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香(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沉香)

女兒香(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沉香)

女兒香是沉香的美稱。沉香,又名牙香樹、白木香。它是原產南中國的常綠喬木,有平滑及淺灰色的樹幹、卵形及葉脈幼細的葉片和黃綠色的小花。在夏天,可看到一個個綠色的果實掛在樹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沉香
  • 拉丁學名:Aquilaria
  • 別稱:女兒香,莞香,白木香,牙香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桃金孃目
  • :瑞香科
  • :沉香屬
  • 分布區域:印度、馬來亞以及亞洲東南部及雲南
用途,起源,現狀,

用途

女兒香的用途廣泛,它的樹脂可製成香料或供藥用,木材可制線香,而樹皮可用來造紙。由於分布區不斷縮小,只剩下零星的分布,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予以保護。
女兒香

起源

據史書記載,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將最好的香塊偷藏胸中,以換取脂粉,香中極品“女兒香”由此得名。
莞香的起源,相傳於明朝永樂十八年(一四二0年),先民湯細弟在東莞大嶺山雞翅嶺村引種了一棵香苗樹,經過七、八年的培植,香樹長成三米多高,鑿開樹皮後香氣拂拂,令人觀嘆。其後,本村和周邊的村民紛紛仿效,在家前屋後引植這種香木樹,漸漸成林,這裡由此盛產莞香。 據史記載,莞香是古人祭祖奉神、祁福驅邪的貢品,風俗世傳後人,盛行於粵港澳及東南亞地區。明朝成化年間,莞香聚成集市,每年的農曆十一月至十二月,這裡的香農將采鑿的莞香運至圩市,由香販採購後銷往省城和港澳。其中香港的香販採購莞香後,又在香港碼頭設市販運東南亞,檔鋪里莞香囤積如山,香氣沖天,故也有香港是因此而得名之說。數百年,莞香集市紅火,史料記述:“當莞香盛時,歲售逾數萬金。”
“女兒香”在清朝時期,也是專供皇帝的貢香。據中國歷史檔案文館的史料記載,清代廣東巡撫每年的進貢單中,均有莞香。那時,東莞的莞香種植大幅度增加,香木樹株數以十萬計,其中雞翅嶺村就有三萬多株,是莞香最密集的產地。上貢的莞香全為“女兒香”,傳聞皇宮裡除用作祭神外,還點燃莞香驅蚊去蟲,以溢香皇室。
莞香由於歷史原因,也曾命途多舛。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木樹被迫毀林,莞香瀕臨絕境,港澳及東南亞三十多年聞不到“女兒香”的飄香。所幸的是,尚存的寥寥幾棵香木樹得到香農的精心護養,為莞香的復植留存了種苗。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雞翅嶺村香農引種二千多株香木樹,繁殖了二萬五千多株香苗。如今,香木樹已可開鑿采香,香苗已生長成林。港澳及東南亞的香販聞之莞香復產,紛紛競相前來訂購,“女兒香”又香飄東南亞。

現狀

寮步香市,始於宋朝,繁榮於明代,蕭索於清末。在明清時期,久負盛名的“莞香”集散於此,經廣州、香港遠銷於東南亞、西亞等世界各地,故素有“香市”之稱,被譽為廣東四大名市之一。現狀寮步擁有一條全國最大的國家AAA景區莞香商業街【牙香街】。
莞香於元、明、清時期就遠銷國內外,寮步碼頭是莞香外銷的主要集散地。寮步依傍著源遠流長的寒溪河,成為通往海上商埠的重要之地。每到臘月,各地商人紛至沓來,從香農手中購得莞香,在寮步碼頭用大小木船、艇仔裝滿香木成品,然後經過東江口,運往石排灣(今香港島)碼頭,在石排灣碼頭上,商人們將莞香經過包裝、加工後運往廣州、蘇杭、京師,遠至南洋、日本、阿拉伯等地區。
另外相鄰的鎮大嶺山鎮雞翅嶺村,同見莞香呈現勃勃生機。據悉,這裡今年規劃建造一百五十畝的莞香種植基地,引種優質香木樹,作為莞香生產開發和莞香文化研究的中心。香農對記者說,現在種植的香木樹長高成林後,不僅可以采鑿更多的“女兒香”,還可以采鑿加工價值更高的“沉香”,莞香的品位會越來越高。而野生的女兒香,奶香木如今稀而不可多得,往往都是在原石的熱帶雨林中,需要采香人日月辛勞而採集點點上等的女兒香,目前得知雲南西雙版納及多邊相連的幾個國家還依稀能見到野生的女兒香,亂采亂伐是目前最大國內國外野生奶香木的威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