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指施拉姆依據奧斯古德提出的理論創製的主要是對人際傳播形態的一種理論描述。奧斯古德認為,香農和韋弗有關傳播過程的數學模式主要描述機械傳播技術下的直線形態,不符合人際傳蹯的實際;在人際傳播傳播活動中,參與者既是信息的傳送者,又是接收者。施拉姆依據該理論,於1954年在《傳播是如何進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三個模式,而學者們認為第三個“循環模式”最具有新意和代表性,並將其歸於奧斯古德和施拉姆兩人名下,稱之為“奧斯古德-施拉姆循環模式”,見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 外文名:Osgood Schramm model
  • 定義:對人際傳播形態的一種理論描述
  • 提出人:施拉姆
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個高度循環和互動的模式,表明了與單向直線型傳播模式的決裂。它將傳播看作是行為者雙方對等的過程,依次擔當訊息傳播者和接收者,傳受雙方在解碼、釋碼、編碼時(即符號理解及接受、符號意義解讀、符號組織和傳送過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傳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過程是往復循環、持續不斷的,“那種認為傳播過程從某一點開始而到某一點終止,這種想法易使人誤解。傳播過程實際上是永無止境的。”(施拉姆)
不過,該模式較適用於人際傳播,而不太適合大眾傳播,施拉姆因此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另一個大眾傳播過程的模式。此外,模式表達了一種傳受雙方完全對等的傳播觀念,如果用來描述人際傳播的普遍性就會讓人出現疑問。實際上,在人際傳播中,也許有這樣對等傳播的情況,但很多時候,傳受雙方因地位、能力及掌控信息資源的差別,傳播過程往往是相當不平衡的。但該模式揭示了有關人際互動傳播的最基本形態,這一點非常有意義。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