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匈帝國軍隊
- 外文名:Austro-Hungarian Army
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 Armee - 存在時間:1867年至1918年
- 領袖: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 參與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1867年奧匈帝國成立,奧地利帝國陸軍成為奧匈帝國陸軍,奧地利帝國海軍改為奧匈帝國海軍(KAISERLICH UND KOENIGLICH KRIEGSMARINE 或者縮寫為 k.u.k.Kriegsmarine)。1...
奧匈帝國海軍(kaiserliche und königliche Kriegsmarine或者縮寫為k.u.k. Kriegsmarine)是奧匈帝國的海上力量,組建於1867年。簡介 奧匈帝國海軍存在於1867~1918年,是奧匈帝國的海上力量。德文正式名稱為kaiserliche und königliche ...
1900~1901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由英國、俄羅斯帝國、日本、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八國所派遣的軍隊組成攻打清朝的聯軍。19世紀末,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爆發。1900年5月,列強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陸續增兵北京...
加里西亞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俄國軍隊與奧匈帝國軍隊在加里西亞(Galicia)地區進行的戰役。俄國的目的是在戰略上配合英法聯軍行動,同時企圖奪取加里西亞。俄軍計畫以利沃夫為主攻方向,以四個集團軍形成大包圍態勢,殲滅奧匈軍主力。奧匈...
第一次伊松佐河之役(First Battle of the Isonzo)發生於1915年6月23日至7月7日, 在義大利伊松佐河附近爆發, 當時二十萬名意軍先發動進攻, 試圖驅逐駐守在伊松佐河和附近山區的十萬名奧匈帝國軍隊, 但意軍的炮火未能充份掩護...
1918年10月,奧匈帝國軍隊在義大利戰線遭到慘敗,迅速瓦解。奧匈帝國分崩離析,匈牙利境內人民沸騰起來了。10月30日,布達佩斯的工人在革命社會主義者和左派社會民主黨人的領導下,開始總罷工,舉行規模巨大的示威遊行,示威者高呼口號,唱著...
舒吉是在一戰時期的奧匈帝國軍隊里以一名列兵的身份開始自己的軍事生涯的,他很快在戰鬥中被提拔為中士,並在1918年最終成為了一名中尉。舒吉將軍獲得過下列奧匈帝國勛獎:帶軍事標誌和寶劍的鐵王冠獎章、帶軍事標誌和寶劍的三級戰爭榮譽...
1881年出生於羅馬尼亞一個泛德意志人家庭,年輕時加入奧匈帝國軍隊,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奧匈帝國總參謀部工作,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軍官〔阿瑟·菲爾普斯在戰前的羅馬尼亞軍事指揮學院任校長〕,後任布加勒斯特軍事學院總檢察官,二次大戰...
德奧武裝干涉是指1918年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對蘇俄的入侵。德奧武裝干涉,1918年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對蘇俄的入侵。俄國蘇維埃政府成立後,決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同德、奧等國舉行的布列斯特和談破裂。德國以此為由,從1918年2月18日開始...
經過兩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軍隊已疲憊不堪,缺乏軍餉和武器。塞爾維亞經全國動員後只有40萬現役和預備役兵力,它面對的是擁有200萬全副武裝的歐洲最強大的奧匈帝國軍隊。與此同時,塞爾維亞在戰爭在開始時沒有得到一個盟友的支持。然而,“...