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是雕、刻、塑三種創製方法的總稱,有一定寓意、象徵或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奮鬥雕塑寓意武漢理工大學師生永遠朝氣蓬勃、活力四射,時刻用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為了學校和自己的發展目標而不斷努力奮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奮鬥雕塑
- 擺放地點:武漢理工大學
- 寓意:朝氣和活力
- 象形:“G”
- 代表:管理學院
景觀簡述,雕塑抒懷,喻義奮鬥,時代風範,
景觀簡述
奮鬥雕塑位於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校區東院教學主樓前面,那裡是武漢理工大學師生休閒的重要場所。該雕塑寓意武漢理工大學師生永遠朝氣蓬勃、活力四射,時刻用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為了學校和自己的發展目標而不斷努力奮鬥。
雕塑抒懷
細雨朦朧,空氣淨好。漫步東院,閒適的步子鼓搗著地上的積水,目光停留在內心,不深不淺。雨中的東院校區無疑是心中最為清晰、明淨的一部分。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尊“奮鬥”雕塑,雨中的它更顯空靈。教四教學樓的高聳入雲依舊掩蓋不住它的榮光,它光輝的姿態始終在煙雨迷濛中透出,就像我們心中最溫暖的角落,綿密、厚實,讓人充滿了想像。
喻義奮鬥
這座咖啡紅的雕塑大約有兩層樓那么高,底座用黑色的瓷磚鋪成,在一片碧翠的草坪周圍,顯得特別醒目。一塊白色的大理石站立在底座的中間,上面托著一個鏤空的球,平滑的紋路呈弧形上升,指向天空的軸上延伸出三個稜角,像一朵盛開的智慧之花。一段金黃的弧線順勢搭住稜角的兩端,像一彎彩虹,給人滿載希望的感覺。整個雕塑渾然已一體。從一塊半圓的不繡鋼板中間穿過,一個“G”在遠觀中也已現出了端倪,G是管理學院“管”字拼音的字頭,代表管理學院,這樣更加強了向上衝擊的視覺效果,總的外形又像雨後的春筍,內含天天向上,步步登高之意,象徵管理學院有著無限發展的光輝前景。 “奮鬥”的主旨呼之欲出!
大球的表面富有質感,是現代材料和現代手法處理手段所致,它和下面瓷磚底座,在材料選用、表面處理方法和色澤肌理上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代表了不同的時代,寓意著管理學院學科文化、教學觀念,既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又吸取注入了現代國內外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思想,將成為教育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的典範。大球光亮如鏡面,反射著管理學院現代化、園林化進程中日新月異的校園。
管理,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這尊融合了科學與藝術之美的雕塑通過它的形態展示向眾人傳遞著一種特定的含義,奮力拚搏的信念融於其中。同時也讓我們牢牢記住了雕塑寓意中最為經典的一句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來自於《增廣賢文》,意為: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學習需如此,面對激烈的競爭,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亦需如此。無論是學校的發展,學院自身的發展,還是我們每個人的發展,都需要面對這樣一種現實,具備這樣一種精神:一種奮鬥的精神,一種永遠向上的魄力!奮鬥的種種現實意義也使雕塑的含意增加了深度和廣度。
時代風範
“奮鬥”雕塑體量大、氣勢雄偉,既有濃厚的傳統風格,又有強烈的現代感和時代的風範。既有古今文化的獨到品味,又有深刻意廣的內涵。是用藝術創作、高度概況的大手筆,反映出管理學院的現狀和未來。它簡潔、明快對管理學院有確切、獨有的代表性,必將成為院徽之外的第二標誌。
一陣雨水從雕塑頂端斜著落下,兩側是樓房的青磚黑瓦,牆壁吃足了雨水,露出光潔的本相,磚腳底長著一層綠青苔,色翠而閒靜。路旁的玉蘭樹枝,夾竹桃枝,風吹過,竦然作響,搖下一串碎露。眼前的一切在“奮鬥”雕塑的渲染下,勃發著向上的生命力,給人無限動力,奮鬥的感覺瞬間流竄在身體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