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特魯維

奧斯特魯維(Struve,Otto 1897.8.12-1963.4.6)俄國--美國天文學家。是20世紀第一流的天文學家,因在恆星分光學方面有卓越貢獻,尤其是發現恆星中有氫和其他元素的廣泛分布而著稱。是天文世家斯特魯維的曾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斯特魯維
  • 外文名:Struve,Otto 
  • 出生日期:1897.8.12
  • 逝世日期:1963.4.6
基本信息,人物生平,

基本信息

姓名:奧斯特魯維 Struve,Otto
國家或者地區:俄國-美國
學科:天文學家
發明創造:發現恆星中有氫和其他元素的廣泛分布而著稱。

人物生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斯特魯維在土耳其前線的俄國軍隊中服役而中斷了學業。俄國十月革命後,斯特魯維曾在白軍中服務。當白軍失敗後,他在土耳其度過了一段時間。於1921年移居到美國,1923年就獲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7年加入美國籍,並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一直到1947年。開始他研究恆星分光學,並對恆星大氣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通過研究獵戶座?和其他恆星,斯特魯維發現來自距離遙遠的熱星的光譜有時有一條鈣的暗線。儘管這樣,他認為有能由此得出恆星本身有鈣的結論。1925年,他認為這條固定不動的鈣線是由於位於銀河平面附近的巨大鈣雲產生的。1932年他任葉凱士天文台台長,同年組織籌建德克薩斯州麥克唐納天文台,隨後任該天文台台長。經過兩年多的探索,於1938年他提出星際空間有氫,這一發現對後來射電天文學的發展至關重要。他還指出,許多恆星繞自身的軸迅速旋轉,有些恆星的自轉周期為一天或不到一天。斯特魯維對變星、雙星、多重星和特殊星的光譜也作過深入研究。1947年他辭去兩個天文台的職務,到芝加哥大學任天文系主任。1948-1952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副主席,1952-1956年任主席。他是一位多產的科學家。一生中共發表了700多篇文章,主要著作有《恆星演化》和《宇宙》等。他沒有後裔,所以他的死亡也宣告了這著名家族的終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