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當代小說譯叢:馬拉松大盜

奧地利當代小說譯叢:馬拉松大盜

本書敘述主人公是一個出色的長跑運動員,同時也是一個搶劫銀行的慣犯。他搶劫銀行,並憑藉自己敏捷的身手逃過警察的追捕。終於有一天,他的行蹤被警察發現,鋃鐺入獄。審訊中,他趁警官不備越獄成功,與警察的搜捕隊伍展開了長達四天的周旋。其間他回憶著自己一次次搶劫銀行的經歷,回憶著自己殺害同事科爾哈默而成為殺人犯的情形,又勾起了童年時代伴隨他成長的一種自卑感;他還回憶著與女友艾麗卡共同生活、一起策劃未來的情景,內心體驗著那種家的溫馨和愛的歡樂。小說描寫主人公約翰·雷滕貝格犯罪後馬拉松式的逃亡過程以及其心理活動。

基本介紹

  • 書名:奧地利當代小說譯叢:馬拉松大盜
  • 譯者:聶軍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759378
  • 作者:馬丁·普林茨 (Prinz M.)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100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譯文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奧地利當代小說譯叢:馬拉松大盜》是奧地利當代年輕作家馬丁·普林茨的處女作,發表於2002年。小說以20世紀80年代奧地利臭名昭著的銀行大盜、殺人犯約翰·卡斯滕貝格的真實故事為藍本,描寫了主人公約翰·雷滕貝格犯罪後馬拉松式的逃亡過程、心理活動以及最後斃命的情景。

作者簡介

作者:(奧地利)馬丁·普林茨(Prinz M.) 譯者:聶軍

媒體推薦

普林茨是從一個長跑運動員的視角來描寫雷滕貝格的逃亡過程的。這一點把這部敘事習作變成了一種性情之事,因為作者完全沉湎於奔跑的漩渦和速度的狂熱之中,並由此拋棄了一切道德範疇,從而打破了讀者的正常期待。
——瑞士《新蘇黎世報》(2003年3月5日)
小說語言風格簡潔樸實,絲毫不追求感官刺激的效果。它展現了一種在多重空間裡不斷演進的體驗和感受。作者既沒有用法官的眼光,也沒有用辯護者的眼光來看待這個銀行大盜。這是一部寫實的、但絕非平庸的力作。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003年10月15日)

圖書目錄

第一章出逃
第二章身陷重圍
第三章斃命

序言

長篇小說《馬拉松大盜》是奧地利當代年輕作家馬丁·普林茨(Martin Prinz,1973~)的處女作,發表於2002年。小說以20世紀80年代奧地利臭名昭著的銀行大盜、殺人犯約翰·卡斯滕貝格的真實故事為藍本,描寫了主人公約翰·雷滕貝格犯罪後馬拉松式的逃亡過程、心理活動以及最後斃命的情景。
雷滕貝格是一個出色的長跑運動員,同時也是一個搶劫銀行的慣犯。他和女友艾麗卡生活在維也納,日子看似平靜,但是他多次背著女友,利用氣槍和面具搶劫銀行,並憑藉自己敏捷的身手逃過警察的追捕,一時間成為全國聞名的銀行大盜。終於有一天,他的行蹤被警察發現,鋃鐺入獄。一次審訊中,他趁警官不備而越獄,之後便利用自己的馬拉松長跑技巧,在維也納郊外的山林地帶與警方的搜捕隊伍展開了長達四天的周旋。十一月中旬的天氣,夜晚異常寒冷。他在逃亡中挨餓受凍,卻樂於這種運動的快感。他一邊逃竄一邊回憶著自己一次次搶劫銀行的經歷,內心感到無比的刺激。他回憶起自己殺害同事科爾哈默而成為殺人犯的情形,勾起了童年時代伴隨他成長的一種自卑感;他還回憶起與女友艾麗卡一起策劃未來共同生活的情景,內心體驗著家庭的溫馨和愛的歡樂……他一再逃跑,但始終處於警方的圍逼之中,險象環生。從逃跑的第一刻起,他就對成功逃脫不抱任何希望;如他每天能在長跑鍛鍊的運動狀態中找到快感一樣,現在只要能一直朝前跑,能“以飛快的速度直接駛向廣闊的地平線,心裡便感到一種滿足”,這也算是實現了他一直尋求的那種完美境界。可最終,他仍未逃過警察的追捕,在圍追堵截中被一槍斃命。
小說儘管只有三章,但情節十分緊湊,隨著故事的展開,懸疑迭生,頗有吸引力;它不同於一般驚險小說或警匪小說之處在於,作者不僅將筆墨集中於主人公的逃亡過程,同時還通過人物的回憶、聯想等心理活動,並穿插電視、報刊等媒體對追捕嫌犯的跟蹤報導,使跨越時間和地點的幾起似乎不相關的案例最終融合到一起,使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非一口氣讀完不罷休的感覺。讀完小說,我們不難發現,作品在對主人公的犯罪逃亡心理進行了深層次的挖掘和描寫的同時,體現出一種內在的藝術效果,為此,小說一經發表,便在德語文壇獲得了一致的好評,產生了不同的凡響:2010年,該小說被德國著名導演班傑明·海森伯格(Benjamin Heisenberg,1974—)改編成同名電影,獲得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新人作品獎,小說作者馬丁·普林茨因此獲得奧地利電影提名獎;德語國家的報刊媒體也好評如潮,德國學者瓦爾特·亨克(Walter Hinck)在撰文指出它的藝術特色時這樣寫道:
時間層面的不斷交替,展現了罪犯逃亡的細節,以及先前的作案經歷,不僅使罪犯的形象輪廓逐漸變得清晰,而且還讓敘事情節一再中斷:這一手法激發了讀者內心的一種雙重心理,即對罪犯逃亡成功與否的期待和對整個人物的好奇心理。作者既表現了罪犯的逃亡過程,也描述了其人生經歷,這兩方面是採用聯想的藝術手法交織在一起的……這部小說的語言風格簡潔樸實,絲毫不追求感官刺激的效果。它展現了一種在多重空間裡不斷演進的體驗和感受。作者既沒有用法官的眼光,也沒有以辯護者的姿態來看待這個銀行大盜。這是一部寫實的、但絕非平庸的力作。(摘自2003年10月15日《法蘭克福匯報》)
瑞士學者漢斯·克里斯蒂安·克斯勒(Hans Christian Kosler)也如是評價道:
普林茨是從一個長跑運動員的視角來描寫雷滕貝格的逃亡過程的。這一點把這部敘事習作……變成了一種性情之事,因為作者完全沉湎於奔跑的漩渦和速度的狂熱之中,並由此拋棄了一切道德範疇,從而打破了讀者的正常期待。(摘自2003年3月5日《新蘇黎世報》)
恰如評論界所指出的,作者在描寫罪犯逃亡過程的同時,展示了人物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的形成,使得人物的行為脫離了道德層面,而更多地表現於人物心理和性格外化方面,進而成為一部犯罪心理小說。粗看起來,這部作品在創作風格上表現出以下特徵:
首先,逃亡題材與人物的馬拉松長跑技巧相配伍,著重突出了罪犯在越獄求生本能的驅使下憑藉其高超的長跑技能所展示的個人體驗,因而也將讀者的注意力從犯罪逃亡主題引入了個人心理感受的範疇。罪犯雷滕貝格搶劫銀行入獄後失去了自由,在這種狹小的空間裡精神變得麻木冷漠,萬念俱灰,因為監獄的高牆“剝奪了人說話、呼吸和心跳的權利。高牆剝奪了人的生命。它們是第二層皮,是一張臉,掛著一種嘲弄人的奸笑”。因此,他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憑藉自己強健的體魄和高超的競技專長成功越獄,在逃亡路上享受著跑動的快樂。作者著重從人物心理的角度來描寫罪犯的逃跑過程,使讀者感受到的不是罪犯逃跑的那種倉皇感,而是一種內心體驗:“他在跑動中腰板變得越來越直,挺胸抬頭,雙腳幾乎在自行擺動。他感覺自己自由舒暢,強健有力。”“逃犯越走越快,感覺要飛起來一樣。在越來越陡的地方,加快頻率的每一步都會產生一種升騰的感覺,一種短暫飄忽的感覺。也許他喜歡的正是這種飛翔感。”對一個亡命之徒來說,逃跑終究擺脫不了抓捕,最終還會落入法網。雖然他沉浸於奔跑的自由與快樂之中,但是他在心靈深處依然擺脫不了落荒逃命的意識。所以,他每向前邁一步都能聽見自己跑步的回聲,“這是一種嘲諷的聲音,一種潦倒失落的聲音,這個聲音告訴他除了急速逃竄之外別無出路”。而且,他必須不停地跑下去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命。顯然,作者通過對人物狂熱奔跑的描寫,把讀者引入了一種心理體驗的範疇。
其次,回憶、聯想、穿插敘述的手法拓展了作品的敘事空間,加之時間層面和敘事角度的不斷交替恰如蒙太奇手法將不同的敘事層面組合成一個連貫的整體。這種敘事手法不僅把對罪犯逃亡過程的描寫透射到人物的心靈深處,而且也使讀者獲得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由此使作品的情節發展顯出一種內在的張力。比如,雷滕貝格逃到村鎮上的時候,看見人們正悠閒地逛街或閒聊,心裡不禁產生幾分嫉妒,因為那種愜意的生活情景正是他的生活經歷中所缺少的東西。他看見在商店裡買東西的母親們,就想到她們的孩子所擁有的一份溫馨情感;他看見下班回家的父親們,就想到他們給予孩子的父愛。“他想像著父親用他粗大的手撫摩著孩子們的腦袋,詢問他們上學和寫家庭作業的事情,卻記不清自己和父親在一起生活的情形。父親很早就從家庭生活中消失了,唯一留在他記憶中的是那香菸的刺鼻氣味。父親的模樣和聲音已經淡漠了,他甚至連喜歡不喜歡都說不上來。” 他還回憶起殺害同事科爾哈默以前所遭遇社會遺棄的苦澀感受;他在監獄裡有時還想,出獄以後人們也許對他這個銀行搶劫犯還存有幾分敬畏,可是在進修職業培訓課的幾個星期里,“他很快就察覺到別人是怎樣對待一個有前科的人的……在這裡他還是那個曾經蹲過號子的人,誰想欺負他就欺負……讓他無法忍受”,結果便釀出了命案。殺人犯的身份讓他對生活失去了一切希望,只能用面具來偽裝自己。此時能給他心裡帶來慰藉的,就是練就腿上的功夫以保持長跑運動員的競技狀態。獲得馬拉松比賽冠軍能給他帶來一絲自豪感,一系列搶劫銀行的案例能讓他體驗著大膽和得意的快感。他的所有舉動,威脅的叫喊聲,還有那些驚恐萬狀的面孔,“這一刻他很偉大、神聖而不可侵犯。可是一旦口袋裝滿後他轉過身的時候,一切又突然改變了。即使這一刻他還想嚇唬一下人們,那他也畢竟是一個通緝犯,一個要逃跑的角色呀”。這一切都讓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匪徒,所以也就變得越來越貪婪。
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表現逃犯這一反面角色的過程中,完全擺脫了道德層面的考慮,而是著重描寫這一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徵:這一點無疑表明了作者重在突出作品內在審美效果的創作意圖,即無意讓讀者對人物的犯罪行為做出道德意義上的評判,而是以一種潛在的方式去體驗人物的心理感受,從中來體現這部作品的藝術效果。比如,雷滕貝格一再逃跑,最終還是逃不出正義的法網。然而在作者筆下,罪犯在絕境中“以飛快的速度直接駛向廣闊的地平線”卻成了一種類似信念和理想的東西。這顯然是為了突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徵。關於這一點,作品接近尾聲處有更詳細的描寫:“他心裡湧出一種新的渴望。他第一次體驗到終於走近家門的快意。與以往逃跑的感覺相反,他現在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第一次感覺自己的嚮往超越了一切行動,感覺到自己的希望絕不會在無法實現的境地中消耗殆盡。現在他心裡有了自己渴望的歸宿,到了那兒他就能永遠擺脫那沒完沒了的逃亡日子。”還有小說結尾的描寫:警察擊中了逃犯後足以使其斃命,然而罪犯坦然地停下車,在警車的重圍之中拿槍對準自己的右穴開槍自殺。這一點也顯然表現了作者的這一創作意圖。
小說作者馬丁·普林茨出生於維也納,現為自由職業作家,曾攻讀戲劇藝術和日耳曼文學專業。2000年獲柏林文學論壇(LCB)獎學金,同年獲奧地利下奧州文學榮譽獎;2002年獲奧地利聯邦總理府頒發的作家獎金和維也納市政府的文學促進獎。其主要作品除了《馬拉松大盜》(2002)外,還有:《一對情侶》(2007)、《遍步阿爾卑斯》(2010)等。
總之,《馬拉松大盜》的敘事手法看似由片段組合,而實際上情節十分連貫緊湊,語言風格簡潔平實,語句短小而富有表現力。譯者在翻譯這部小說的過程中,的確能體會到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所追求的審美效果。在語言風格上,考慮到不同語言在表達方面存在著差異,故而在儘量不影響原作風格的前提下按照漢語習慣對一些語句作了適當處理。鑒於譯者的文字水平有限,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聶軍
2012年6月10日於西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