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介紹
女妖洞在懸崖絕壁上,5億至4億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女妖洞距離崖底有20米。資料上講女妖洞洞口常年往外流水,雨季洞水如柱,噴射而出,從2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跌下來,落到20米外山坡上,濤聲如雷,氣勢壯觀。旱時水流如帶,沿著裸露的岩壁流下,匯入崖底深潭。我們來的時候沒看到這樣的美景,遺憾!據當地民間傳說,古時洞中有女妖棲息,故名
女妖洞。女妖洞原本無水,與
紫團洞暗中相通。棲息在洞中的女妖,長得異常美麗,專門喜歡出洞攝取過路的男人,將他們擄到洞中,吸乾精髓,把人折磨死。1002年(宋鹹平五年),楊六郎率軍途經此處,水月觀音託夢給他:為國盡忠,為民除害,乃元帥本色。翌日,楊六郎大戰女妖,女妖打不過武藝高強的
楊延昭,只好退回洞中。楊延昭恐她再出來害人,便把大槍插在洞口。從此女妖不敢出來害人,氣得號啕大哭,眼淚流到洞中,變成泉水流到洞外。
太行山與女媧
千百年來,有關女媧“鍊石補天”和“兄妹成婚”等神話傳說廣泛流傳、膾炙人口。對於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人們只是局限于欣賞、陶醉或玩味、品評,並沒有什麼人去認真地追究和嚴肅地思考這些傳說故事的產生原因和來龍去脈。“神話傳說是歷史的影子”,女媧、伏犧“兄妹成婚”故事所說的“崑崙山”,實際上就是指
西北地區“崑崙山”余脈延伸所致的山西太行山地區。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
太行山除了又名“太形山”、“五行山”之外,古代還有過“
女媧山”和“皇母山”的別名。與幾千年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為數眾多的男性“天子”相比,女媧所享受的這一殊榮,真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絕無僅有。 據南宋羅泌《
路史》載:“‘女媧’又曰‘皇母’。注‘太行’一日‘皇母山’,亦曰‘女媧山’。”又崔伯易《感山賦序》曰:太行一名“皇母”,一名“女媧”。又據《
澤州府志》卷六“山川”: “陽城縣·莽山:縣東南四十里。謂漢光武追王莽至此。俗稱‘王
莽山’……田氏曰:《
水經注》沁水以西為王屋山,則此山即王屋。崔伯易《感山賦》云:一日‘皇母’。雲女媧於此鍊石補天。按:今(河南)
濟源有‘
女媧山’,一日‘女山’,古老言為‘皇母山’,地界相接。”
據以上記載可見:以“女媧山”命名
太行山的重要原因,是在距今八九千年的遠古時期,人類兒女在遭受了嚴重的洪水和強烈的地震災害以後,在太行山地區進行了長時間、大面積的抗災救災活動,拯救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寶貴生命。古代
山西“土瘠民淳,儉而好禮。不經之祀,絕而弗尚”。(元朝
宋翼《新修成湯東廟記》,澤州府志卷45)根據古代《禮記》“法施於民則祀之,能抗大甾則祀之,能御大患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的禮制原則,太行山地區人民不僅在當年女媧所經行和活動過的地方修建廟堂、行宮以供祭祀,而且把她居住、活動過的“太形山”改易命名為“女媧山”、“皇母山”,可見女媧在這裡所享受的尊重之隆和規格之高。據《
列子·湯問》記載:“昔者
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天)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
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
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這則記載所說的“天傾西北,
地陷東南”情況,在山西
晉東南太行山地區很多地方都可以親眼看到。不少山脈斷層紋理呈現西北高、東南低的傾斜降低狀態。這種地質結構,只能是遠古時期地球
大陸板塊互相衝撞,造成邊緣斷裂、抬升所形成。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滲雜、混和著中華民族祖先對遠古人類災難歷史的久遠記憶。
位於
壺關縣、
陵川縣之間太行大峽谷以南的媧皇嶺,是一處非常重要的女媧活動遺蹟,這座山嶺高聳人云,氣勢磅礴,由西向東,匍匐延伸,長達數十公里。汽車在沿著山脊延伸的林慮公路上馳騁行駛,仿佛飛馳於九霄雲天,心旌搖盪,恍若天神。山嶺中段有媧皇廟一所,在原來正殿的西牆鐫有石碑一塊,記載著這座廟宇的古老歷史。遺憾的是,由於曾經用石灰水粉刷過碑面,導致碑文字跡漫漶,未能拓製成拓片以供研究。以筆者之見,這座媧皇嶺和媧皇廟,都是當年女媧巡行太行山時的經行之處;媧皇嶺的名字與太行山別名“
女媧山”、“皇母山”存在著直接關係。
另據方誌記載,在屬於太行山邊緣地區的河北省
涉縣索堡村
唐王山、
涉城鎮北崗村、
城關鎮河南店、
張家莊雲頭山、河南省林縣以及
淇縣靈山等地,都有女媧遺蹟分布。其中涉縣媧皇宮依唐王山山勢而建,雕樑畫棟,樓閣雄偉,雲霧繚繞,形勢巍峨,是國內現存女媧遺蹟中最為美麗、輝煌的紀念性建築。據記載,其創建時間是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齊以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而河南省淇縣靈山
媧皇廟,乃是與《
封神演義》所寫“
商紂王淫詩戲女媧”故事聯繫在一起的古老、重修建築,其歷史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其意義和價值也十分重要。從以上遺蹟的分布和命名情況看,
涉縣媧皇宮和淇縣媧皇廟都屬於當年女媧巡行
太行山地區時的經行(行宮)、停留(祠廟)之處。
為什麼女媧生存、活動的重要舞台是在北方
山西,而不是在古代中國境內的其他任何地方?這首先與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山西的地理、自然、氣候、環境等條件有關:由於山西有“山河環護”,具備保證古代人類居住、生存必需的安全性、封閉性、隱秘性、防禦性和生存資源性,所以古代山西自然而然地成為中華民族祖先生存居住的天然溫床和搖籃;據考古發現:山西芮城
風陵渡有
舊石器時期距今100多萬年的
西侯渡遺址和距今六七十萬年的
合河遺址,山西
襄汾縣有距今二三十萬年至5萬年的
丁村遺址,山西省沁水縣有中石器時期距今1萬多年前的
下川遺址,
山西吉縣有距今1萬年左右的
柿子灘遺址……以上根系久遠、接連不斷的考古發現鏈條,為女媧文化產生、出現於山西境內,提供了生動有力的文化背景和確鑿無疑的歷史證據。
黃土高原山西境記憶體在大量女媧遺蹟的重要事實,也為黃河中游山西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的科學判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現代人類相比,遠古人類對大自然規律的認識、了解、應變、防禦能力十分低下,除了令他們防不勝防、談虎色變的洪水、猛獸以外,人類生存必需的食物來源和生產工具、防禦工具的尋求、選擇,以及年復一年、循環交替的酷暑、嚴寒,都令他們應對不暇、苦心焦慮,黃土高原山西地區與一望無際、曠野千里、藏身無所、求食無源和盛夏暑熱難耐、嚴冬季節無處藏身的華北東南平原地區相比,兼有高山、丘陵、盆地、平原,河流、湖泊和氣候溫和、林木茂盛,可漁可獵、食物多源、棲身方便、防禦多策等等優越的自然條件,自然而然地成為中華民族自下而上活動的首選之所和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誕生和發源之地。
從《山海經》和《
淮南子》一書記載,女媧補天是在泰山東南的盤龍山上,至還殘存“閟宮”遺址。據說,當時女媧是用當地五色石補的天,隨後便坐化於盤龍山。追溯
太行山的古建築,都是春秋時所建。而盤龍山上的
閟宮,卻年代無考。帝嚳和姜源北行狩獵時,於閟宮求子而生神農。
近20多年來,在南方和北方不少地方,陸續發現了不少古代文化遺址,有人就提出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是多元、多中心態勢。這種看法甚為幼稚。因為這些發現都是零零散散、相對孤立,既不成陣勢、更不成鏈條,也沒有像女媧這樣傑出、著名的母系部族領袖人物,更沒有建樹起如同
女媧一樣的巨大歷史功績,所以這些考古發現報導只具有譁眾取寵、取悅一時的新聞價值,絕對不能動搖和降低黃土高原山西大地天然造就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領先地位和中心作用。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時期的歷史人物、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女媧在山西
太行山區眾多活動遺蹟的存在,和有關女媧“鍊石補天”故事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充分證明女媧這位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已經具備了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帶領民眾抵禦自然災害和克服自然災難的偉大勇氣、精神和高度智慧、能力;意味著處於中石器時代後期的母系部族社會,已經進入到中國古代文明社會的黎明時期。隨著疑古派的民族虛無主義邪說在史學界被日漸掃清;以及對
女媧神話傳說的科學詮釋和“鍊石補天”、“女媧行跡”等史實的真相大白,女媧身為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崇高地位將會被日益確定;
地圖信息
地址:長治市壺關縣橋上鄉楊家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