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埠鎮志

女埠鎮志

《女埠鎮志》是女埠鎮志編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女埠鎮志
  • 作者:方培松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年07月
  • ISBN:7801223489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女埠鎮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女埠鎮志
圖片
女埠鎮一瞥
中共女埠鎮委、鎮人民政府門景
《女埠鎮志》編纂委員會全體成員
女埠新區一角
女埠郵電大樓
女埠工商所
女埠新街
女埠新區市場
女埠老街
蘭谿市第五建築公司
蘭谿市第四軋花廠
蘭谿市白炭黑廠
殿山火腿廠棧房
蘭谿市出口商品包裝紙箱廠
女埠客運碼頭
女埠江邊沙石加工場
上街電灌機埠
泉湖段防洪圍堤
女埠古碼頭舊址
下街王氏祠堂古桂花樹
上街舊里弄巷一角
女兒灘遠眺
女埠江邊古樟樹
下潘土索麵
穆塢枇杷
傳統炭缸孵坊
金絲琥珀蜜棗
珍珠養殖基地
建設國中
女埠文化宮
殿山國小
金家信義國小
鎮福利院
鎮中心衛生院
姚村文化宮
女埠文化站榮獲全國先進文化站稱號
姚村木雕工藝品—龍亭
金家村糧食砌工藝精品
工藝草編產品
白露山慧教禪寺
白露山大雄寶殿
墊塘邊興教禪寺
女埠下街真教寺
下潘永齡塔
(土見)坦仁壽塔
姚村古建築群
女埠上街五龍廟-中共浙西特委遺址
渡瀆章氏家廟
龍燈一景
焦石孝子石碑坊
《女埠鎮志》編委會、修志人員名單
《女埠鎮志》編纂委員會(1995年5月16日)
(1997年3月3日調整)
編輯工作人員
參加審稿人員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卷一 政區
第一章 鎮域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唐宋元明清時期
第二節 中華民國時期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第三章 管理處
第一節 女埠管理處
第二節 和平管理處
第三節 建設管理處
第四節 殿山管理處
第四章 古鎮
第一節 古地名考
第二節 地形地貌
第三節 河埠街巷
第四節 商店作坊
第五章 村名由來
第一節 女埠地區
第二節 和平地區
第三節 建設地區
第四節 殿山地區
第六章 鎮村建設
第一節 鎮區建設
第二節 村莊建設
卷二 山水
第一章 山林
第一節 山脈
第二節 林業
第三節 資源
第二章 江河
第一節 水系
第二節 治水
第三節 水情
第四節 水產
第三章 風景
第一節 白露山風景
第二節 女兒灘水景
第三節 焦石古景點
第四節 墊塘山洞府
卷三 土地
第一章 地情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土壤
第三節 氣候
第二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洪澇
第二節 乾旱
第三節 風、雹、雪、寒
第四節 蟲、獸、疫
第三章 土地利用改造
第一節 土地利用
第二節 土地改造
第三節 耕地保護
第四章 土地制度變革
第四節 人民公社化
卷四 居民
第一章 人口
第一節 民國時期人口狀況
第二節 建國後人口狀況
第三節 人口結構
第四節 生育
第二章 生活
第一節 農民生活
第二節 職工生活
第三節 生活質量變化
第四節 休閒
第三章 道德
第一節 範例
第二節 語錄
第三節 新風
第四章 方言
第一節 特點
第二節 語音
第三節 詞語
第四節 諺語
第五節 民謠
卷五 氏族
第一章 遷徙概況
第二章 姓氏源流
第三章 姓氏構成
第四章 宗祠家譜
第一節 宗祠
第二節 家譜
第五章 族規家訓
卷六 風俗
第一章 生產習俗
第一節 農作
第二節 工匠
第二章 生活習俗
第一節 飲食
第二節 服飾
第三節 住宅
第三章 節令習俗
第一節 春節
第二節 時令節日
第三節 新興節日
第四章 禮儀習俗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壽誕
第三節 喜慶
第四節 喪葬
第五節 宗族
第五章 信仰習俗
第一節 神祗
第二節 鎮邪
第三節 預卜
第四節 風水
第五節 其他
卷七 農業
第一章 糧食作物
第一節 面積產量
第二節 耕作制度
第三節 栽培技術
第四節 品種變換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六節 農機具
第二章 經濟作物
第一節 棉花
第二節 油菜
第三節 蔬菜
第四節 水果
第五節 蠶桑
第六節 茶葉
第三章 畜禽飼養
第一節 豬
第二節 牛、羊
第三節 蜂、兔
第四節 家禽
第五節 其他養殖
第四章 名特產
第一節 金絲琥珀蜜棗
第二節 橫屯畈大青豆
第三節 穆塢枇杷
第四節 匯潭紅皮甘蔗
第五節 下潘索麵
附:農業場圃
卷八 工商
第一章 工業
第一節 歷史上工業概況
第二節 建國後工業發展
第三節 鎮辦工業
第四節 國營工業
第五節 私營企業
第六節 村辦企業
第七節 工業企業管理
第二章 商業
第一節 歷史上商業概況
第二節 建國後商業概述
第三節 供銷合作商業
第四節 私營商業
第三章 商品購銷
第一節 生產資料供應
第二節 生活資料供應
第三節 農副產品收購
第四節 糧油購銷
第五節 集市貿易
第六節 傳統食品
第四章 財稅金融
第一節 財稅
第二節 金融
第三節 保險
卷九 政法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黨的早期活動
第二節 建國後黨組織機構沿革
第三節 黨組織的發展
第四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五節 黨員教育
第六節 區、鎮、鄉黨組織主要領導人
第七節 先進黨組織
第二章 國民黨
第三章 人民政權
第一節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節 人民政府
第四章 民國時期基層政權
第五章 社會團體
第一節 工人團體
第二節 農民團體
第三節 婦女團體
第四節 青少年團體
第六章 軍事
第一節 駐軍
第二節 地方武裝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兵事
第七章 公安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主要警跡
第三節 女埠匪特暴動
第八章 民政
第一節 擁軍優撫
第二節 社會救濟
第三節 社會福利
第四節 老年人協會
第五節 婚姻登記
第六節 殯葬改革
卷十 交通
第一章 道路
第一節 古驛道
第二節 縣大道
第三節 公路
第四節 機耕路
第五節 村道
第六節 橋樑
第七節 路亭
第八節 道路管理
第二章 水路
第一節 碼頭
第二節 渡口
第三節 運輸
第三章 郵電
第一節 郵政
第二節 電訊
卷十一 教育
第一章 書院學塾
第一節 書院
第二節 學塾
第二章 幼兒教育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幼稚園選介
第三章 國小教育
第一節 建國前國小概況
第二節 建國後國小教育事業
第三節 國小選介
第四章 中學教育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初級中學簡介
第五章 成人教育
第一節 掃除文盲
第二節 農業技術教育
第六章 教師隊伍
第一節 任用
第二節 培訓
第三節 待遇
第四節 社會地位
第五節 教學研究
卷十二 文化
第一章 機構設施
第一節 區、鄉文化站
第二節 鎮文化站
第三節 文化宮
第四節 農村俱樂部
第二章 民眾文藝
第一節 戲劇
第二節 曲藝
第三節 表演場所
第四節 民間娛樂
第五節 民間工藝
第三章 影視
第一節 電影
第二節 廣播
第三節 電視錄像
第四章 寺廟古蹟
第一節 寺廟
第二節 古蹟
第三節 古墓
第四節 文物
卷十三 衛生
第一章 醫療機構
第一節 建國前醫療機構
第二節 建國後醫療衛生機構
第二章 愛國衛生
第一節 環境衛生
第二節 疾病防治
第三章 婦幼保健
第一節 婦女分娩
第二節 兒童保健
第四章 體育活動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學校體育
卷十四 人物
第一章 傳記
舒元輿
潘杲
潘良貴
周三畏
范锺
邵(王已)
章懋
方太古
章拯
姚坤鰲
潘廷楨
王烈
邵獻芳
姚金聚
童元亮
邵溥慈
方希亮
姚世昌
成作忠
童玉堂
畢允馨
王伏雄
張勞
姚煥良
第二章 簡介
第一節 謝世人物
第二節 在世人物
第三章 表錄
第一節 進士、舉人
第二節 革命英烈
第四章 知識分子
第一節 高級知識分子
第二節 中級知識分子
第三節 建國前大學畢業生
第四節 旅台及海外人士
第五節 歷屆黃埔軍校畢業生
卷十五 專輯
第一章 章楓山史料
第一節 世系
第二節 年譜
第三節 行述墓誌
第四節 奏疏書簡
第五節 語錄
第二章 邵記史料
第一節 年譜
第二節 墓誌
第三節 敕命
第四節 史記
卷十六 叢錄
第一章 藝文
第一節 詩賦
第二節 文選
第三節 譜牒序、跋、記
第二章 軼事
第一節 軼聞
第二節 民間故事
第三章 史料選輯
第一節 殿山胡公廟事件
第二節 女埠凶災之年
第三節 錫箔作坊工人罷工
參照書目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