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邀請函

奧運會邀請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北京奧組委執行主席劉鵬也發表致辭。北京市市長、北京奧組委執行主席王岐山主持了奧運會邀請函頒發儀式。希臘加拿大英國俄羅斯中國等5個國家奧委會主席,依次從羅格手中接過了2008年奧運會邀請函。之所以選擇這5個國家作為代表,是因為他們有著特殊的“身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運會邀請函
  • 外文名:The invitation letter
  • 儀式舉行地洛桑
  • 發出時間:2007年8月8日20時10分
北京奧運向世界發出邀請函,中國和奧運邀請函,邀請函由來,1933年史料有記載,天津找到珍貴文獻,邀請函下落,

北京奧運向世界發出邀請函

2007年8月8日20時10分,在《奧林匹克頌》歌聲中,國際奧委會會旗、五星紅旗、北京奧運會會旗依次入場,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旗或會旗迎風飄揚。歷屆奧運會,該儀式都是在洛桑舉行,這是國際奧委會首次將儀式定在奧運會的主辦城市舉行。
奧運會邀請函
羅格在致辭中說,世界正以極大的期待注視著中國,注視著北京。運動員也熱切地期待著,在強手如林、競爭激烈的北京體育場館一展身手。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界開放,北京和整個中國不但能為各國一流運動員成功地舉辦一次奧運會,而且能為他們提供一次難得的機會來了解中國。
據北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解釋,希臘是上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國,英國是下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國,中國是本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國,加拿大是2010年冬奧會舉辦國,而俄羅斯是2014年冬奧會舉辦國。

中國和奧運邀請函

中國和奧運結緣,始於何時?目前有記載觀點是,“清代光緒年間、1896年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在雅典召開之前,清政府曾接到國際奧委會的邀請函,但因光緒、慈禧及滿朝文武不知‘奧運’為何物,未予回復,以致中國與奧運就這樣擦肩而過。”

邀請函由來

其實,後人在引述“清政府曾接到國際奧委會的邀請函”時,略有差異。一種觀點認為當時的國際奧委會秘書長顧拜旦委託時任法國駐華公使轉交宮中,另一類觀點則是由李鴻章面呈宮中。
另外,至於邀請函到達宮中的時間,1894年、1895年、1896年,三種提法均有。

1933年史料有記載

據研究奧運歷史的學者李輝考證,此觀點最早見於上世紀30年代出版的《中國田徑賽小史》一書,而中國體育博物館的崔樂泉先生持同樣觀點。
據李輝介紹,十多年前,他翻閱此書時,不僅見到了記載邀請清政府參加第一屆奧運會的文字,文字下方,還有董守義先生(新中國成立後,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眉批:“有可能,但還未找到根據。”看來,董守義老先生對此事也極有興趣。可惜的是,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中國體育博物館,甚至是國家圖書館,都沒有這本書的蹤影。

天津找到珍貴文獻

經多方調查、考證,記者找到了在天津圖書館文獻部工作的劉桂芳女士,她天天和古書、善本打交道,再加上在上世紀初,天津的體育搞得紅紅火火,也許她見過這本書。僅一天之後,就接到了劉女士的電話,書找到了!一本僅32頁的小冊子,作者阮蔚村,由天津體育周報社出於1933年。
在書中,阮蔚村這樣寫道:“雅典奧運會之前,中國政府接到駐華公使通牒,當時為李鴻章主閣政,因為此際中國朝野上下,尚不知田徑為何物,所以對法使的通牒幾乎沒法答覆。”劉女士是一位嚴謹的學者,她提醒記者,“這段話沒有標明出處。”
看來,最晚在1933年,“清光緒年間,中國就已與奧運結緣”的觀點在中國流傳了。
據《上海地方市志》介紹,阮蔚村(1910-1987),山東蓬萊人,體育編輯、翻譯家。青少年時旅居日本多年。愛好體育運動,曾在大阪組織華僑排球隊,稱雄日本。30年代曾任《申報》駐日特約通訊員,兼為其他各報撰寫體育稿件。“九·一八事變”後回國,任勤奮書局編輯,編譯大量近代體育書籍和文章。著《運動衛生》、《中國田徑賽小史》、《運動創傷急救法》、《棒球訓練法》、《五項、十項訓練法》等十餘部書籍。其中《遠東運動會歷史與成績》一書系統和完整地保存了遠東運動會的史料。抗戰勝利後寓居北京,以行醫為生。

邀請函下落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為了探究邀請函的下落,記者採訪了現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清朝宮廷研究專家向斯。向斯表示,“若真有邀請函寄到宮中,不出意外,邀請函是不會遺失的,因為清朝自開國直至光緒、宣統年間,一直有一套嚴格的檔案管理辦法,臣子的奏摺、國外寄來的公文,都會被妥善保管。”
按照向斯的說法,邀請函如果進入了紫禁城,就會由專人放至專門的地點,除非天災人禍,不然丟失的可能性極小。不過,他話鋒一轉,“晚清至民國時期,天災人禍不少”。
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強令溥儀出宮。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整理工作後,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但據向斯介紹,邀請函應該不會和書籍放在一起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