環境計畫,還針對兒童吸毒、年輕人自殺等社會問題發行了一系列積極引導的出版物。 1911年,洛夫人同“英國女童子軍” 的創建者巴登-鮑威爾女士進行了商議。第2年,洛夫人招集了18名女孩成立女童子軍。 到1927年,美國女童子軍的人數已發展到167925人。洛夫人因婚姻不幸生活很痛苦,所以她鼓勵女孩子要有才略。

組織規程

女童子軍女童子軍
在美國,無論在學校、家庭、城鎮或郊野,都經常能見到穿制式服裝的女童子軍身影。但她們見面時,總是將左手的中間三指併攏,與對方相握,她們統一行動、訓練有素,就像一個緊密的整體。 如今,在美國,5至17歲的女孩都可以加入女童子軍,根據年齡可分為幾個級別:幼女童子軍(5—6歲)、小女童子軍(6—8歲)、少女童子軍(8—11歲)、中級女童子軍(11—14歲)和資深女童子軍(14—17歲)。此外,18歲及以上的男女可以成為成人會員,擔任義工、輔導員、董事會成員等,其中受薪雇員不到1%,絕大多數是義務服務。每個等級有不同的制服:5—14歲的女孩穿著挺括的白襯衫、綠色馬甲和一條肩帶,肩帶別著自己得到的徽章;資深女童子軍則加圍巾以區別;成人會員穿海軍藍上衣,女士圍圍巾,男士戴領結,別著資深會員的徽章。
美國女童子軍的總部設在紐約,有300多個分會,如今約有370萬名女孩會員和八九十萬成人會員,是世界上最大的女童組織。每年,都有大批剛入隊的女童子軍在“前輩”的帶領下宣誓:“我以名譽擔保,將盡力服務上帝與我的國家,永遠幫助他人,並遵守守則。”她們的守則包括:誠實、勇敢、奉公守法、日行一善,團結所有女童子軍姐妹等等。這群女孩,就像向日葵追逐太陽一樣,在道德觀念的指引下生機勃勃地成長。

組織活動

女童子軍每月定時聚會,學習各種生活常識,做些手工藝品,參加唱歌、體育活動或遊行。女孩子通過這些活動接觸社會,既克服膽小害羞的毛病,也體會營生的艱辛和樂趣。此外,如此豐富的各種活動使她們的童年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在玩樂中既得到教益,也樹立起競爭的信心和勇氣,以及體驗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值得一說的是,團隊在活動中貫徹獎勵制度,只要學會一種技能或完成一項任務就發一枚徽章,女孩子們樂此不疲地去爭取。 女童子軍是非營利的志願組織,活動經費多靠自籌,除交年費7美元外,每次參加活動都要交費,賣餅乾活動是籌集經費的門道之一。“餅乾銷售”是女童子軍“掙”徽章的王牌活動。每年4月是“餅乾義賣期”,她們親手烤制印有童子軍標誌的餅乾,然後三五成群地出現在超市、教堂、電影院、戲院、體育館等門口,或擺個小攤,或推著手推車叫賣。餅乾通常有十來種口味,三四美元(1美元約合6.4元人民幣)一盒。
可別小看了女孩子們賣餅乾的威力,這項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活動,已成為女童子軍活動經費的重要來源,每年能帶來大約7億美元的收入!美國密西根州迪爾伯恩市一名15歲的女孩賣掉了1.7萬盒餅乾,創美國餅乾銷售個人紀錄,她因此得到了女童子軍徽章和歐洲冬季10日游的獎勵。

人才搖籃

女童子軍女童子軍
女童子軍的隊伍不斷地壯大,靠的是以培育有益於社會的人為本,它體現在女童子軍的守則和義務上。如公正、誠實、友好待人、幫助他人、每天做一件好事等等,顯然,這些守則和義務,就是為人立身處世的準則。女童子軍在它的陶冶下,通過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經風雨、見世面,學到了許多本領,交了很多朋友,這對她們的未來大有好處。我的小外孫女在隊里學會了做糕點,就帶些回家給我們品嘗;隊里有人需要幫助,她就把自己不捨得花的小積蓄捐出去;她為能穿上女童子軍制服、在校內外做些有益的事而自豪。 今日美國,像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前總統夫人勞拉·布希、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以及康州的女州長喬迪·雷爾、美國電視記者凱蒂‧庫里克(Katie Couric)、前參議員伊莉莎白‧多爾(Elizabeth Dole)和女演員達科塔‧芬妮(Dakota Fanning)等都曾參加女童子軍!美國女童子軍在其官方網站上自豪地介紹說,從這個組織走出過許多成功女性,還列了一個很長的名單,遍布美國政界、商界、文化界各領域,如現任等。 希拉蕊上國小前就加入了幼女童子軍,並在這裡早早地鍛鍊了自己的活動能力。“我組織隊友們玩遊戲、參加運動會和狂歡節,既有意思,又可以做慈善募捐。地方報紙《帕克里奇倡導報》還曾發表過一張我和隊友們捐出一紙袋善款的照片,當時我12歲,錢是通過舉辦街區模擬奧運會籌到的……在女童子軍中,我不記得有哪位長輩或老師對我說過‘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或‘女孩子不應該這樣做’之類的話。我向來都以簡單利索為準則,頭髮不是披散下來,而是紮成馬尾辮,或者用發箍往後固定住——這樣在賣餅乾時才不會礙事。”由於表現突出,希拉蕊曾被選中參加7月4日的國慶遊行,並贏得過一條綴滿勳章的綬帶。希拉蕊由衷地說:“諸多機會和榮譽,讓一個女孩越來越自信。”後來,她的女兒切爾西·柯林頓也加入了女童子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