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秘要》是中國古代有關女性的醫書。
基本介紹
- 外文名:Female Department Secretary
- 中文名:《女科秘要》
- 類別:醫書
- 語種:中文
- 裝幀:平裝
《女科秘要》是中國古代有關女性的醫書。
《女科秘要》是中國古代有關女性的醫書。醫書介紹敘屬性:東坡雲。藥雖進於醫手。方多傳於古人。旨哉是言。談岐黃者詎得昧所自來乎。胎產之系人聞名於天下。聞渠有秘方一帙。遞相師承。久而弗替。惜世莫得而見之也。予友陳子秉元。自言其...
《女科秘旨》是清人輪印禪師(公元1771——公元1711年)著的一部中醫著作。卷一 安胎論 凡孕婦脾胃旺.氣血充足.則胎安產正.子亦多壽.何用安胎.若氣血衰.脾胃弱.而飲食少.則虛症百出.或孕成數墜.而子不壽.是必資藥力以助母胎.並壽子也.夫精血會凝而成孕.精氣蒸胃而遂嘔.血少肝虛.加愛...
何氏女科百十三方秘授要術 《何氏女科百十三方秘授要術》是佚名撰,清代吳筱岩抄,成書年代不詳。內容簡介 是書論婦科經、帶、產、胎各證及兼證一百十三證,載有《七十二靈方》,為證藥相參之書。版本信息 現存吳筱岩抄本,藏於中囡中醫研究院圖書館。
女科秘笈 《女科秘笈》是清代鄭照山著述的一部婦科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內容簡介 書中按婦科常見病證類分為五十四門,分述各病的病變機理及治療,錄載各通用方、秘傳方四百五十餘首,許多秘方較為獨特。版本信息 現存抄本,系從鄭山門人顧平卿處借錄而來,藏於蘇州大學圖書館。
又名《女科實驗秘本》。清代陳蓮舫編。成書於宣統元年(1909年)。作者指出:“婦人陰性偏拗,幽居多郁,七情所染,堅不可破,且面加粉飾,語多隱諱,僅憑切脈一端,下藥豈能免誤。”遂基於臨證經驗並選集諸家論說以考證婦女病證之病因、病源,分經脈、胎前、產後、雜證予以論述。論後附有按語,證後列述方藥,...
世之醫者,得一方輒以自秘,取一效即以自多,人病在身而渠病在心,且弗之藥,是尚可以言醫,薛君以名醫致身,不自秘而以示人,將欲致人人於名醫。中丞翁撫綏畿輔,振衰剔弊,既登斯民仁壽之域,復布其醫書,欲壽斯民於無窮,茲非仁者之事哉。是宜梓之,以訓於世,觀者毋徒執其方而求得其心焉,則...
紅花散,中藥方劑名,出自《胎產新書·女科秘要》卷三。具有推血下行之功效。主治婦人月經從口鼻出,五心發熱,咳嗽氣急。組成 紅花、黃芩、蘇木各八分,花粉六分。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先服紅花散七帖,再服冬花散止嗽下氣,不須五七帖即安。功用 推血下行。主治 婦人月經從口鼻出,五心發熱,咳嗽氣急。
戈存橘秘用女科傷寒秘要一袖釵 《戈存橘秘用女科傷寒秘要一袖釵》是明·陶華(字尚文,號節庵、節庵逆人)編著的一部婦科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明正統十年(14445)。內容簡介 書中對女科傷寒作了介紹。版本信息 現存抄本,藏於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圖書館。
《秘傳女科原病要言》是近代的一部婦科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1927年。內容簡介 本書從氣血及六淫等方面闡述婦科疾病,經、帶、胎、產的病因及其臨床診斷、用藥宜忌等,載方共一百四十餘首。另附《脾胃論》一篇,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強調婦人各證,以調和脾胃為先。版本信息 現存民國初抄本,藏於中國中醫...
《茅氏女科秘方》是2015年12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明] 茅友芝 、王春艷、楊編著。可分為胎前、產後、妊娠傷寒三大部分,既有歌訣,又加論述,按症立方,隨症加減,辨證簡潔明了,方藥絲絲入扣。內容簡介 《茅氏女科秘方》抄本一卷,明代茅友芝輯。《茅氏女科秘方》可分為胎前、產後、妊娠傷寒三...
先生不欲秘活人方,既手刊各種書,又遺屬盡刻所著,令嗣遵之,次第行於世,為世利賴。今令孫心典一兄,又以醫學成先志。檢先生所選女科要旨,將付梓人,以年與君家世有往來之誼,命作弁言。余既心好先生書,復嘉其後人之能善承家學,存心濟人,功誠偉焉。不揣固陋,因為之序,候官林鴻年拜手。(心典...
調中和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一。主治胎氣攻心。妊娠過食辛熱,毒物熱積胎中,以致胎兒不安,手足亂動,上攻心胞,母多痛苦。症見母多煩躁痛苦,兩脅疼痛。組成 大黃、石膏各一錢,檳榔、枳殼(麩炒)、黃芩、知母各八分,黃連六分,黃柏五分,柴胡三分。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主治 胎氣攻心...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婦科卷):胎產新書》是2014年12月1日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仲瑛、於文明。內容簡介 《胎產新書》,又稱《竹林寺三禪師女科三種》、《竹林寺女科全書》、《濟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書》,清竹林寺僧人撰寫,清吳煜校訂,全書分《女科秘要》、《女科秘旨》、《女科旨要》...
加參生化理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六。主治產後陰氣、陽氣俱虛,手足冷厥者。組成 川芎、黃芪一錢,當歸、人參各三錢,姜炭、炙甘草各五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產後陰氣、陽氣俱虛,手足冷厥者。加減化裁 服上方厥回,痛塊未除,暫減參、芪,俟塊痛已除,仍用參、芪,加桃仁十五粒,姜...
胎前漏紅 胎前漏紅是一個病症名稱。胎前漏紅,病證名。 ①指激經。《女科秘要》卷二:“有孕,紅來如行經,應期每月一至,此是漏也。” ②泛指妊娠期間陰道流血,稱胎前漏紅。參見胎動不安、胎前動紅條。
救誤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七。具有補氣健脾,行氣消脹之功效。主治產後中氣不足,中滿,或噯氣虛飽,及誤用耗氣順氣藥,致膨脹危症。組成 人參二錢(虛加二錢)(6g),白朮三錢(9g),白芍,神曲(炒)各一錢(3g),大腹皮(洗),陳皮各四分(1.2g),當歸三錢(9g),茯苓一錢五分...
和氣散 和氣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出自《女科秘要》卷二。組成 陳皮8分,桔梗8分,厚朴8分,小茴8分,益智8分,藿香8分,砂仁5分,蒼朮4分,甘草3分,丁香3分,木香5分。主治 胎前胎氣不和,惡阻吐逆,不思飲食,腹中作痛。附註 原書用本方治上症,去丁香、木香。一帖可愈。
川椒白芷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二。具有除濕殺蟲止癢之功效。主治妊娠陰癢。婦人受妊後,不節房勞,陽精留蓄因而作癢。組成 川椒(去目)一兩,白芷一兩五錢。用法用量 水煎,服頭煎,以二煎洗患處。功用 除濕殺蟲止癢。主治 妊娠陰癢。婦人受妊後,不節房勞,陽精留蓄因而作癢。方義 方中川椒...
補中去毒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七。具有補氣血,去毒之功效。主治產後乳生癰,巴破出膿,寒熱往來如瘧,一日一發,或二三日一發。組成 黃耆、銀花、茯苓各一錢,人參、白朮、生地各二錢,甘草、連翹各四分,當歸二錢,青皮三分,白芷五分,烏梅一個,大棗一個。功用 補氣血,去毒。主治 產後...
加味生化補中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六。主治產後氣短似喘。組成 川芎、茯苓各一錢,當歸、人參各三錢,乾薑四分,炙草五分,桃仁十二粒。用法用量 新罐煎服。主治 產後氣短似喘。加減化裁 如汗多,不用茯苓,加黃芪一錢,五味子十粒。附註 若日久食少,聞藥即吐,及誤用寒藥、食寒物,...
調中和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六。主治產後嘔吐,服安胃行血湯與加味六和湯而胃和嘔止痛止,但氣血不行,食少者。組成 人參、白朮、當歸、扁豆各一錢,茯苓二錢,甘草、陳皮、乾薑各四分,山藥一錢五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產後嘔吐,服安胃行血湯與加味六和湯而胃和嘔止痛止,但...
加減八物柴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四。具有理血分,清虛熱之功效。主治經閉不行;血閉不行,骨蒸潮熱,脈虛者。歌訣 加減八物柴胡湯,參苓芍草生地當;麥冬知母柴竹葉,汗加地骨無汗丹;熱甚黑姜參神效,脈虛經閉熱潮安。組成 人參三錢,茯苓、白芍、地黃、知母、麥冬、柴胡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胎前腳痛 胎前腳痛,病證名。《女科秘要》卷二:“此下元氣血虛弱,又兼風邪,宜行氣行血,服烏藥順氣散。”
胎前昏迷 胎前昏迷是一種病證名。胎前昏迷,病證名。因孕婦素體虛弱,孕後血聚養胎,以致血不能上榮頭目,而發為頭暈眼花,重者於發病後可卒然昏倒。治宜補益氣血。用八珍湯、人參養榮湯;或結合針灸治療。《女科秘要》卷二:“胎前昏迷,忽然倒地,乃血去養胎,母無精神,承兒不住,故眼花頭暈。”
加參寧肺止嗽生化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七。主治產後虛弱,百日內患風寒咳嗽,聲重有痰,或身熱、頭痛、無汗。組成 川芎、知母、訶子皮、瓜蔞仁、生地各一錢,當歸三錢,兜鈴、桔梗、甘草各四分,款冬花六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產後虛弱,百日內患風寒咳嗽,聲重有痰,或身熱、頭痛、無汗...
胎前頭痛,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多因孕後陽氣虛衰,感受風邪;或因孕後聚血養胎,陰虛陽亢,及血虛血不上承而致頭痛。感受風邪者,兼見發熱惡風,頭痛連及項背,宜疏風止痛,用川芎茶調散;陰虛陽亢者,兼見頭脹而熱,煩躁易怒,甚則耳鳴,宜平肝潛陽,方用天麻鉤藤飲;若無外感風邪,或陰虛陽...
胎前怔忡,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亦名胎前恍惚。此證多因孕婦平素血虛氣弱,孕後聚血養胎而益虛,以致心血不足,心神失養,而致心神恍惚,驚悸怔忡,心煩失眠等。治宜補益氣血,養心安神。若驚悸不安,夜臥不寧者,宜大聖散;若血少神虛,心神不寧者,宜養榮湯;若心氣虛而神不安者。宜定志丸...
胎前白帶是一種婦科疾病。定義 來由 胎前白帶,病名。見《女科秘要》,即妊娠白帶: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亦稱胎前白帶。婦女一般在孕後白帶較平時稍有增加,如超出正常現象,則稱妊娠白帶。本證多因孕後脾虛運化失職,濕濁下注,或胞虛寒冷,寒濕凝滯,傷及沖帶二脈,以致白帶量多。治法 可以...
胎前乳腫 胎前乳腫,病證名。見靜光禪師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妊娠乳腫。詳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