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新集中營

奧斯維新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英文: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德文名稱: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法文名稱:Camp de concentration d'Auschwitz;又譯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有“死亡工廠”之稱。其遺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的波蘭小城奧斯維辛(波蘭文:Oświęcim)。奧斯維辛集中營於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黨衛隊領導人希姆萊下令建造。1942年1月20日舉行的萬湖會議通過“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估計約有110萬人(90%為猶太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1945年1月27日由蘇聯紅軍解放,1947年7月2日波蘭國會立法把集中營改為紀念納粹大屠殺的國家博物館,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斯維新集中營
  • 門票:免費
  • 開放時間:24小時
  • 建造時間:1940年4月27日
奧斯威辛集中營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是德國納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 中最大的一座。由於有上百萬人在這裡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該集中營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里,是波蘭西南部奧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營的總稱。
該集中營是納粹德國陸軍司令希姆萊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個主要部分組成:1號集中營,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蘭和德國政治犯。這裡通常關押著1.3萬至1.6萬囚犯,最多時達2萬人,其中包括反希特勒的政治犯、被侵略國家的戰俘以及猶太人和吉卜賽平民等,囚犯分別來自歐美、亞洲等30多個國家。集中營還關押過一名中國囚犯,編號是181292。德國1941年6月入侵蘇聯後,蘇聯戰俘被陸續送往那裡關押。2號集中營,該營建於1941年10月,官方稱為比克瑙。比克瑙是德國法西斯利用毒氣室大規模屠殺被關押人員的場所。3號集中營,亦稱布納,是納粹德國負責建築和生產人造橡膠、汽油的大型企業,同時還負責在幾座較小的集中營從事挖煤和生產水泥。
德國法西斯在集中營內設立了用活人進行“醫學試驗”的專門“病房”和實驗室,還建有4個大規模殺人的毒氣“浴室”及儲屍窖和焚屍爐。1944年,這裡每天要焚燒約6000具屍體。殘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屍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剝下紋身人的皮膚做燈罩,並剪下女人的長髮編織成地毯,還用他們的脂肪做肥皂。
2005年1月,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歷史學家派珀根據其最新研究結果表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存在的4年多期間,共有130多萬人被關押,其中110多萬人在集中營喪生。當時歐洲至少有130萬猶太人,其中約110萬人被關押到奧斯維辛集中營。派珀指出,被關押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猶太人只有約20萬人登記過,其餘幾乎是一到集中營就被殺害。據統計,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共屠殺了約600萬猶太人。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攻克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當時集中營內的倖存者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兒童。1947年7月2日,奧斯威辛集中營舊址被闢為殉難者紀念館。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了見證這段歷史,每年有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各界人士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參觀,憑弔那些被德國納粹分子迫害致死的無辜者。2005年1月24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舉行特別會議,紀念奧斯維辛納粹集中營解放60周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