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孢子堆生於葉兩面,大多在葉下面,散生或聚生,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2-0.5mm,裸露,常被破裂的寄主表皮圍繞,暗褐色,粉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皮茨柄鏽菌
- 界:真菌界
- 門:真菌門(Eumycota)
- 亞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 綱:冬孢菌綱(Teliomycetes)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分布,本種特點,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奧皮茨柄鏽菌
界:真菌界
門:真菌門(Eumycota)
亞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綱:冬孢菌綱(Teliomycetes)
目:鏽菌目(Uredinales)
科:柄銹科(Pucciniaceae)
屬:柄鏽菌屬(Puccinia)
種:奧皮茨柄鏽菌
分布:歐亞溫帶
形態特徵
夏孢子堆生於葉兩面,大多在葉下面,散生或聚生,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2-0.5mm,裸露,常被破裂的寄主表皮圍繞,暗褐色,粉狀;夏孢子球形或倒卵形,18-30×17-22μm,壁約2.5μm 厚,黃褐色,有刺,芽孔多為3個,有時2或4個,腰生或近腰生。
冬孢子堆似夏孢子堆,黑褐色,隆起,堅實;冬孢子棍棒形或近棍棒形,頂端圓或平截,基部狹,隔膜處縊縮,38-60×15-23(-25)μm,壁光滑,肉桂褐色,頂部 8-18μm厚,上細胞芽孔頂生或略側生,下細胞芽孔近隔膜,柄無色,長達50μm,不脫落。
分布
歐亞溫帶。
苔草屬 Carex sp. 河北:霧靈山(50552)。
本種特點
本種夏孢子具 3個(有時2或4個)腰生芽孔,冬孢子頂壁多為圓或平截,厚達18μm,有別於苔草屬植物上的其他柄鏽菌,較易識別。 Gaeumann(1959)記載本種夏孢子芽孔亦有散生者。Wilson & Henderson (1966)描述冬孢子頂壁厚度僅8-10μm,與 Sydow (1904),Gaeumann(1959),Ul'yanishchev(1978)等的描述(10-18μm厚)差甚大,可能有誤。
莊劍雲(1988)曾將上述標本誤訂為 Puccinia caricis-siderostictae Diet.,現予訂正。
據Gaeumann(1959)記載,本種春孢子階段寄生了還陽參Crepis、萵苣 Lactuca、稻槎菜Lapsana、苦苣菜Sonchus等菊科植物上。在我國,還陽參屬和萵苣屬植物上的春孢子器較為常見,但其歸屬尚難確認,這裡暫不引標本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